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18高美館南島國際研討會(全)
2013/10/24 19:34
瀏覽49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筆記:pin
.
A主持人:蕭宗煌/文化部主任秘書_(更)
主講人:謝佩霓/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講 題:重探美術館空間─南島啟示錄
~原住民沒文字能表現
~高美館建館仍有失地平線
~希望台灣型略似克里特島般滋養歐洲。
~用替代性思考,尋找*入的空間。
~歷史從來都不是線性發展。
~高更說:人類,從哪裡來?要往何去?我們在哪裡?
~全世界看見台灣是從高雄開始。(從打狗港)
~有文獻...台人灣性溫,我們曾經如此國際化參與全球。
~忘記台灣人是從台灣出發。
~x速度、x財富、x極權,世界發展史不是從線性發展。 除了有主流、支流,亦有伏流,也如量子力學。
~水岸、都市、島國,不必學西方大國。
~謝館長到澳洲,棲包屋文化館長問,此地與台灣有何不同。 謝館長說:景似,人善,不喝酒(喝少,不酗酒),不吃檳榔( 偶爾吃依賴度低)。帶手錶的是外地人。
~What time? 什麼照錶運作?
~時間重要是我們彼此坐在一起談。
~找到完美的演化,充滿對照組。
~所有的藝術都是過去的當代藝術。
~不只放煙火。
~不夠努力,讓大家了解彼此。
~棲包屋文化館長母親曾經來台,所以現在館長很期待來台。
~高雄市年輕無過去可走創意產業。縣市合併後,有原棲地, 文化產業。
~高美館有33-47公頃,廣大地有公共藝術品, 也有原住民作品,數年後,自然毀壞,其實作品終歸自然, 而不是歸美術館,不可永佔空間。
~資料庫向全世界公開。
~讓高美館變聚落,有跨領域的成效。
~談原住民,是否有被獨立起來,故各活動宜開放。
~參與表現行為,共同擁有當代的一部分,繼承產業創新, 基礎也有必要。
~事 ->觸媒 ->發生。美術館是擔任觸媒,會產生化學變化。
~高美館館刊有記錄原住民報導。
~原住民活動,原住民驚嘆不已。此乃我們共同的未來。
~通道比物件重要。
~150萬美金。(四千四百萬台幣)
~本不應美術館負責辦理應是文化人類學的事呀!
~<美白廣告>我們用這種產品永遠不會變白。有一人帶一女幼兒見岳母,岳母欣喜稱讚幼兒長得美,但皮膚黑了點。///
~南島事,就是我們的事。看看清晨蜘蛛網上的水珠,水珠裡的自己,每一顆水珠都反映著自己。
~不是成就自己。中午水珠消失,晚上自已再生。
~
.
B主持人:孫大川/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更)
萬煜瑤 東華教授
主講人:Karen Stevenson/前南太平洋大學教
授(斐濟)
講 題:傳統之外--太平洋藝術節之當代藝術
~Karen,留美,任教十五年,斐濟研究中心代理主任。
~本真~傳統~觀光~如何詮釋取得平衡。
~多元文化傳統~島國文化傳承。
~透過路徑來看自己。
~七年來~探討~展覽~來看自己。
~傳統~當代~跨越。
~以一嬰兒角度去檢視、挑戰。
~嚴重呼籲 論 現代創新對應
四點 一 對全球藝術 偶見 無掌握
二 傳統藝術 當代藝術
太平洋文化 正確性 堅持
三 機制性 太平洋文化傳統性 無法好好掌握
當代藝術 路徑美術館培育人員不足 藝術教育不夠
~如何辦 全球能了解太平洋文化必須從藝術出發
是策展人 面對當代市場 個人的限制 不是部落 不是隔絕
如何擴展 吸納
~
.
C主持人:Emmanuel Tjibaou/法屬新喀里多尼亞,棲包屋文化中心館長
主講人:Susan Cochrane/獨立策展人、南島當代藝術研究學者
講 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藝術:村落·都市·全球
~Susan,2006年首來 在巴布幾內亞生長,與藝術有創作計畫
~有電子書 一個島國創作形式 三面相
~巴布幾內亞 無一 統一文化
~澳洲北部 700多種方語 (生活方式)
~從美拉尼西亞獨立脫離澳洲
~祭典 慶典 儀式 主要生活方式
.Urban,有部落Global link?
