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北房地產本波段真正的谷底是在2021年。
2012/04/26 21:23
瀏覽2,119
迴響1
推薦2
引用0

買房真的能抗通膨嗎?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昨(25)日表示,與民國60多年石油危機時相較,如今房價基期高、物價指數增幅相對低,若現在想要買房抗通膨,實在不符合比例原則,恐怕「偷雞不著蝕把米」。

 

張金鶚說,民國62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當時物價指數爆增40%以上,到了民國6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時,物價指數也漲了20%30%以上,如今的物價指數增幅與當時相較,並不很高。張金鶚說,當時房價相對低檔,如今房價在走了八、九年的多頭後,已在高檔,裡面有多少泡沫?實在很難說,他自己估計有三成。在此情況下,「買很貴的房子,抗很低的通膨」,實在弔詭。

 

不懂就說不懂,說弔詭就太那個了。民國56年,筆者當年14歲,老爸一位建築師朋友看完新店花園新城後順便到我家來聊天,後來他決定以不到15萬價格買了敦化南路光武新村28坪公寓預售屋,大陸工程興建,其中50%可配合銀行貸款,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買房有銀行貸款。去年聽新聞報導,有建商出面整合都市更新光武新村,建商答應一坪舊房換兩坪新房,外加送一個車位,所以未來一戶價值4000萬至5000萬元,持有45年增值300倍,就算是當年買貴了一倍,也增值150倍,就算沒增值150倍,至少是保值了,所以房地產只要地點買對了(如果當年買到新店花園新城就是買錯地方了),當然能對抗通膨呀。

 

張教授只在乎有沒有買貴三成,是不是見樹不見林以偏概全?請各位網友自行斟酌。發才要命,命中無財,自然就會相信張教授言論,筆者不是說張教說未來房價會跌三成是錯的,未來房價會跌三成當然有可能,問題是何時才會發生?明年嗎?還是後年?誰能打包票?張教授嗎?還是彭淮南、馬英九?

持平而論,油電雙漲固然是剌激民眾購屋的因素,但北台灣房價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在於長期低利,龐大游資無去處,只好往房市移動,畢竟房地產是實質資產,具有保值抗通膨特性,且較股票安全,況且文林苑都更爭議爆發,進行中的都更案幾近全面停擺,大台北地區房屋供給量勢必萎縮。

 

執政者若真要壓抑房價,就必須採取持續升息手段,但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僅1.4%,屋房放款利率也僅在2%水平,倘若今年通膨成長率是2%,台灣就是負利率社會,而房貸利率亦與通膨成長率打成平手而已,這對有錢人而言,養房與抱現金不動的成本是相同的,所以當然以養房較聰明。

 

以台灣長期偏低的利率水準及目前的經濟現況,中央銀行真能大幅且長期拉升利率?恐怕是值得商榷的。中央銀行僅靠公開市場操作回沖過剩資金的能力已到了極限,可轉讓定存單餘額已達7兆元,每年單利率補點就達700億元,試問央行還能回沖多少?央行的外匯存在國外能茲生多少利息長期補貼國內升息?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最近表示,美國經濟如果趨於疲弱時,聯準會將會毫不猶豫採取另一輪收購債券措施,變相印鈔票救經濟措施不變,老猴子變不出新把戲。而且聯準會發表聲明,重申預期最早要到2014年底以後才會調升利率,換句話說,美國將持續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雖然聯準會承認未來幾年通貨膨脹將會略微攀升。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選前比較看空,但選後態度就逐漸變了。他認為有錢人對經濟景氣是很敏感的,也最為關注外在情勢,目前有錢人還在出手買房,顯然是看好後勢。整體來看,市場的游資還是很多的,在萬物皆漲的情況下,房地產總是相對保值的,而且目前房地產的持有成本仍低。過往每當有人討論何時是買房良機時,他常說「不買全錯」,筆者贊成他的說法,因為畢竟長期看來,房價總是會漲的。平均而言,每年至少上漲10%以上,唯一的問題是不漲則已,一漲就是好幾倍,以房地產景氣循環18年週期而論,要跌三成,時間點應該還沒這麼快到來,筆者的估計是要等到2015年以後,台北房地產本波段真正的谷底是在2021年。

 

「日圓先生」木神原英資認為美國與歐洲釋出大量熱錢,世界經濟並未走出既有困局,「漫天飛舞的鈔票」,就像日本四月天的「櫻吹雪」,燦爛的光景讓人忘記始終未曾解決的結構性根本問題。

 

「全球同時恐慌」,這是「日圓先生」木神原英資在今年一月出版的新書書名。他預言,經過「全球同時不景氣」之後的下一幕場景,是投資人終於發現鈔票再多也救不了世界經濟,恐慌的氣氛即將襲來,主導未來一年的投資市場,「我對未來一年全球經濟與金融環境的態度,還是只有兩個字:悲觀。」他篤定地說。

 

在木神原英資的推算中,第二季伊始的全球股市整理格局,恐怕就是「全球同時恐慌」正式上演的序曲。木神原英資認為「印鈔票買時間」,歐洲央行印鈔票,低利借貸給歐洲各國銀行,銀行用低利借來的資金買入歐豬國家公債,「問題是,歐豬國家的赤字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解決,入不敷出,始終是這些國家的財政常態,西班牙、葡萄牙或其他南歐國家的公債價格,總會反映償債困難的財政局勢,市場對歐豬國家的不信任感,必會復發。」

 

一旦「不信任感」再次出現,必將造成問題國家的公債價格快速下跌,歐洲銀行手中的資產品質也將更加快速地相形惡化,「所以,關於歐債危機,接下來最重要的觀察點就是銀行。」木神原英資強調,若西班牙、葡萄牙或其他問題國家的公債殖利率向上躥高,公債價格驟跌,造成某家銀行破產,接續上演的就是金融系統崩潰危機。「這個危機爆發的劇本,在未來一年、兩年之內發生的機率極高。」

 

至於美國,「過去半年以來美國經濟的表現『相對較佳』,但這是仰賴一連串強心針的結果。」木神原英資計算著,兩次的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加上去年九月的扭轉操作,再加上政府宣示長期零利率政策的效應,這些猛藥也不過只是讓美國經濟出現些微好轉,「最關鍵的失業率數字,到了八%左右就降不下去,這代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效果至此已達極限。」,當世界的鈔票愈來愈多,木神原英資反倒愈加確定,他所預言的「溫和崩壞」、「全球性經濟衰退」格局,終將成真。「所以我說,這是一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大家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了。」

 

筆者原則上完全同意日圓先生木神原英資的論述,筆者與他唯一的差異是:「不信任感」、「全球性經濟衰退」到底何時才會到來?各國政府以債養債,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把戲,還可以撐多久?筆者從金融占星觀點預言至少可以撐到2015年!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財經
自訂分類:房地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1樓. 太古夸克
2012/04/29 01:22
重新再整理所有周期
大师您好,希望您能够把所有您了解的周期重新再整理,然后再预测近一点的周期,那我们就有福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