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揭密中國"假雞蛋"製作全過程
2011/03/16 21:30
瀏覽3,04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Photobucket

針對消費者的“假雞蛋”投訴,記者網上搜索時發現,竟有不少造假雞蛋者在網上發布信息,傳授造假技術。於是記者進行了暗訪調查。

「蛋殼之父」自稱培訓過留學生

記者與鄆城縣經營玉石水晶等倣真工藝的任某取得聯係,他自稱是國內「蛋殼之父」,是第一個做出人造鮮雞蛋的人。他說,早在十年前他在深圳某倣真工藝品廠打工時,就知道有人造的假熟雞蛋,但化工原料氣味比較大,一般摻在鹵雞蛋或皮蛋裡賣,但是由於做不出真假難辨的雞蛋殼,無人能做人造鮮雞蛋。而他自行「研發」出一套人造鮮雞蛋技術。

他透露,幹這行已經10年,每年能收三四十個學生。聽說記者是大學生,因找不到工作才來學人造雞蛋技術,他安慰記者:大學生學這個怕什麼,我有很多學生還是研究生、留學生呢!

在菏澤鄆城一棟沿街樓頂層一套民房內,記者見到了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國內「蛋殼之父」。見記者誠心學藝,他在猶豫推辭後收了800元培訓費,開始耐心傳藝。

Photobucket

真雞蛋塗上硅膠做蛋模 

Photobucket 

脫模,取出真雞蛋

Photobucket

將做殼原料注入模內

Photobucket 

真假雞蛋,驚人相似

用化工原料造假蛋每只三四分錢

樓頂的這套兩室一廳毛坯房,就是他的倣真雞蛋培訓場所,裡面除了兩張桌子和一個擺滿了人造假玉的架子,就是一些裝滿化工原料的塑料桶和鐵罐,地上亂糟糟的。

「我先教你做鮮雞蛋,鮮蛋會做了,熟蛋根本不用學,走時送你個光盤回去一看就會。」任某說。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皺皺巴巴的紙片,上面記錄的是「假雞蛋配方」,並讓記者記下來。他說,按照這個配方看一遍就會做,「做上三四十個就會熟練了」。

配方上總共羅列了10種原料,有海藻酸鈉、食用明膠、葡萄糖酸內脂、賴氨酸、苯甲酸鈉、食用色素等。任某說,海藻酸鈉和食用明膠最重要,作用是給蛋清和蛋黃增稠。如果想給雞蛋增加一點營養的話,還可添加少量奶粉。

緊接著,他倒了半杯熱水,然後開始用這些原材料調配方,每種原料裡用手捏一點撒進水裡,然後攪拌大約半小時。原本是白色麥乳精樣顆粒狀的海藻酸鈉,開始慢慢溶解,剛才清澈見底的白開水,一會兒變成了黏稠的半透明的「雞蛋清」。

任某說,蛋清和蛋黃的原材料基本相同。做好蛋清後,加入色素就變成了蛋黃。在各種原材料中,食用明膠的味道最為刺鼻,臭烘烘的。除「食用色素」外,其他各種添加劑基本上無色無味,可直接添加到水中。

任某的小塑料袋裡裝的原料很少,每樣大約有一斤左右。 他說,「這點料可以做1000多個雞蛋,前一段原料貴時每個假雞蛋成本約七八分錢,現在只合三四分,做鮮蛋用料少成本會更低。」

紙和硅膠就能做出蛋殼

任某說,人造雞蛋最關鍵的技術是做蛋殼,只要蛋殼做得好,蛋黃和蛋清不好也可以蒙混過關。他說:「全國只有我一個人會做雞蛋殼,北京、武漢這些地方教的都是做皮蛋。」

做蛋殼先要做好蛋殼模具。首先是脫模,只見任某隨手從一張宣傳單上剪下個方形紙片,長寬略大於雞蛋直徑,然後在紙片的一邊用剪刀剪出一個弧線,再用502膠水將其粘在真雞蛋的一側。隨後,又用廢棄的針管卷了一個圓筒,也貼在了這張紙片上。又抹了些機油在雞蛋上,他說抹油是為了脫模時方便。

然後他把硅膠和固化劑調勻,反覆刷在雞蛋和紙片上,一直刷到約5毫米厚。連刷幾遍後,雞蛋和紙片被硅膠厚厚地兜了起來,從外面看像一把帶「寬把手」的橡皮鎚。

一個多小時後,硅膠變硬。任某將紙片的外側剪開,把事先放進的紙片抽出來。「寬把手」處的膠片就變成了兩張皮,只見他使勁兒掰開口,將包在裡面的真雞蛋從中取了出來,這就變成了蛋殼模具。而由於樹脂材質十分細膩,剛才樣品蛋殼上的小顆粒也留在了模具上。