~集體 處在美麗中 如天主堂來此 在教堂上 有他們的主題 在文化中 可發現自己 的習俗
~2010年,屬靈的家
~木屋建築 新娘在二F 儀式 加拿大人自己創立的面具
~有自己社會型式 習俗對社會有益
~面 裝飾 階級 如代表已婚否
~裝飾的草裙 是很高的技術 有不同圖案 披風代表地位
~女性是創作源頭 如草裙 是去過都市後 入習俗 重創改變
~從傳統物件轉換為高級時尚
~城市藝術家 不會英文 會創作 例如 畫一鳥頭人在跳舞 身上的移動是鳥也是人
~端莊的婦女 西方衝擊藝術家
~Urban,女性藝術家 鄉村->都市 父權主義 女性有高名度難
~新生活 新認同出現
~另幾幅畫 從籬笆出來 性的暴力 學生的不滿 學生被逮捕
~放在落後貧民窟 創工作坊 提供展場
~創藝術家 脫貧 離開看到不同
~基督教被溶入習俗
~到藝術學院學藝術 歐洲之元素 所做的創作
~paradise 國際時裝 在米蘭
~氣候變遷 藝術被歐洲收藏
~民俗 被國際收藏 在*紙創作
~棲包屋 2010年 在大英博物館展
~建立大建築物 亞太展場 祭典面具 儀式如人高的儀式典慶雕塑物
~立體 大雕塑
~~不必到文化中心看文化 直接到生活中去看 祭典
~走路方面 邊走邊從他人中收集
~從台灣->巴部幾內亞 ->紐西蘭 ->走過(收集) 連接好
~巴部幾內亞->都是人 不同人進入村落 ->移到都市->在社區
~表達主題 女性 ->與耆老聊 沒衝突
~難形容 改變傳統 不同藝術家(雖民主) 很新的概念
~回家遵長者 確認團體地位 巴部幾內亞藝術 同儕的支持 都會的關係
<翻譯關係 很多? sorry~>
D主持人:Michael Gunn/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策展人
主講人:瓦歷斯.拉拜/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副教授
講 題:原住民族的物質文化觀與當代設計人類學
-南島與台灣的關聯
-南北極都有原住民
-阿岡昆 雕塑 看的方向 河口
-SAKAHAN 在北美阿岡昆 (Algonquin)
-原住民語:是意"點一把火或點燃
-每五年辦理一次展覽
-三位策展人
-~原住民性 全球化
-1972-2004聯合國對定義修正
-王嵩山的定義
-陌生和熟悉的相互交織
-這就是一種全球化經驗
-我說的不是相聲
-傑姆遜:全球化不斷在流變
-<西方的沒落>,不太能連繫的也不要去發現也不必告訴他們文明
-1940年出生,吉米.杜倫(Jimmie Durhan)詩人+雕刻家[主體 永恆物 礦石(物件 純然)+...飛機+石頭 福特車+石頭(視覺印象)]
-人類創+自然物 = 莫名 天上掉下一顆石頭(讓第一世界人頭腦醒了)
-伊努克.希立斯(Innk Silis Hoegh)用電腦處理 包建築物
-納迪亞.梅爾(Nadi Myre)自我認同 欲望 語言 作為創作媒材
-納諾巴.貝克(Naobah Becker)編制
-<第六世界>The 6th World,2012 納瓦荷族上太空 Ta2bah Redhouse 帶玉米到火星栽種
-木原(Shigeyuki kihara), 1975年生於藤摩亞島,<宛如好系列:2004-2005>(Fa'a fafinei )、 <Manner of a Wonman 2004-2005>攝影、 <性幻想>(裸照)->對創作探討。本是男性變女性。
-Brian Jungen ,nike鞋排成面具造型。
-Maika'l Tubbs,用塑膠 做成能站立的花
-Torn Kaizawa
-Sonya Kelliher-Combs
-Rebe 流血 傷深
-結論:一、多元角度思考。 二、包容美學及當代藝術多元文本的展覽。三、證實,間接充實"當代"。四、對原住民傳統 部落+工藝師(無學歷) ->進入美術館
-文化傳統精神 - -到不足,缺"部落"...
