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不得出國
模擬相同航程繞著自由女神飛行
比較兩者圖像
江天錚
2003年1 O月利用赴美探親之便,在新揮西州的Essex County機場Caldwell F1ight Academy學飛。某日邀前民航局航空人員訓練所所長王照伉儷陪同飛行,得到回答卸是:No!No!No!再追同是否要到自由女神上空繞飛?卻立刻異口同聲的回答:Y E S!Y E S!Y E S!
那年的耶誕節前夕,美國再度發怖恐怖攻擊警告,各地機場加強安全檢查,對General Aviation小型飛機的活勤也嚴格管制。學校指派年僅24歲的Tomes Nesheim為筆者教官。他是北歐丹麥籍,來美學習行,兩年已累積1,000小時紀錄。在偶爾的機會下Tomes建議可以到紐約上空觀光,才知道在9 11事件之後,為因應觀光客的需求,只要遵守航管規定,隨時與New York Approach保持連絡即可前往。
11月26日天空放晴,與Tomes約好下午3點飛行後,筆者等3人先趕赴西點軍校參觀。沿途滿山遍野的層層楓杠,甚是迷人,並到大熊公園繞了一圈,車外的寒意,令我們三個亞熟帶地區來的觀光客還真有些吃不消。所長帶了V8攝影機,準備全程「蒐證」。
從筆者自教官手中接到飛行資料與飛機電門鎖開始,即急奔至停機坪,找尋編號N3429E的Cessna 1 72飛機。4人坐定後,繫妥安全帶,隨即發動引擎,做飛行前檢查,麻煩Tomes替做航管報告,滑行到09跑道,以45度開始試車。經塔台同意後進入跑道向前加足馬力衝刺,達到時速60浬昂頸拉起,感到機輪離地飛起,*右轉直飛紐約,高度保持1,500呎。
經New York Approach同意後,朝束飛到東河(East River),下降1,000呎,沿河面南下(美國目視飛行幾乎全在雷達監控下),最醒目的帝國大廈天練,
「那就是世貿大樓的遺址。 Tomes隨即接手飛航,立刻壓低左翼。天啊!別誤會我們是要撞過去,飛機傾斜是為了要增加視野,修正後,自由女神像已經遙遙在望。經過航管連絡同意後Tomes下降到500呎,以左轉進入,此時攝影機及照相機齊發,附近至少尚有3架直升機趕來湊熱鬧,可兄美國覯光事業之開放。女神手上的火炬近年經翻修後,以絲帶及燈光吹出火焰的模樣幾可亂真,煞是好看。
回程沿Hudson River北上,Tomes一聲YOUR CONTROL隨即由筆者接替飛行,向Approach報到後爬升至2,500呎。回到Caldwell機場,呼叫塔台後直接進入09跑道5邊,做了2倜touch and go後滑回停機坪關車。Cessna 172的體積只較1 52大一些,但操控穩定性卻好得多,也許與滿載有關吧?有一次落地時因速度過快,觸地後又飄了起來,待失速警鈴警起後才又重重落地,此景象完全記綠在所所的影片中,令筆者顏面盡失啊!
美園國職棒洋基投手Cory Lidle,於2006年10月11日當地時間1 4:30,駕著自己的Cirrus SR-20單引擎飛機自Teterboro機場起飛,1 5分筵後即撞上紐約Belaire公寓的第20層樓(共42層),Cory Lidle與飛行教練Tyler Stanger兩人均不幸罹難。意外發生之後,美國國防部立刻派遣戰機升空警戒,然而相關單位在意外發生後不久,隨即查證撞樓純屬意外,並非恐怖攻擎,但仍造成美國全國震撼,自今新聞不斷。
洋基投手Cory Lidle與飛行教辣Tyler Stanger所駕駛飛機的飛航途徑,竟與2003年筆者與王所畏伉儷繞行自由女神像的航線相似,只是Cory Lidle在距離紐約較近的Teterboro機場起飛,繞神像一週,來去沿飛的河流相反。起飛15分鍾後即撞上大樓,筆者一行人則在較為西邊的Essex county機場起錄起,全程近70分鐘。以筆者初淺的飛行經驗,實在找不出任何失事的原因,尤其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表示:未曾收到該機任何不正常的通信呼叫,以小飛機緊急迫降的嚴格訓練要求,就地選擇海面迫降也不致於撞上大樓,莫非其中有一人想不開?
FAA與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目前仍在搜證,初步調查僅排除恐怖攻擊可能。據今日美國(USA Today)11月7日所刊載的「紐約小飛機撞大樓是最典型的失事案件」(NYC plane crash was a11 too typical)一文,再參照各媒體的訊息推敲了失事的可能原因,似乎也為大眾解答了部份疑惑,彙整如下:
美國每周有4到5件的小型飛機(General aviation)失事事件,其中4分之1與駕駛員「飆機」有關,例如:特技表現、超低空飛行等,Lidle和飛行教練失事前即作了陡峭的迥轉動作。此外,45%的嚴重失事意外均發生在駕駛員飛行紀錄的前100小時之內,而Lidle的總飛行時數為70小時,他來自加州的教練雖然已是飛行老手,但對Lidle擁有的這架SR一20機型,則毫無經驗,且對紐約複雜的航線規定也不甚熟悉。
而因休閒飛航而忽略應有的警覺性,也占了重大失事3分之1的因素。根據NTSB的氣象記綠,當時一陣強風吹偏了SR一20的航跡,駕駛員才被動的作了個陡峭的迥轉,在失去高度之後,可能因此失控撞上大樓。當時雲幕高僅1,500呎,天空飄著細雨,SR-20飛行高度在700一900呎之間,正飛越東河中狹長
Roosevelt島的西側,雷達紀錄顯示地速僅為100浬/時,正常巡航速度應為145~1 55浬/時。此時作45度傾斜的陡峭轉彎,在未放下襟翼時,飛機極易失控。然而,在河上距岸邊矗立的大樓僅有2,000呎的距離,飛機在被陣風吹偏之後,迥轉改正的空域確實不足。
因此一間飛行學校的老板安德森表示,他從不允許學員飛經當地,自己也從未試過。據與兩人友好的人士表示:「他們都是屬於謹慎且具有飛安觀念的人。然而、好的駕駛員往往也會因為過分自信,作出某些超出能力的危險飛行動作。
自1 980年來,美國小型飛機失事率不斷下降,但人為錯誤(Human error)仍占失事原因90%,這也是今後有關當局預防失事所應注意的重點。在沒有飛行
紀錄器的情況下,如無意外證據出現,相關資訊似已勾割出失事輪廓。教練Tyler Stanger 26歲,留有懷孕中的妻子與甫一歲的小女兄,在加州任職Howard
Aviation特別為他設立紀念輞站,並為他籌募安家基金。幼年兄小飛機飛過家園,即立志飛行的Tyler17歲學習飛行後,即成其終身志業,如今卻英年早逝,以飛行終其一生。輞站與訃告上襄道:「天空,是他逍遙、自由飛翔的永遠歸屬。(Living in the sky,where he always longed to be. Living free.)」。
本文於2006年12月15日刊於「世界民航」雜誌,時、空以當時為立足點,並作必要之潤飾—作者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