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總共創作了36首奏鳴曲。
這首月光奏鳴曲堪稱是難度極高的曲子。
它的譜很難閱讀,整體來說,閱讀月光的譜令人非常錯亂和搞混,因為太多的重升記號,還原記號等等,以至於看到的音和要彈的鍵不一樣⋯⋯⋯
好比這個情況,下面這些字,把字體的顏色唸出來是否會有些錯亂!因為看到的和要唸的相抵觸。
紅 藍 黑 黃 白 灰
╰(*°▽°*)╯ ╰(*°▽°*)╯ ╰(*°▽°*)╯
這個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
整體的表達屬於一種朦朧、低迷的調子,性格隱諱且不好處理。
法國作曲家白遼士(Hector Louis Berlioz)曾評論說:「這是人類語言所不能描述的詩篇。」
創作故事
此曲於1801創作完成,當初並沒有「月光」之標題,因其不同於其他奏鳴曲快-慢-快之安排,在首版的時候被命名為「幻想曲式的奏鳴曲」。
而在1832年,一位德國音樂評論家(H. F. L. Rellstab, 1799-1860)撰寫的評論中,給了第一樂章
「猶如置身瑞士琉森湖月光閃耀湖面的搖蕩小船上一般。」之形容,
因此貝多芬的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便以「月光」之名在十九世紀後期聞名於世。
(●◡●) (●◡●) (●◡●) (●◡●)
- 8樓. 盹龜雞~ 五月25 漢堡2021/02/23 22:25
真佩服音樂家能描述月亮的柔媚溫柔 , 德布西和 貝多芬 兩人個性不同 描繪也不同, 但是都一樣婉約 一樣美。 陽剛的貝多芬 塊狀硬骨得多,是用左右手音符複雜的交織和重升 來製造出綽約幻影嗎 ?
不知道有沒有聽對 ,覺得 低音部好像有那麼一點悲愴第二樂章的旋律 。
- 7樓. 芭芭辣2021/02/14 10:13真棒
久未進城邦, 現在只認識兩三个筆友了, 你從小在鋼琴上紮根現在每天還常練四五個小時.... 我由衷佩服你.
- 6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21/02/08 12:49By the way,另外,我歸納了一個小觀思,您的「不快樂」,委實很有趣,很有笑點,很能賣座。❤️💕
先生的回覆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本人小肚雞腸,對於姍姍來遲的答覆總是以小人之心來感受的⋯⋯
姍姍來遲意味著「不是太有誠意⋯⋯不是太情願⋯⋯」
不過本人年事漸長,已懂得體諒,尊重和珍惜了!
所以還是感謝先生屈駕寒舍,賜下金句!🙏🙏🙏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於 2021/02/10 06:35回覆 - 5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21/02/08 12:45花美人,您太常下詔罪己,概連坐親朋好友。譬如,長期練琴一事,聽竟令姊之錯。所以我建議您饒恕自己,或可釋懷他人。
原諒我的直言,雖然很可能我的觀察未得全豹。👓😎👀👁🥽 - 4樓.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2021/01/30 18:23真想罵妳
這麼好的鋼琴造詣 還不滿意
那 我跟妳交換 如何
- 3樓. 繽紛2021/01/28 01:31
我在小船上被搖晃的癡癡迷迷。
醉了!
今晚是農曆十五,或許有月光。
- 2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21/01/27 12:46月光,為聽眾的心腦而作,應作家的虛榮而成。🙄
我請教,您最喜愛、得意的曲目是哪些?❤️
有關練琴,您幼年紮穩根基,現在游刃有餘,您批判力道勁利,不免傷己損人。我喜歡的古典樂曲太多了,一下子也說不完⋯
🔸
先生對古典音樂也有涉獵嗎?如果是,那麼我的涉獵範圍一定在您之下⋯⋯
您對各方面的興趣和研究都是發自內心,高人一等。
我是被迫不聽不行。
🔸🔹
⋯⋯您批判力道勁利,不免傷己損人⋯⋯
先生何出此言???
請恕我愚昧,不知此話怎講?
願聞其詳,可以明示嗎?
先生不可以顧左右而言他⋯
這句話我一定要知道原委!😳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於 2021/01/28 01:55回覆 - 1樓. 悅己2021/01/27 12:14
一如那位德國音樂家所言!!!
每次聼這首曲子,真的有如坐在小船上,在湖上蕩漾的感覺!
花露露彈得好美哦!!!
這首曲子的旋律是很耐聽的
必須靜下心來仔細聆聽
從中得到很多的感觸和感動!
咋聽之下,旋律似乎很單調,
其實它是一直在轉移一直在變化的
右手一直處於跨八度的狀態,所以練得手好痠痛!
謝謝妳的聆聽!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於 2021/01/28 01:5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