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團結的力量──百人木琴音樂會
2011/11/30 16:28
瀏覽1,262
迴響0
推薦8
引用1

    11月份下旬,於高雄、台中、台北三地共舉辦四場的百人木琴音樂會,已於上週圓滿落幕了!百人木琴音樂會不僅在台灣少見,在全世界皆不常見,因為它一般都不是常態性的演出。全世界首次百人木琴的演出,是1934年在美國木琴家穆瑟(Clair Omar Musser)的登高一呼下完成的,而1998年,知名木琴家果登史導特(Gordon Stout)與包柏貝克(Bob Becker)共同策畫了一次創紀錄的馬林巴交響樂團演出。2006年,果登史導特應台灣國際打擊樂節(TIPC)之邀來台,我們藉此機會將百人木琴搬上了國家音樂廳的舞台,這是全亞洲的第一次。

    五年後,適逢樂團成立25週年,我們原本便有計畫要集合朱宗慶打擊樂團隊的三個團(朱宗慶打擊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2、躍動打擊樂團),再次舉辦百人木琴音樂會。後來,在今年的TIPC,由於有十方樂集和1002樂團等台灣打擊樂團來共襄盛舉,我便靈機一動,心生一念:不如轉變形式,把台灣的打擊樂團集結起來聯合演出,以百人木琴音樂會來慶祝我們國家的百歲生日!

    由於那種在一起打拼的感覺實在很好,所以,當我提出這個構法時,很快便獲得了徐伯年、連雅文、鄭醴丰、陳哲輝、陳振馨等演奏家的合作意願。因此,最終我們有幸將國內十個打擊樂團集結起來,包括:朱宗慶打擊樂團、台北打擊樂團、薪傳打擊樂團、十方樂集、1002打擊樂團、連雅文打擊樂團、北藝大打擊樂團、臺藝大打擊樂團、嘉義大學打擊樂團、躍動打擊樂團,再加上幾位國內和旅居海外的台灣傑出打擊樂家特來參與演出,大家共同完成了這項難得一見的壯舉。

    舉辦百人木琴音樂會的確是一項艱鉅的工程,從籌措經費來源、借調樂器、聯絡演奏家、搜尋樂譜、彩排練習,到搬運、組裝樂器等工作,皆有著大大小小的困難必須克服。幸而,有了五年前TIPC的經驗,讓我們的準備可以更妥善、更具組織性。我還記得,1117日晚間在北藝大音樂系二館2601室的排練,當琴槌落下、敲響第一聲的時候,眾人心中難以掩藏的激動!那是所有參與者團結意念的凝聚時刻,同時也是台灣打擊樂不斷積累的能量展現,我著實為此感動不已!

    在排練、正式演出,以及相聚、互動的過程中,感動的情緒不斷地在樂音中相互感染著幕前幕後的參與者。當演出正式畫下句點時,有人落下了不捨的淚水,希望時間能就此凝結,這樣,演出就永遠不會結束了;而慶功宴上,更是歡笑和淚水交織一片,大家都很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相信此次百人木琴音樂會,將會是人生中一個美好而珍貴的回憶!

    百人木琴音樂會不但在票房上表現亮眼,演出後更獲得了不少的正面評價,尤其是聽眾們皆十分能夠享受在我們所選的曲目中,讓情緒隨著曲目的安排起伏,時而激昂、時而跌宕。在聆賞後,眾人紛紛給予我們發自內心的讚嘆和喝采,這樣的鼓勵使我更加深信,團結就是力量!雖然在平日,大夥總是在各自的教學和演出工作中忙碌著,然而,為了共同的目標,所有人都願意排除萬難,因為那種在一起打拼的感覺,是再多的辛勞也無法取代的!

    在此,我要再次感謝參與這次百人木琴音樂會演出的所有演奏家和工作人員。我們已經完成了這項艱鉅而美麗的任務,為台灣打擊樂開創出重要的新局!日後,美好的未來仍等著我們迎向前去,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攜手打拼,共同創造我們的錦繡前程!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文化藝術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