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症的中醫分型篇
【自體免疫疾病】
~乾燥症的中醫分型篇
壹、前言:
一. 乾燥症主為【慢性、緩慢】進行的自體免疫疾病,西醫認為病因仍不明。
二. 以破壞人體外分泌細胞,如【淚腺、唾液腺】為主,因正常分泌功能上皮細胞漸被淋巴細胞取代而喪失功能所致。
三. 乾燥症為常見的自體免疫病,由於它常【緩慢發病】,症狀也常不明顯,所以早期常未被診斷出來。
四. 臨床上也常遇到服西藥,無法緩解症狀,而求助中醫的案例,50歲的林太太,之前一直有些微口乾、眼乾的症狀,但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五. 近半年來,她發現口乾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半夜都要起床喝水解渴】,並且【眼睛有異物感】,時時需要點眼藥水以緩解不適,陰道也變得非常乾澀,以致性生活不協調。
六. 她到醫院就診後,發現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而引發了乾燥症。
七. 中醫的治療,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已破壞的疾病,可以【延緩惡化、減少不舒服】的症狀,對於初病,可以【修復異常的體質,使免疫系統恆定,恢復正常】。
八. 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通常在西醫檢查甚至服西藥控制已5~6年,或發病已經非常嚴重了,經常復發才想到中醫診所就診,所以都是【久病、重病了】,機能早就破壞了,中醫治療中有一些患者很難在短期3個月內會恢復正常,沒有耐心服中藥,只好【任由自體免疫疾病,持續惡化了】。
貳、問與答:
一、問: 中醫也能治療乾燥症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一) 中醫古籍雖然沒有乾燥症的診斷,但從中醫觀點來看,乾燥症是屬於【燥】證的一種。
(二) 出現的症狀多是津液虧少,臨床上除了【口乾咽燥、眼睛乾澀】的症狀之外,可依照伴隨的症狀不同而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陰虛內燥:偶爾【手足心熱,兩顴潮紅,盜汗】等;舌質偏紅少苔,舌面唾液減少,脈細數。
2. 氣陰兩虛:面色缺乏潤澤,【午後低熱,容易疲倦無力】;舌質淡紅少苔,舌乾,脈細數。
3. 血虛生燥:面色蒼白,【常感頭暈,皮膚乾燥,四肢發麻】;女性患者常月經週期延後,月經量少色淡紅,舌質偏淡少苔,脈細數。
4. 燥邪傷肺:常【咳嗽無痰或痰少黏稠,不易咳出】,甚至有胸痛、發熱等症狀;舌質偏紅苔薄黃或薄白而乾,脈細數或浮數。
5. 氣滯血瘀:【面色晦暗,皮膚有紫紅色斑疹】,關節或肢體有麻木疼痛或刺痛感;舌質淡紅有瘀斑或瘀點,脈細澀。
二、問: 哪些疾病會引起乾燥症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許多疾病可能引起乾燥症,中醫用藥可改善症狀,調理體質,避免惡化。
2. 乾燥症在臨床上分為【原發性、續發性】。
3. 原發性(不明原因)。
4. 續發性(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皮肌炎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所引發)。
三、問: 乾燥症,有哪些病因會引起?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好發於中年婦女,男女之比為【1:9】,年齡介於【30~50】歲,約1/3的RA會併發病。
2. 與家族因素有關。
3. 與人體主要相容抗原 【HLA-DR3 及 HLA-B8】有關,但只是病因之一,尚須其他參與因素方能構成發病。
4. 病毒:主要與【EB 病毒】有關。
5. 因 T-cell、B-cell 被活化,使病變局部有淋巴細胞浸潤影響原有功能。
6. 抗 SSA(Ro)抗體出現。
7. 免疫複合體形成。
四、問: 乾燥症,有哪些常見的症狀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眼乾致角膜上皮細胞乾燥、發炎、浸潤,病患多主訴出現【眼睛灼熱、眼乾、發紅、癢及畏光】。
2. 口乾致黏膜增厚、發紅、發炎、潰瘍及吞嚥困難。
3. 鼻腔、咽部乾燥,造成【乾咳、聲音嘶啞、感染、氣管及支氣管炎】。
4. 萎縮性胃炎。
5. 腎小管間質腎炎。
6. 陰道乾燥。
7. 神經病變:【手指末稍麻木、甚至疼痛】。
8. 呼吸道黏膜損傷。
9. 淋巴增生、淋巴瘤。
10. 唾液腺腫大。
五、問: 乾燥症的人,平常如何保健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乾燥症的患者,除了服用中藥之外,秋冬更要多保養乾燥症津液虧少的症狀,往往在秋冬天氣乾燥時加重,因此應加強一般性的保養,包括注意【水分的補給與充足的睡眠】,適當的禦寒保暖及防護(如:騎車時戴護目鏡)。
2. 應避免食用【油炸物、辣椒、胡椒、沙茶】等辛辣厚味的食物,以及冬令進補的食材中,若有【過多的老薑、米酒和溫補藥材】,都容易引起人體虛火旺盛,使津液分泌不足,導致症狀加重。
3. 白(黑)木耳、山藥、秋葵、海參等,有滋陰作用,能夠滋潤人體黏膜,可適度增加攝取。
4. 在醫師指導下,選用一些平和而具有滋養功效的中藥,作為日常保養之用。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