口述...是否存在某種藝術作品形式
~作品有些要給"祖先"先看 類似台灣廟前演歌仔戲布袋戲般。
----------------------
..
F主持人:潘小雪/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主講人:Ruth McDougall/昆士蘭當代美術館策展人
講 題:昆士蘭美術館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的南島藝術
潘:
~-澳洲有三年展。
~-策展本身也是一種創作。
~-Ruth McDougall是昆士蘭當代美術館策展人 在英國得到碩士學位
~-策展人對於社會反映。
Ruth McDougall:
~原始植物 染 編織
~樹皮 染色是傳統的一部分。
~植物很深的感受 波里尼西亞 毛毯編織品 與神話有關 花朵 鳥
~身體也是創作 紋身 歌唱 當溝通
~七屆 紐西蘭藝術家 似演劇
~印尼的藝術家 表現藝術的本質 把袋鼠皮毛縫起來 做成大型面具
把不是人的皮毛拿來當外型 反諷意味濃
~轉換記憶為回憶。
~表演儀式 也可展出
~把房子剖開 當成守護神
~用一儀式表演形式 顯現生活方式
~1993年 印尼藝術家 不正義 受害者 棕梠葉樹 白灰泥 塗身上 殖民地
~1999年,50-60年代的樂團 "太平洋"開幕式 吉他周邊的裝飾紋
毛利人 有希望 身份認同
~音樂-連接線
~馬來西亞 印花 拼貼 與祖靈有關 (橘色兩半月形)
~雅加達 餐飲 畫畫 可能不夠富"原住" 包含 假若認知了 消失了
~"APT" 展覽藝術性 研究方式 重新來思考當代藝術
....
..
G主持人:鍾興華/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講人:李俊賢/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
講 題:當代原住民藝術中的大霧台現象
~原住民好的東西 未被看到
~我們這些人都在創作 就是當代藝術 不須去認證
~距離不遠 機會 有心 有信心 存載(台灣 南島)帶出原住民已經開始創作 加入新生更有挑戰性
~有挑戰才有文本的累積 世界在翻滾 總有機會輪到你上台。
~杜文青 1941年生 與祖父上山打獵會帶些石頭木頭回來做雕刻
~題材:有關當傘兵的記憶、去土耳其返回至香港遇到颱風飛往高雄三次不得回家
~百合花,不可亂戴,無功勞,無純潔,不能戴。要有獵到山豬,才有圖騰在那裡。
~外公被百步蛇咬死,岳母被蛇背回來,結婚生下我們,以打獵為生,五個小孩。(四小姐一男生)
~背小孩的木雕。
~當代桃花源,霧台。(當代藝術與霧台特質)
~不是學院的藝術家,表現不一樣。
~2001年,台北華山 五個閒置空間 邀展 杜文喜參加
~與杜交往辛苦 只聽懂三成話 沒用手機 住在霧台最上面
~2004年高美館、2005年南島 原住民 阿美族多 有在附近租工作室 以便創作 其次排灣 泰雅
~互動下(喝酒) 了解就更多
~霧台藝術家 滿特別
~台灣美術脈絡滿值得探討霧台
~杜文喜,2005年住院,2008年過世。
~身分 首領 創作上 英雄式 雲豹+老鷹 生命狀態的顛峰
~運用狩獵 有百合 表有相當數量
~霧台,一千多公尺 把老鷹看得清楚
~霧台是藝術村 房屋用心裝飾 衣 穿 戴 都自繪 裝置更有特色
~舞台背景 每種動物 都和平相處
~文任,藝術家中的藝術家
~集中度 幸運 較專心
~木雕,運用漂流木,拼成類似蘭花圖形
~白,是美好,要思考。白人在溫帶少曬 故白
~不可在黑皮膚面前 說白好
~作品有運用椰子皮 縫起來
~作品有因朋友過世,而製作的作品,有傷痛,透過材料素材的言語,似落葉,快掉光,又有銳利的造型。
~2007年,沒改變,對作品態度,很拼命做好,史前館 再做一件,雅俗共賞,藝術品的好壞,或許可窺去拍婚紗照的數量而定。
~霧台,杜文喜,無人接觸,自我系統在做。文任,後來出來。對平地、山地,霧台滿值得探討。
~潘:霧台無論房子內外皆美。
~~~~~~~~~~~~~~~~~~~~~~~~
..
