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神明小百科 50 ----- 十殿閻羅
2013/10/08 19:58
瀏覽2,23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神明小百科 50 ----- 十殿閻羅

 

1 殿閻王

2 殿閻王

3 殿閻王

4 殿閻王

5 殿閻王(閻羅王)

 

 

    閰王,又稱「閰羅」、「閰羅王」、「閰魔王」、「焰摩羅王」等,為梵文Yamaraja的譯音,意譯為「縛」,即縛綁有罪之人的意思。

 

    閰羅原本為古印度神話中的管理陰間之王,在印度古詩集【 梨俱吠陀 】裡,就已經有這個名詞的出現;後來被佛教吸收引用,成為陰間地獄之王,傳到中國道教手中,更衍生出十殿閰羅的說法,身份更形複雜。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有關閰王的各種來歷,以及他的衍生史。

 

◎來歷

 

(01)雙世說

 

    此為最單純的起初說法,意指萬物於世中,常受「苦」、「樂」兩種業報的意思;此種說法,見於【 長阿含經 】的【 地獄品 】。

 

(02)雙王說

 

    指稱閰羅原有兄妹二人,皆為地獄之王;男閰羅治男魂,女閰羅治女魂,男女有分,故而稱為雙王。

 

    此種說法,見於【 玄應音義 】一書。

 

(03)平等王說

 

    意指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他依法平等治罪。

 

    在【 一切經音義 】第五卷中,指稱閰王亦被稱為平等王,專司生死罪福之業,主管地獄八熱八寒及眷屬諸地獄,派遣鬼卒追捕罪魂,加以嚴刑拷打,決斷善惡。

 

    十八地獄及十殿閰羅的完整說法,大致由此衍生而出。

 

(04)毗沙國王說

 

    見於【 法苑珠林 】,指稱毗沙國王共有十兄弟,他們和宿敵維陀如生王大戰落敗,因而立誓成為地獄王。

 

    其中,追隨的十八名臣子,成為地獄裡的小王,演變為「十八冥王」,百萬軍民則化身為牛頭馬面之類的鬼卒,在地獄等候和維陀如生王決一死戰。

 

    至於這場大戰有沒有發生,經典裡並沒有記載,但地獄裡的基本架構,卻已

經有了雛型。

 

    也就是說,毗沙國王十兄弟成為地獄十殿冥王,地獄則劃分為十八層地獄,

每個地獄都有一名冥王坐鎮,是為「十八冥王」。

 

    佛教吸收了古印度經典的地獄觀,創造出極其恐怖的地獄景觀,並置入十三名高級佛和菩薩,在地獄進行教化的工作,稱之為「十三冥王」。

 

    後來傳進中土,道教人士再加以精簡,便演變成「十殿閰羅」統治「十八層

地獄」;除了把閰王納入十殿閰王之列外,同時還結合了佛教思想,讓十殿閰羅均成為佛菩薩的化身。

 

◎各殿閻王名稱

 

‧第一殿秦廣王蔣(孽鏡臺)              ‧第二殿楚江王歷(等活地獄)

‧第三殿宋帝王余(黑繩地獄)          ‧第四殿五官王呂(眾合地獄)

第五殿閰羅王包(叫喚地獄)          ‧第六殿卞城王畢(大叫喚地獄)

‧第七殿泰山王董(熱惱地獄)          ‧第八殿都市王黃(大熱惱地獄)

‧第九殿平等王陸(無間地獄)          ‧第十殿轉輪王薛(轉輪臺)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