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請按此:【喬小夫。私領域】 愛,沒有不一樣《男生愛女身》
同志們!請原諒我,我貧瘠地只能用這樣社會化的通用代名詞來稱呼你們,我認識你們,在我身們的麻吉們,也有人是你們。我認識你們的情感,但我不敢說我熟悉通透。
男生愛男生,《男生愛女身》,我知道你們沒有傷害過誰,甚至在這多數暴力的社會價值觀下,往往你們才是受害甚深的一群人,但你們還是很勇敢、很迷人、很堅強。我知道不在乎往往是你們的保護色,而往往你們都過的比我們認真,笑的比我們大聲,像是不浪費時光流動的一分一秒。
很想說,其實和你們比起來,我們偽善了,但你們承受著我們這些偽善者岐視的眼光,卻不曾怪罪過任何人。知道嗎?你們「不是錯的」,而是「獨特的」。
老實說在台灣的電影市場裡,同志題材電影故事性通常是隱晦的,或是尖銳的,幾乎是一種近乎叛逆昂揚的姿態,要叫人正視同志的情感與文化,鏡頭中總少不了身體或是親密接觸的特寫,激情烈愛喧染滿室。相較於西片剛硬重口味,《男生愛女身》柔軟地中但見日本人彬彬有禮下的武士性格,導演武正晴用含蓄包容的鏡頭正視現實,柔軟的故事身段,骨子裡卻有毫不退讓的用心理念。
過往我對劇情鬆散總會有些不奈,而這樣電影開場手法冗長風格見稱的日片中尤是長見,但當武正晴以鬆散劇情交代人物交織背景,緩緩拉開故事序幕的穩定節奏反倒讓我原來期待躁動的心情沉靜了下來,武正晴的鏡頭蘊含故事性豐富,說故事的口吻叫人聽來舒服,運鏡與畫面的用心經營無一遺漏,不見破碇。
《男生愛女身》毫不畏懼地與同志飽受的社會岐視、輿論壓力正面對視,娓娓道出身為同志出櫃與否所面臨的身心困境,亦客觀包容反映出身為同志家人或摯友一同飽受社會目光質疑的窘迫心境。所謂的道德、教育、甚至是宗教,在我們和同志之間畫下一條無形界線,線這頭線那端,好像就這樣把我們區隔了,但身為人,愛這件事,有不同否?
武正晴的鏡頭之下沒有罪人,卻像個橡皮擦般輕輕地拭去了《男生愛女身》裡每個角色身心上不純粹的色彩,披露了每個人身上無從抺滅的傷痕。誰都帶著傷走在人生這條路上,你也好,我也罷,既然都一樣,還有同志不同志嗎?《男生愛女身》並沒從反面教材或是標新立異來定義一切,但武正晴用傷痕將你我他的界線化為一個圈,平等地將所有人圈在一起。如同電影海報所示主題,《男生愛女身》日文原文為「EDEN」,這其實是電影中幾位同志主角工作的酒吧店名!換個角度來看,當內心有愛的人共聚一堂,伊甸油然而生。
男主角山本太郎出色演技令人驚嘆,劇末最終一幕打電話回家的戲碼叫人動容,更是整部電影一氣呵成菁華所在。武正晴給了《男生愛女身》快樂結局,但我始終佇足在山本太郎的淚水中徘徊不已,《男生愛女身》後勁醇厚強烈,像極了日本燒酌,入口熱辣嗆人,回甘的酸甜叫人回味無窮,那天回家的路上,我想我突然懂了武正晴為何如此安排戲碼,或許同志們的心事,一如外出遊子般,倔強同時卻仍渴盼認定歸屬,那是一種近鄉情卻,亦是一種因著懂事而衍生的壓抑心疼。
我承認這世上沒有公平事兒,但忠於自己的情感,還有專心地愛著一個人,非關公平。
給每一個心裡有愛的人,《男生愛女身》,男生、女生、男身、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