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支國三通後,讓一些人改變了他的語言,思維,和生活方式;讓一些人找到了市場;也讓一些人學習到新的經營方式.
你會很感嘆:日本從古至今,他一直向周圍的強國學習.如古代"大化革新"的唐化運動,近代"明治維新"的西化運動,都讓日本的文化更加的優美.
但台灣和支國三通後,學到了什麼?
這些人依舊住在台灣,但將自己原有的語言,思維,和生活方式拋棄掉,成為台灣社會中的異類.
如果你要做個支國人,那你就在支國居住,同時選擇完全沒有台灣鄰居的地方,你會很快的轉變成支國人.
更好笑的,這些人:
或是靠在支國網路平台上傳影片,醜化台灣來賺錢;或是在台灣四處歌頌支國.
他們沒想過:你就是支國的代言人.你要歌頌支國的先決條件,就是你過得很好.
ㄧ.你從支國回台灣,表現的像一個"潘仔".
1960年代的台灣,我的美國親戚回來時,住台北的五星級飯店,吃高檔的餐館,出門不是計程車,就是租轎車代步.到中南部時,自然是搭飛機.他們的生活消費,和當時台灣的一般人來比較,可說是"天壤之別".
這些歌頌支國的人,你在台灣的生活又是如何呢?
你能住五星級飯店,吃高檔的餐館,出門不是計程車就是租轎車代步,搭高鐵絕對是商務座,搭飛機絕對是頭等艙,是嗎?
連交個健保費都計較,你還真行!
二.你從支國回台灣,你在台灣開公司,你開出的薪資是天價.
1995年,我住在支國北京的一間新加坡華人開的四星級飯店裡.一天,前檯經理得意的告訴我們"我一個月有2,000元人民幣的收入,而我們的一般人的月薪,只有200元人民幣,300元人民幣,500元人民幣.".
這些歌頌支國的人,你在台灣開公司,你開出的薪資,能夠是一般台灣人開的公司的4-10倍嗎?
再說,如今各行各業(包括宗教界)都被急功近利的支國文化所污染,明白的貪婪,取代了過去的委婉內斂文化,讓你非常失望.
還記得過去我曾到一座佛寺參觀,到了中午時分,寺裡的信眾邀我去吃素齋.
幾年後,我有一天和朋友提起.朋友提醒我"你沒有注意:寺廟的一個不顯眼的地方擺著功德箱,就是讓你樂捐的.",之後,我每次到一些寺廟參觀,就會去找放功德箱的地方,同時內心不會覺得厭惡,而是會心一笑.
很多台灣原有的美德,保留了"行善不讓人知",且顧及到所有人的感受,較之支國移植過來的這些誇富,炫富文化,有時反而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當然對用各種手段來斂財的人來說,自然還是支國的方式較好.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