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從圍棋教學看兒童教育 part 2 - 恰如其份地陪伴
2013/04/28 23:54
瀏覽1,404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從圍棋教學看兒童教育 part 2 - 恰如其份地陪伴

       

                                                                        鄭屹廷 2013.04.28

 

就在孩子出生後,我們的人生進入了另一場學習的開始,也如吳晟〈負荷〉裡所說的 - 沉重又甜蜜的負荷。很幸運地自己喜歡圍棋,並能夠從事圍棋教學的工作,因為圍棋,每天我跟小朋友們相處在一起,與學生家長們最常共同討論的話題就是孩子們教養的問題,而這個部份我們都得繼續再加油。

也正因為了解到圍棋裡的美好,所以總是希望小朋友能接觸它。古人已有易子而敎之說,簡單地說就是敎別人的小孩比教自己的小孩容易。很早之前我就已經有這樣的體認,故小心翼翼地學了《湯姆歷險記》裡頭「刷油漆」的招法,希望能讓兒子主動想來接觸圍棋,還記得那是怎麼一回事嗎?

 

故事主人翁 - 湯姆,被姑媽處罰替一整排籬笆刷上油漆,就在他工作的當兒突然靈機一動,他在其他小朋友玩伴路過身旁並揶揄他被處罰時,意外地顯出了一付刷油漆是天底下最好玩的事情一般,在好奇心使然下,這些小朋友竟紛紛拿出心愛的玩具、零食來央求湯姆可不可以讓自己也替他刷上一陣子的油漆 ~ 就這樣,大家接力式的幫他完成了工作,之後還要謝謝他 - 被賣了還幫別人數鈔票。

當然,圍棋絕對不會是件苦差事,不像是被處罰刷油漆,但是它深不可測,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卻也會在你下了工夫後,不論棋力之高低都可以成為一輩子的樂趣。在早期的年代裡,據聞圍棋還曾經被學校視為「違禁品」,就是因為怕學生們為它著迷了,荒廢了課業。只是在今日,光是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的圍棋子,在尚未體會到它的有趣之處時,怎比得上電視、電腦還是人手一台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聲光效果對小朋友的吸引力來得大呢?

 

兒子從小看我下棋打譜也會想湊一腳,我總是學「湯姆」的模式跟他說:「你有表現很好嗎?這是有禮貌、守規矩的小朋友才可以玩的遊戲耶!」「好吧,我覺得你今天有守規矩,讓你擺一下棋子吧。」也因為有我這個老爸善意地「諄諄教誨」下,讓兒子對圍棋產生出好奇心。直到三歲半起,我才開始算是教了他一點圍棋基礎,還記得當他被我吃掉第一顆棋時,痛哭流涕地把已被吃掉的棋子,趕緊取走握在手上不交出來,還只是三歲多的小孩就已經很清楚輸贏這麼一回事了

在我說來,教兒子圍棋根本也不需要什麼進度,就像是陪他玩積木需要進度嗎?說到這裡,我想要說的只是,也如同讀繪本給孩子聽一樣,我們正享受著這段「父母的保存期限」。世事無常、變幻莫測,「因果律」存在嗎?一切所發生的是「巧合」、還是「蝴蝶效應」?亦或是「薰習」、「業力」?可以發現的是,在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孩子往往給了我們一些驚喜,就像是不經意發現了陽台上的小花盆裡,種子又長出了嫩芽。

 

專家們都說「孩子一生的養分」是必須在童年時期給予的,如何陪伴孩子成為身為父母親的我們之重要課題。在孩子圍棋的初學階段裡,你也能有那麼一次參與的機會,與孩子一同進入這圍棋的世界,絕對會是一遭難得的體會。但請您就扮演爸爸(媽媽)原本的角色,在圍棋領域中,常常會是一個夥伴、是一個啦啦隊員,孩子不需要有一個圍棋爸爸(媽媽),也就是所謂的「後座駕駛」(坐在後座的乘客不停地告訴司機往東往西)。為什麼如此說呢?筆者常常提到的,這是圍棋,不是英文、數學……等等考試科目,請不要再依循這些學科的學習方式了,您讓孩子來學圍棋,筆者一直強調的就是「訓練小朋友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請給他時間、空間,讓他學會自己找答案、解決問題,讓他學會獨立思考,也讓他學會對自己盡力、負責。學圍棋的價值不在於比賽成績、段位證書,重要的在於自己跟自己比,用心思索體會下,每個人都可以從中獲益良多。

 

曾經不只一次地在比賽會場,看到有些孩子下輸棋時遭受到家長大聲斥責「你為什麼又不小心,每次都說你不小心!……」,也有罰跪、打屁股這些令人沮喪的畫面,得失心是不是過了頭了。

常常自己參加圍棋比賽後,回到家拿出棋盤覆盤,到了關鍵的時候,我也是邊怨嘆:「唉呀!就是這一手下錯,不然我就贏了!」一旁孩子的媽:「…… ( 默默不語 )。」因為她已經習慣了,誰不會事後諸葛。試想一盤由兩人棋力是段位以上的棋手所下出來的棋局,以下了二百五十手完成一局棋來說,一手棋後面如果以四個變化圖計算,那一局棋就有一千個變化要考慮了,比賽五場下來(保守估計),腦筋裡的計算要經過五千次,如果你能在這六、七個鐘頭裡作出五千次的最佳判斷而不失手,那麼恭喜 ~ 你將會拿下冠軍!( 不容易吧…… )

 

二百多年前,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告別演說裡說了「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一般譯為「誠實是最好的政策」。但是李敖大師,他以為honesty這個單字在那時的定義跟現在不一樣,那應該是「恰如其份」,也就是「恰到好處」或「恰到壞處」,所以一開始大家就誤解了這句話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我贊同他的看法!且讓我們恰如其份地陪伴孩子!

迴響(1) :
1樓. 實踐圍棋社@guest
2013/05/05 23:51
Re: 從圍棋教學看兒童教育 part 2 - 恰如其份地陪伴
實踐圍棋社~松雲盃交流活動

一、宗    旨:

    1發揚圍棋藝術,提升校園圍棋氛圍及學生圍棋運動競技水準。

    2、帶動各校相互交流的風氣、以棋會友。

     

詳情請上http://tw.myblog.yahoo.com/orlando-1111 查閱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