H主持人:Tarisi Sorovi-Vunidilo/太平洋博物館協會執行長
主講人:潘小雪/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講 題:《東台灣當代藝術八個浪》的展覽與典藏
~建構在地藝術知識
~Eight Waves of Contemporary Art of Eastern Taiwan Exhibition and Collection
~如太平洋一浪接一浪
~任何地方都有大地與世界自由與文明
~現象學,回原始,原初,不要去討論定義,好像第一次看到世界,
看太多,反而看不清。
~舉足輕重,回源初,自覺性藝術家,採集自己展現。
~視覺-身體-世界 ,無預設,出手創作與世界
~所有的現象一起萌生。
~從一眼光,現象學給的啟發。
~八個浪,即*巴歌浪 的諧音 阿美族語 Pakelang 豐收之後的小慶典。
~把我們帶回生活 藝術家用腦想 同一回事 生活-創作
~伊右,個人嘻哈,唱歌古調,很滄桑。
~作品:木雕 上時鐘 下水龍頭
作品:<生命的穿透力>,有次在休息區休息 看到樹的根 穿透力牆 表現原住民的精神 ~跟時間有關,到處生存。
~<木枝禁>,語言很清楚 完整 要有節制 不濫墾 質感 有小蝴蝶 手不可斷 延續生命。
~<請慢用>,嘻哈,無奈。
~不知不覺看不見月夜滋生 烈日 想進 暗自枯_ 的存在之真理。
~當住校藝術家 僅僅國中畢業 卻在大學當住校藝術家 向大學生訴說
~植物可燒 可杖 是溫柔也是支持 -以植物名位女兒命名。
. . .
~伊命,用*拿去法來表現作品。
~後來不申請補助 要絕對的自由,月光小棧展其作品。
~找到一個造形語言。
~<太平洋的風>木雕,富詩意。
~原本都利用漂流木製作椅子出售,現在表現更為抽象,切 ->拉 出來
。
... ... ...
~東冬.侯溫<Rimuy Maku>
~打破->建立。
~表演者
~迅速 敏銳 表現
~有語言 沒文字 自我評潮
~高明的荒謬
~不是文化政策所預期的
~原始契約 找古老力量
~摺疊空間 生命課題 族裡 現代人 表演藝術 對抗遺忘
~C.F.Meyer <羅馬噴泉>詩
~~~~~~~~~~~~
..
火-> 煙-> 純淨
..
I童年遊戲場-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
Sweet Box 蘇信義&陳艷淑創作研究展
交叉口•異空間 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
我們都是蒙娜麗莎 當代篇: 蒙娜麗莎MIT
小小蒙娜麗莎
(略)
.
J駐館藝術家創作發表會
藝術家:巴豪嵐.吉嵐(排灣族)、林介文(太魯閣族)Nicol as Molé(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及Stéphanie Wamytan(法屬新喀里多尼亞)
~有攝影~四位耆老為人除穢儀式~~~~~
................................................................
20131018
K主持人:謝佩霓/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太平洋島國博物館協會(Pacific Islands Museum Association)
棲包屋文化中心(Tjibaou Cultrual Center)
太平洋藝術協會(Pacific Art Association)
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棲包屋館長:有20多種語言,了解土地,了解我是誰。
~有些並不是儀式,是當代創作舞蹈。
~向外宣稱我們是誰。穿一件太熱,脫掉。
~看男性之樣,亦有女性,女巫。
~分享,我去,你來,人與人的連結。
~每年有九次展 駐館 當代 明年歡迎參觀
~謝館長:昨晚泰雅族"除穢"活動 與棲包屋館長談起言與其族習俗很像
~這只是剛開始 但是 是無止無終
~可上網 做完準備再到雪梨 飛往新克尼西亞 每年將近有40萬人參觀。
~ATUA Traditional Polynesran Art
~Michael Gunn , in a sacred enclosure
神聖 用石頭排 every stone means something
~抽象名稱 意義 從另一祖靈 守護神
~雕塑品(長立像生殖器 )旁有一石頭 是力量的來源
~木雕 人腳往前 腳只被雕成細小筒型狀 與別的神做道
~父親樹 有石頭
~台中 科學 大洋洲博物館
~~~~~
.
