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反服貿的後果-就是失去自己的良心(請大家多轉載)
2014/03/30 12:32
瀏覽716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在這個經濟大蕭條,全世界元首都在喊拯救經濟口號的時代。從美國的QE政策、歐盟振興經濟就業政策、中國大陸經濟改革調整結構政策、各國互相簽訂區域經濟體條約。由此可知,經濟,講白話也就是錢,主導了一個政治體系的穩定度,可以看出經濟對國家是否能夠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在台灣,經濟雖然不好卻也鮮少在電視上看到有人民活活餓死的事件發生,至少大家都還是有飯吃的,但整體經濟的發展卻愈來愈不樂觀,民眾大多呈現出負面的態度,以及不信任政府的作為為主。



    從核四案可以看出,核四要不要蓋,似乎是需要透過公投,等到真正要公投時,去投的人又不超過半數,這樣一來一往,又是一個沒有結果的結果,沒有答案的答案。再此,浪費了很多時間和許多社會資源。要知道日本經過了311事件之後,雖然暫停過核能廠的使用,但現在又決定重啟了,為什麼他們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因為他們知道一個國家要經濟發展,就不可能放棄核電這個能源,很多國家都不停地蓋,光是一個美國核電廠就超過100座。他們為什麼需要這麼多核電廠呢?很簡單,擁有核電可以降低工業、高科技業的成本,可以吸引人才以及外資到他們國家設廠,促進經濟發展。但這就不多說了,這並不是探討的主軸。



    到現在服貿事件居然演變成學運,以馬英九總統的立場,他當然是為了台灣的經濟前途擔憂,所以非常火速而且心急的想通過服貿這個協定,但在去年要審查此議題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在野黨為了不給執政黨好臉色看,採取不配合的態度,讓這個協議一延再延,少數並不想服從多數,在野黨不是最最強調民主的嗎?等到時間來不及了,執政黨也只好快速讓這個協議過關,所以才有此權宜運作一說。公聽會也開超過20場了,但有些民眾卻又說政府宣傳不夠。這也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政府不是來花大錢做廣告的,每天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去監督與執行,如果確實和自己有很大的關係,難道不能自己上行政院的網站去了解嗎?現在卻演變成學生跑去立法院、行政院抗爭,這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害怕大陸人來台,一直不停地給大陸人冠上一些仇恨心態,從陸生健保實施,到大陸觀光客來台,多數民眾都抱持著負面的態度,經常不解我們到底跟大陸人有多大的血海深仇,除了228事件,極少數的民眾因為當時蔣介石處理不當。是有多少的恩怨情仇,讓我們沒辦法對大陸同胞有更進一步了解的心,說真的我不知道到底要討厭大陸人什麼。從中共當局可以知道,他們對台灣的政治目的從來都是明朗的,就是要和平統一。假設我們這次沒和大陸簽訂好服貿,以後也幾乎不太可能開拓其他海外市場,一定會被封殺,無庸置疑。我們台灣這個小小的島,要能源沒能源,完全進入了鎖島時代,哪裡都去不了。對中共而言,統一是遲早的問題,一個是讓台灣變得有錢,兩岸促進交流後統一;另一種,讓台灣慢慢變窮困,自然就會因為沒錢而統一。根本就不需要動用武力,首先我們的武器太差、其次我們的軍人也沒有人家多,洪仲丘事件後軍隊也無能打仗,結論根本就打不過,所以不需要打。只要透過經濟制裁,台灣就沒辦法生存了。



    馬英九總統就好比黑暗時代的女巫,是大家不滿以及情緒宣洩的對象。你會經常聽到很多人把任何事情都怪罪到馬總統的頭上,從小孩不寫作業、和太太吵架、上班跟老闆起衝突、走路跌倒、上廁所馬桶壞了,通通都可以把這些罪名推給馬總統先生。我覺得很奇怪,人的理性到底都跑到哪裡去了,為什麼把情緒化看得這麼重要。就好比要中樂透,政府要先問你想不想中樂透。一定要先過問你要不要發財才准發財,這真的是太奇怪了。很多為人師表的人,為了提倡仇恨把學生當作棋子,鼓勵學生去做一昧抗爭反對,你問那些學生到底在反對什麼其實他們也說不上來,那些所謂的學者教授為何都喜歡躲在媒體的後面談論,而當要坐下來討論時又拒絕出現。很多人一直強調反黑箱,真想問,錢到底重不重要,我們活著就是需要錢,每分錢都得來不易,所以我們更應該去珍惜。打從2008年金融海嘯,全世界經濟就沒多大起色。很多人一直把馬英九先生當作免費的來罵。現在馬政府為了經濟的發展去簽訂服貿,強調經濟走出去。我們已經沒什麼時間在蹉跎了,我們何不把仇恨的心換成理解的心來與大陸同胞交流呢?我們為什麼要有被害妄想症一直幻想大陸人要來欺負我們呢?這真的太不切實際了。



    為何有些香港人會支持反服貿,乍看之下他們好像是為了我們好,擔心我們的生活因為太多大陸人來台而造成生活品質受到壓縮。但我認為,因為香港擔心台灣簽了服貿後,會變得很有錢,因為大陸資金會流向台灣。香港人潛意識認為台灣太有錢,以後來台灣玩、買東西、吃東西都會變貴,就不能裝大爺、花錢花得闊。所以香港人便不希望服貿協議可以簽成。我覺得整個社會已經變成一個意識形態的嚴重分化,好像沒辦法去理性思考每一件事,除了情緒化的字眼以外,根本就沒辦法好好理性溝通,這真的造成一種可怕的社會風氣。情緒化無法解決任何事,無法理性化溝通,無法化解對中國大陸的不信任,誰來領導台灣都沒有用。



    如今,十年前與現在相比已經變化太多太大了。全球化現象與日俱增,中國大陸愈來愈富強,連美國、德國、法國、韓國、日本、俄國有些時候都要賣中國大陸面子。這是一個沒辦法避免的現象,所謂西瓜偎大邊(閩南語)。誰的實力強,誰的經濟體穩健,誰的科技發展的好,誰就具有絕對優勢。台灣現在有機會變得富強,與大陸合作,我們應該把握住這個絕佳機會,而不是等到失去了機會後,我們才來反省懊悔,這都太慢了。把握住機會吧,良心的建議。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兩岸
自訂分類:不分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