這時,任某開始做蛋殼了,他將樹脂、滑石粉、促進劑和固化劑放在一起迅速攪拌,然後倒進這個模具裡,反反覆覆地搖晃,好讓原料均勻地掛在蛋殼模具的內壁上。

大約10分鐘後,一個與真蛋完全相同的雞蛋殼產生了。記者看到,它的表面和真雞蛋一樣有光澤,敲上去也像蛋殼一樣清脆,聞上去有刺鼻的化學味道,但任某說放三四天可自然消失。

用給豬打針的舊針管灌「蛋清」

下一步開始向蛋殼內灌蛋清了。由於現場沒有針管,記者趕緊跑出去買了一支新針管。任某說,找人要些給豬打針的舊針管就行,效果又快又好,還省錢。

任某用針管將做好的「蛋清」慢慢推了進去,估摸有一半「蛋清」時再推入「蛋黃」,最終再用「蛋清」充滿。他強調,當然是越滿越好,分量重,可以防止出現散黃。

最後,任某用一點樹脂將蛋殼上的針孔抹勻。他說,如果需要再逼真一點的話,可以在蛋殼上擦一點雞屎。如果蛋殼上有裂縫或模具縫,也「千萬不要扔」,可以用502膠水粘一下,再用砂紙打磨一下就萬事大吉。

為讓蛋清和蛋黃略帶一點腥味,任某指點說,可以用養魚的水。此外蛋黃要攪拌得稠一點,蛋清要稀一點,這樣成本會更低。

家裡兩間「密室」專門用來造假蛋

任某說,剛開始做速度慢,廢品率也高。不過時間一長,熟手三四分鐘就能做一個雞蛋。而且,模具越多規模越大,效率越高,如果幾個人同時做會更快。他透露,如果有100個模具,熟手一天可以做三四千個,「一個假雞蛋的成本是四五分錢,我賣給批發商的價格是1毛錢,按真雞蛋賣,一個雞蛋的價格三四毛錢。」為提高效率,他還給記者講了許多實用技巧。比如,做蛋殼時這樣一個一個地單做,速度很慢,且搖不勻,很容易導致蛋殼厚薄不均,如果成規模做,把很多模具灌好蛋殼原料後放在一個類似簸箕的東西裡晃來晃去,又快又省勁,效果也好。

「但我平時並不做假蛋,只在過年過節價格高好賣的時候跟家人一起做,要是天天做風險有點大。」他告訴記者,他家有兩個房間,一般不讓任何人進,專門用來造假雞蛋,「包括鄰居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非常隱秘。

盡管記者再三要求,任某最終也沒有答應帶我們到他家裡去看一看。他解釋,之所以租房辦培訓班而不在家裡,是怕工人把技術學去。平時只教工人做工藝品,而且都是些「皮毛的東西」,不掌握原料和配方。

串通蛋商齊坑人壞蛋能變「好蛋」賣

任某造假雞蛋已經有10年歷史,但是他從來沒嘗過,他只吃真雞蛋。他說:「真假雞蛋我一眼就能看出來,假的都是化工原料,肯定對身體有害,當然不會去吃它。只聽別人說口感略有些酸。」

任某提醒,如果是做沒殼的鹵雞蛋、水晶蛋、皮蛋、鹹鴨蛋,比做鮮雞蛋容易,而且賣的價也要高。「最容易做的就是鹹鴨蛋,要鹹可以加鹽,要甜可以加糖精,而且煮熟之後,這些假雞蛋裡的蛋清和蛋黃就凝固了,彈性也比真雞蛋大,吃起來更不容易被識別,還能多賺錢。」

他把光盤送給記者,並鼓勵記者凡事多動腦筋,現在新技術新原料很多,「你是大學生,回去後要不斷改善技術,肯定會比我幹得好。」

這種造假的行為看起來觸目驚心,但據了解,在這個行當裡,造假者和售假者卻大都是「實話實說,明白交易」。

任某稱,賣假雞蛋最好的辦法是,與養雞場或收雞蛋的商販合作,「我負責供應,他們把真假雞蛋混在一塊賣。如果你沒有自己的直接銷售渠道,只想自己賺錢,不告訴別人是假雞蛋,時間長了渠道不穩定。所以,做事一定要看長遠。」

「我們鄆城的養雞場不少,我直接給養雞場老板說,我做的是人造雞蛋,但是價格低,誰會有錢不賺呢?我跟他們都有固定的業務關係,養雞場知道,批發商也知道,零售商也知道,從頭到尾可能只有消費者不知道。」

他說,上下聯手,這樣消費者在挑雞蛋時不知是真是假,即使拿回家發現差別也沒有辦法。為了讓雞蛋更壓秤,他們還可以把沙子注射到雞蛋裡,或者將變質雞蛋「重新灌裝」,這樣就可以將「壞蛋變成好蛋」。

據“蛋殼之父”介紹,靠著造假和培訓,他平均每月收入一兩萬元,早已進入小康行列。

真不知有多少這種人造假蛋進入流通領域,進而擺上餐桌,而最終受害的會是多麼龐大的人群。再說那些經他培訓的“高手”們,當然會將此技術演變為更多的假蛋流入市場,更不知又有多少人中了毒還以為加強了營養。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黑心中國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