L主持人:范織欽/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韻儀(南島第一線上-獨立藝廊作為自主的邊緣
性空間之意義)
尤瑪.達陸(祖靈的盛裝-記泰雅民族文化教
育的理想與實踐)
雲力思(部落發展的願景)
-韻儀分享:在都蘭"女妖藝廊"十年了 花東原住 多 開放部落 阿美為主 最後各族和西人都來 本是移民社會
-東部 最源初 最美 是滋養藝術家地 都蘭山 都蘭鼻 金樽海邊 太平洋 各族聚 無水無電 共度二、三個月 意識部落 影響力 精神
-面 外在 要表現甚麼
-杜小花 一起作部落劇場 客廳變藝廊
-女性力量無比強大 包含 寬容 都蘭糖廠 咖啡屋
-月光小棧: 在土地的作品都可展 八年來 八十次展 讓藝術家可展 可表演
-每二月作一展覽 不單一 有音樂 劇場 畫廊
-這空間 有氛圍 既孤僻又好客
--由傌:~雪霸 直接帶作品來現場 20年的作品
--29歲 離公職 與外婆學編織 十年跑200個部落
--921 進 傳統工作 替博物館做 博物館收傳統的 不收當代的
--(殊不知 當代就是未來的傳統)
--30年奉獻 跨越與連結 教育最可以去貢獻 一二十年 孩子 孩子的環境我可以做 實踐
--樹 花 開 不久 成樹
--給孩子 怎樣的環境 "困難"也是長處
--母語用英文拼 (外國朋友來)
--木灰 來肥沃 石頭砌成 清澈 保護山林 可生活
--一顆小米 對天謝地 我們在一起 與石頭 環境 作儀式
--每一樹,代表一家,另多"一" 是用來傳承
--2010年 未來的願景 生命一直就是一個循環 50年 再一50年或許可以做到 一線最後一線連成一圓
--十三歲教製作裙子 十七八歲教製作新娘服 23歲教製作別人的衣服
--幼兒園->泰雅族語意:穀倉 國中小->tanyu幼苗 高中職->gahap ->大學luwax 家屋主要的柱子
--傳統 現代 跨越 三軌在一起
--與傳統屋一起呼吸
--921後 反鋼屋 與好做 自理 培養民族文化教育系統
--孩子對掌握線條敏銳
--永恆情緣 泰雅歌舞劇
--現在home學校 有八名小朋友
--台灣 獨特 保護 步讓傳統消失
--我模仿 獨特已消失
---雲思力(歌手):中部以北 在部落的土地
---孩子不要用木頭隔離彼此 像雨後春筍般地繁衍 像高山筍般地堅忍 燒不斷一樣地堅忍
---父系社會 唱重要的調 女孩不能喝 (被罵)
---孩子!你還能感受到土地的力量嗎?
---發祥部落 烏來 司馬庫斯 用母語上課 一歲多的小孩也會唱 給什 就唱什 給正面些
---風 例如竹子與竹子聊天 山與雲也在聊天 上帝給我們世界最好的部落
---就產生 作的歌 <我的Smangus歌>
---水田部落 X高麗菜 X薑 ..溪源水 ㄟ系(死)也水
---<ㄟ系(死)也水> 歌名 我們呼吸,,,山哭了,,,這是我的家 累了可休息
---烏來一孩子現已經是高中 <我願變作鳥>
---酗酒嚴重 製作口簧琴 忘了酗酒
---lahuy劇場 <重生之歌> 搬到舞台 雲思力哽咽了
---
---
.
M綜合座談
主持人:張淵舜/高雄市立美術館教育推廣組組長
羅潔尹/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組組長
與談人:本研討會主講人
.
N影展暨映後座談
主持人:黃明川/導演
紀錄片:「排灣人撒古流15年後」(88分鐘)
影片放映後中場休息10分鐘
映後座談與談人:撒古流、導演陳若菲、洪明裕設計師
.
Over
.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