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南 59 ----- 開基天后祖廟
2010/12/08 10:10
瀏覽2,71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台南 59 ----- 開基天后祖廟

 

    開基天后祖廟,原名開基天后宮,創建於明‧永曆17(1662),位於當時鎮北坊德慶溪出口南岸的水仔尾,是府城最早興建的媽祖廟,現為二級古蹟。

 

    鄭成功治台後,感恩昔日媽祖庇祐鄭軍順利登港,便整建開基天后宮,易寮為廟,冠以「開基」之名,因為不及大天后宮的規模,俗稱「小媽祖廟」。

    清‧乾隆30(1765),台灣知府蔣允焄重修開基天后宮,增建佛祖殿,並上奏清廷敕賜晉為「開基天后祖廟」,奉聖旨牌於門額,此聖旨牌至今仍安置於門額上。

 

    開基天后祖廟的建構,是一座二進縱深式建築,坐東朝西。

    第一進為前殿,第二進為帶有拜殿的正殿,但因拜殿與前殿之間,沒有內埕分隔,渾然成為一體。

    正殿供奉主神鎮殿媽祖,協祀千里眼、順風耳,後殿為觀音殿,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與18羅漢。

 

    廟內的古文物不少,以古匾居多,如清乾隆44年的「海天福主」、嘉慶13年的「慈慧」以及道光20年的「天上福星」,最具價值。

    此外,殿內的蟠龍柱,係以三爪降龍為紋,樸拙簡練,刀法渾厚有刀,不僅是天妃時期的代表,也是石雕藝術的佳作。

 

    廟內所奉祀的4尊媽祖,個個有來頭與特色,各為400多年的「萬曆媽」、300多年的「崇禎媽」,以及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所雕奉的鎮殿金面媽祖。

    而新雕奉的粉面媽祖,則是萬曆媽出巡時的軟身,從雕刻、衣、冠等均委由府城工藝匠師製作,工法細膩,座椅也採用繁複現今少見的「茄苳入石榴」鑲嵌法。 

    此尊粉面媽祖剛入廟奉祀時,配戴紅寶石戒指、日本珍珠項鍊、手提真品LV小提包,雍容華貴,被稱為最時髦的媽祖,不過這些奢華配件現在都被取了下來,以防小偷光臨。

 

    除了媽祖神像之外,觀音殿的觀世音菩薩也頗具文物價值,係台灣知府蔣元樞於乾隆42(1777)所委製的三尊觀音像之一,側耳傾聽,似乎隨時準備聞聲救苦,神態相當動人。

 

※鄰近的古蹟與景點_____

 

‧全台首邑縣城隍廟         ‧烏鬼井                    ‧三老爺宮

‧三山國王廟                    ‧元和宮(白龍庵)

 

※相關照片_____

 

‧存在我的相簿裡,有興趣的人,請自行打開觀賞。

 

※廟址_____

 

‧台南市自強街十二號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