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事者往往不知道錯在哪裏!
做為一名認真的觀眾,在電視機前冷眼旁觀,品頭論足,對主持人的衣著,裝扮,措詞,聲調,總能批評得頭頭是道,這是觀賞節目的樂趣之一,也是做為忠實觀眾的責任。
我不是太挑剔,除非過分誇張和錯得太離譜我才會特別注意。
我就注意到有個報氣象的女生,她的口頭禪是“一個”,幾乎每句話都要加上“一個”否則大概說不下去吧!
今天的一個天氣,突然上升到一個非常高的一個溫度,來到一個95度....
明天的一個氣溫會降到一個非常涼爽的一個溫度,來到一個65度.....
(好一個不通順的語法!)
為何她的長官或親友不提醒她呢?
現今美食節目當道,打開電視,隨時隨地可看到各式各樣的美食介紹,非常引人入勝。
好吃的東西大家都喜歡,卻常常困惑於不知何處可尋?於是有消息靈通人士把藏在大街小巷裏的美食公開出來與觀眾分享,這是好事。
美食節目必須有一個充滿活力,擅長表演的主持人,透過他們誇張陶醉的吃相和形容才能散播美好的味道。
對於這些節目主持人的功力我倒是有些看法;
最常聽到的形容詞是﹕入口即化,非常爽口,口感綿密,爆漿....
最常見的表情是﹕滿口食物,一副陶醉的表情,說不出話來。
最令人痛苦的表情是:
塞了過份大塊或過多的食物,以致不能說話,卻又必需面對鏡頭說幾句話,只得停頓片刻,很為難的將口中食物盡快消化,以便可以說話,那停頓的片刻讓觀眾替她著急難過,(食物明明應該咬成較小塊的,為何整塊塞進嘴裏,不雅而且粗魯)。不得已,只好口齒不清的說﹕
“哦!好好吃哦!都說不出話了!”
每次看到主持人拿起很大塊的食物,比如是一個肉捲或肉圓時,我都會在心裏著急,拜託,不要一口塞進去,太粗魯了,咬一小口吧,不幸的是大部分的主持人,尤其是女性,都是一口塞進去,腮幫子立刻鼓了起來,然後出現上述的窘況,吞不進去,吐不出來,讓人看了好難過。
也有被食物燙到的,剛炸好,熱燙的食物拿起來就往嘴巴塞,頓時呈現進退兩難的局面,主持人痛苦的表情我們都看到了,內心不免責備他們,為什麼要這麼粗心大意呢?
最虛假的表情是﹕
食物才一塞進嘴裏,馬上呈現出十分美味和驚艷的表情,不是還沒有咀嚼嗎?怎麼馬上知道味道?
通常食物塞到嘴裡還沒有咀嚼之前就有強烈的感覺,不外是出了狀況;
比如:太燙,太苦,太辣,太酸,太鹹....等
您要介紹的是美食,不該有這些出包的感覺吧!
我是比較理性的觀眾,喜歡看到真實的展現,我希望藉著美食介紹來感受一下人間美味,我會記下店名,等來日有機會去品嚐一番,所以希望美食介紹是真實的而不是商業廣告。
美食節目的主持人,應該講究好看的吃相,並研究一下比較貼切的形容詞,如此才能引起觀眾的認同和嚮往。
不要連牛排,豬排之類的肉品都說入口即化,雖然是要表示肉質很嫩,但還是不太貼切,需要咀嚼一下的東西卻入口即化,想來是煮得太糜爛不然就是用果汁機打碎過的,應該不會太好吃!
入口即化的東西應該像豆腐,乳製品,冰淇淋之類的,並非所有的東西都要入口即化才叫美味。
樸實而恰如其分的形容詞,反而更容易引起共鳴。比如可以吃出原味的料理,肉有肉香,海鮮有海鮮的清甜,蔬果有蔬果的爽口和香甜,能吃出食材獨特的口感和味道,就是好料理。
是脆的就說脆,是鬆軟的就說鬆軟,酸甜苦辣一一表達清楚,給予觀眾一個平實貼切的感受,這才是成功的美食報導。
都說了,旁觀者清,在台下任誰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要是輪到自己上台,不要說介紹美食了,肯定連姓啥叫啥都說得結結巴巴,語無倫次!
嗯,還是做觀眾輕鬆多了,但是站在台上的人,您們是有舞台可以表現的,如果肯虛心求教,接受批評和改進,前途和成就將不可限量!
- 10樓. ono2013/12/13 10:26說得很有道里
有一個曾經主持「每日一字」的前主播
也是「一個、一個」的沒完
我覺得妳的見解很中肯
不過跟有些新聞評論節目中看起來快要抓狂的名嘴比起來
美食節目的誇張程度應該還好啦
謝謝你“有同感”
可見這不是我的成見或挑剔。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於 2013/12/13 10:50回覆 - 9樓. 同同2013/11/29 00:26最怕看到滿嘴食物, 又張大嘴講話, 還表演好吃的樣子. 看了好噁心!!
