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獨立缸(一呎缸)進了幾種新成員其中一種就是”藍帶斑馬”,為了他們還特地跑去民權東路5段(台北水街)去找,他們真的不是很好買北投/天母的水族館,都很少進這種從”緬甸”來的嬌客。至於他們的價格也很實在但在水街不是每一家水族館都有賣,價錢也都不一樣不仔細比價的話會吃大虧唷!!價格浮動的很詭異便宜者1/15元貴者1/30元所以到水街還是要多多比價多看看才是王道。有鑑於他們實在過於害羞,而我的相機又太爛
((搞完魚缸所剩無幾實在沒多餘的錢再去買相機…..所以以下照片是由別人的部落格分享來的
(圖一二)),可以看看他們到底到底有多吸引人XD,藍帶斑馬他身上的體色除了發情期顏色會鮮豔外,公母之間也有深淺之分,藍帶斑馬的公魚身上垂直的條文間隔較寬,顏色偏藍;母魚的條文間隔很窄,顏色偏橘。,另外跟水質和飼料方面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呢!要再過一陣子再來分享我飼養的心得。
(轉載)藍帶斑馬(Microrasbora erythromicron)
同樣分布在西非的加澎火燄鯽,是在二十三年前首先由Aquarium Digest雜誌所報導,其鮮豔的紅色體色加上深藍色的條紋,讓無數的水族迷動心不已。這些夢幻魚種裡,有許多魚種隨著交通運輸發達,已經越來越普遍,紛紛脫去夢幻光環,成為一般常見的普遍魚種。像現在常見到的藍帶斑馬,就是有著這麼一段過往的代表魚種
科: Cyprinidae 鯉科
目: Cypriniformes (carps)鯉形目
綱: Actinopterygii (ray-finned fishes) 輻鰭魚綱 (條鰭魚)
中文名稱:藍帶斑馬
學名:Microrasbora erythromicron(Annandale, 1918 )
最大體長: 2.0 cm TL (雄魚/尚未辨別雌雄)
環境: 底中水層性; 淡水;
pH 值: 7.0
dh值: 10 - 25
氣候: 熱帶的; 21 – 25°C 適合溫度約22~28度,雜食性,飼料亦可,水質適應力強,容易飼養。
族群繁殖:屬高繁殖, 族群約15個月會倍增(Preliminary K or Fecundity.) 雌魚比雄魚大,產卵前腹部隆起,体色鮮艷,雄魚也是,卵屬沉性卵,母魚有食卵習性,可在飼養環境中多放水草,或利用隔離網飼養,讓卵沉底孵化,將成熟的公魚和母魚,以2:1的比例,放在隔離網中,公魚就會開始追母魚,即所謂的追尾,母魚每次可產出五到十個卵,最多可產出二佰到六佰粒無粘性的透明沉性卵,卵約1-3天即可孵化。
Vulnerability: Low vulnerability (10.00), based on Lmax and K (Ref. 59153)
分布產地:亞洲 緬甸。
圖文摘自(整理:efritshiva 大提供):
哈囉http://www.helloguppy.com.tw/forum/b151/t32907/0/#msg427523
下圖為比較多水族館進的虹帶斑馬,據說是賣得比較好?不過我覺得顏色差異不是很大外,就算紅起來也看不是很出來不是說很鮮豔,但雖然不管藍帶/紅帶建議都養5隻以上,群游時會很好看,不過小弟認為藍帶斑馬的體色更能出呈現水草翠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