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地上躺著個小黑梗,我彎腰下去準備撿垃圾,發現它划呀划呀地會顫動,蹲下去仔細瞧,一隻小甲蟲肚皮朝天,十幾隻腳拼命向空氣鬥拳,翻車啦?偌大的地板當你的停車場,別無他物擋路,這麼多隻腳協力爬,可是新手上路、駕馭技術欠佳?
我隨手拿張紙想把它滴拎起來,它緊張兮兮渾身蜷曲成一團,變成個小藥丸,跟前天來訪的刺蝟一樣,裝死!我照相機還沒來得及打開,它又舒展開來,所有的腳奮力向天祈求、膜拜,恨不得趕緊翻回正途。
這隻來訪的「地鱉蟲」長約一公分,有七對腳,屬於「等足目甲殼動物」,雖不住在水裡,卻是龍蝦、螃蟹的近親,喜歡陰暗潮濕,全球有3500種。因為會蜷曲成球,俗名叫藥丸蟲、西瓜蟲、不倒翁蟲、地烏龜、潮蟲等等,英文也一樣有趣:pill bug, roly poly, doodle bug, cheesy bob。
我試著用紙碰觸它,它想抓紙借力使力,卻再也翻不了身當藥丸,逕自舞弄著花拳繡腿,力道越來越弱。看來翻轉全身成球需要肌肉全面收縮,它沒力氣了?或許是隻幼蟲(無故翻車),還沒學會跌倒再爬起來的功課。我學莊周夢蝶為它著想,假如我是隻蟲,翻轉成藥丸以後,只要左搖搖右擺擺,不倒翁式轉動到腳可以著地,就得趕快打開藥丸恢復身材,想歸想,實際操作恐怕要多多練習才能精通!
地鱉在中藥上稱為「土元」,中醫藥理說能接骨續筋、抗凝血、抑肝癌,有人把它當做名貴的養身進補食材,如「紅燒地鱉」。任何蟲到人手上大概都可變為佳餚。2013年5月從柬埔寨暹粒往曼谷的路上,有攤販賣油炸螞蚱,兩個法國男子買了一包,「喀滋喀滋」地嚼著,還遞給我說香脆可口,不吃太可惜了。
隔一年在麗江更是大開眼界,「雲南十八怪,螞蚱能做下酒菜」,麗江小吃街上賣的不只螞蚱蝗蟲,炸水蜻蜓、蚱蜢、蠶蛹….,我約略記得名字,分辨不出誰是誰,你能幫我指認出來嗎?
地板上這隻不速之客反覆折騰再三,看似彈盡援絕,我忍不住用紙推它一下,忽然翻過身來,它發了陣呆,中樞神經重新啟動,拖拉十幾隻腳施施然離去,結束小地鱉最長的一日。沒關係 - 蟲非聖賢,孰能無過,下回翻車希望你已學會抱球上籃,鷂子翻身啊!
- 1樓. 看雲2017/01/10 00:49
最後幾張相片讓我想到 "上帝也瘋狂" ... 昆蟲在某些地方的確是最容易取得的蛋白質
的確。天下雜誌2015.5有一篇報導說昆蟲是未來食物,吃牠,救地球
美國Ohio州的Big Cricket Farms 大量養殖蟋蟀,他的FB上面有影片教蟋蟀食譜做法。
荷蘭超市Jumbo賣昆蟲漢堡及香脆零食。
聯合國糧農組織為了擴大推廣食用昆蟲,特別與荷蘭瓦寧根大學合辦了首場國際食用昆蟲會議,吸引四十五國、共四百五十位學者專家出席,同時出版了全球第一本《食用昆蟲與飼料》學術期刊。
開心 於 2017/01/13 18:3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