- 8樓. meow2013/08/10 08:02
當美食節目成為氾濫的時候早已沈淪為商品宣傳
很多都是商家假冒路人提供線索主動聯絡製作單位來採訪拍攝
魚幫水、水幫魚,美食部落客亦然,實在不必太認真按圖索驥
現在年輕人講話是一團糟!除了您提到的"一個"之外就是"然後"個不停
這"然後"按照以往我們的詞性它應該是連接詞
但是現在變成任何句子的首詞,擺在主詞之前!
就連現在新聞主播用的成語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新聞跑馬燈所下的標題沒有一點連想力也實在有些難懂
他們居然都是大學和研究所畢業的!顯然教育是幾十年的頹廢衰微了!
被妳一語道破,我一直以為美食介紹都是吃過的客人覺得很好吃而推薦的,一點也沒有想到商家可以請人做廣告。
很多被推薦的美食果真去品嚐之後總是非常失望,根本沒有說描述的那麼好吃。
像基隆夜市,幾乎沒有好吃的東西,和小時候的印象差多了,鼎邊銼,多好吃的點心,現在卻只吃到厚厚的麵糊而已。
不能聽廣告的,否則期待太高失望越大。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於 2013/08/11 02:44回覆 - 7樓. 胡說八道2013/07/23 23:36深有同感
格主實在是個實心眼兒
我有同感
可我深知這祇是個商業推廣的秀
不直得認真
至於話說不連牽
是多年來國小國中高中中文教育失敗
不要求學生朗誦和背書的緣故
背之成習辭彙多了
下筆成文出口成章
還兼具擴大費活量的效果
老東西老傳承給扔到垃圾桶
不之妳發覺沒
現在很多年輕人說話像嘴裡含了兩顆板栗
糊里巴都地聽不明白
從前老三台主播字正腔圓的聲音不容易聽到了
老演員活溜溜的京腔口白也沒了
妳說很多食評家說來說去就那幾個詞兒
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飲食之道
也沒喫過幾回正宗老菜
飲食是文化是歷史是環境
現在他們搞得一套倒過來可能來嫌懂的人不懂呢
話多了得空再聊
- 6樓. 荻宜:一代宗師劉雲樵2013/07/19 22:28一個
今天的一個天氣,突然上升到一個非常高的一個溫度,來到一個95度.... 明天的一個氣溫會降到一個非常涼爽的一個溫度,來到一個65度.....
真的一個好好笑的口頭禪!哈哈哈!
- 5樓. Jenny***2013/07/17 22:44....
那些主持人有些自己爆料說有時候食物實在很難吃.
只好一面努力吞下去一面稱讚:經濟實惠.很便宜喔~~
時尚玩家那兩個帥哥不是常常吃得拉肚子嗎?!
有時候是看製作人的指示胡亂說說.有些真的假得看不下去.
- 4樓. 我愛臺灣2013/07/07 04:36
我看到老的胡瓜主持的美食節目,用10塊錢的硬幣吃了很多的小吃,
真貪心!
我只知道台灣有一個胡瓜,你說“老的胡瓜”難得還有“年輕的胡瓜”嗎?
10元可以吃很多美食?不可思議,10元才美金30cent而已,能夠吃什麼呀!
真好奇!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於 2013/07/10 14:39回覆 - 3樓. 包╰Φ╯包2013/07/06 13:48
舉凡電視節目都是牟利在先
考量增加收視率, 爲了討好觀眾, 用些誇張難懂的形容法,
難說是形容詞吧. 家家設法標新立異, 語不驚人死不休...
好吃的冰品---從腳涼到頭===好吃得要命
好吃的滷味---令舌頭倒捲===好吃得受傷
…..
美食形容不知道還要耍什麽花樣
§常笑 §吃對 §嗟來 § 所以茶飯不思,因為剛從藏春路飲完渣你聽到的形容詞更勁爆;
什麼從腳涼到頭===好吃得要命
令舌頭倒捲===好吃得受傷
還有:“好吃到舌頭打結”
雖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但也要稱讚他們:“好有創意!”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於 2013/07/07 03:21回覆 - 2樓.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2013/07/06 09:15很中肯的建議
有些食物的形容詞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很多美食報導喜歡用『彈牙』,
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是說食物很Q嗎?
說真的,如果要我評論美食,我除了說好吃之外還是好吃二字,
但是做觀眾就有品頭論足的特權,看別人的措辭總覺得這也不好那也不對,
什麼“彈牙”,“爆漿”,“口感有層次”,聽不明白,有賣弄詞彙的感覺!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於 2013/07/06 11:48回覆 - 1樓. 幸福☆Anita2013/07/05 15:16
這篇我有印象喔!!
您還沒完稿我就留言了
所以我對這篇文印象深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