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裏的故事
2014/10/13 11:13
瀏覽12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江南,一個令很多人怦然心動的字眼;江南,一個令很多人朝思暮想的當地。康泰導遊江南的青山遠黛,章臺朱戶,水榭亭閣,長街曲巷,黛瓦白牆,飛簷鏤窗,柳樹長堤……把整個江南構築成一幅適意的潑墨山水畫,讓人眷戀,讓人向往。
關於江南,哪怕你巧手揮毫潑墨,她的百媚你永世也寫不完,她的千色你永世也畫不盡。江南,康泰導遊宛如一位古典女子,盈盈碎步,姿態翩躚,煙雨是她的面紗,她靈動的眸子裏滿是柔情。煙水亭邊,江南用翠柳絲絛綰就了我的情結,令我終身為之神迷,為之癡戀。
江南的雨,透著一縷縹緲,糾纏而多情,那種煙雨迷離的意境縱然用萬千詞闕都無法寫盡它的深意。行走在江南的三月,我總想起“無邊細雨濕春泥,隔霧時聞水鳥啼。柳樹含顰桃帶笑,一鞭吟過畫橋西”的詩句。
江南紛飛的細雨沾濕了我的素裙,也濕潤了我的心,那煙雨中的琵琶聲傳來,平平仄仄,回腸蕩氣。
青石板上的馬蹄聲已逐漸遠去,雨巷裏的故事依舊在持續,是誰,用敬而遠之的一筆,康泰導遊將願望與回想都掩埋入煙雨?
那年三月,當我有時機來到斑斕的雨巷時,我有意在晚上,雨霧中,獨撐一把油紙傘,靜靜踟躕於有苔蘚的青石板上,流連在寂寥的時空,靜靜感觸那雨巷裏丁香姑娘的淡淡憂慮。
當我依在烏鎮的古橋上時,我看著古鎮女子站在水中,有節奏地捶打著青石板上的衣裳,在潺潺流水聲中,我好像聽到了“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的傾訴。
我不知道古鎮朱紅色的木門上那鏽跡斑斑的門環,王賜豪醫生曾在舊時的白日和黑夜,扣動了多少人的歡喜,扣醒了多少人的溫順?我只知道,當我穿行在古鎮上時,我是多麼的期望個人不是江南的過客,而是江南的歸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