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眼瞼鬆弛症候群 Floppy eyelid syndrome
2009/12/03 15:33
瀏覽2,02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眼瞼鬆弛症候群 Floppy eyelid syndrome

眼瞼鬆弛症候群的主要發生年齡在40-50歲之間,且較常見於體重過重的男性患者,病症特點為眼瞼鬆弛、呈橡皮般彈性質地、上眼瞼容易外翻,並且併有上眼瞼結膜的慢性乳突結膜炎(chronic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主要症狀為單側或是兩側眼球的刺激感及黏稠分泌物。

眼瞼鬆弛症候群平常少見並不容易被診斷出,一般多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失敗後,才會被懷疑到。眼瞼鬆弛症候群因為通常是體重過重或是睡覺打鼾的患者,因此易併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又容易發生青光眼、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及視神經盤水腫等其他眼科疾病。

眼瞼鬆弛症候群的主要病理原因是因為瞼板的彈性蛋白減少,結果產生眼瞼的彈性橡皮狀質地及鬆弛,因此當患者睡覺眼瞼摩擦到枕頭時,很容易發生外翻,造成結膜的機械性刺激及發炎;但因為患者常併有打鼾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的情況,往往卻必須側臥甚至趴著睡,才能改善呼吸症狀;睡眠時側臥的患者,靠下側眼瞼的發炎症狀會較嚴重。眼瞼鬆弛症候群與圓錐角膜有關聯,可能也是因為兩種疾病與眼球的機械性刺激及摩擦都有關。

眼瞼鬆弛症候群的另一種可能發生原因是因為上眼瞼與眼球的接觸面不良(淚液分泌不良、瞼板腺功能失常等),結果發生角結膜與眼瞼的變性。

眼瞼鬆弛症候群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有極高度關聯,因此患者除了慢性眼球刺激及灼熱感、流淚、晨間黏稠的黏液樣分泌物、視力減退、易發生針眼、易併圓錐角膜、及好發於隱形眼鏡的配戴者等眼科特徵外,還需注意是否包括白天嗜睡、晨間頭痛、睡眠時側睡或趴睡、易於夜間驚醒、併有玫瑰痤瘡(acne rosacea)、乾癬(psoriasis)、高血壓、及鬱血性心臟衰竭等,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的病症。

眼瞼鬆弛症候群的眼科檢查可發現上眼瞼鬆弛及容易外翻、瞼板柔軟具彈性容易翻折、可相當程度的外拉上眼瞼、瞼板萎縮(atrophic tarsal plate)、睫毛下垂內彎、眉毛下垂(brow ptosis)、眼瞼鬆弛(eyelid dermatochalasis)、眼瞼下垂(blepharoptosis)、外眥肌腱斷裂、淚腺脫垂、眼球內縮、及兔眼等情況。

眼瞼鬆弛症候群的治療主要使用局部潤滑液及抗生素油膏,如併有瞼板腺功能異常的情況時需施予口服四環黴素(tetracycline)或是氧羥四環黴素(doxycycline),睡覺時可考慮使用眼罩以防止結膜摩擦到枕頭;症狀嚴重時需要利用外科治療,主要是設法將鬆弛的上眼瞼拉緊。如果患者同時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則需要內科及胸腔科的協同治療;若患者體重過重,更應減重。

眼瞼鬆弛症候群的圖片可參考下列網址:http://www.mayoclinicproceedings.com/content/83/11/1251/F1.small.gif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眼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