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海綿竇症候群 Cavernous sinus syndrome
2009/10/09 11:04
瀏覽20,65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海綿竇症候群 Cavernous sinus syndrome

海綿竇症候群代表的是一群綜合症狀的疾病總稱,病因包括:感染、發炎、血管病變、外傷、腫瘤等;所造成的主要症狀包括:眼球疼痛、結膜或眼瞼水腫(chemosis)、眼球突出(proptosis)、眼肌麻痺(ophthalmoplegia)、霍納氏症候群(Horner syndrome)、三叉神經感覺喪失(trigeminal sensory loss)、眼壓增高、視神經水腫、視網膜出血、視力喪失、視野缺損等。究其原因,是因為海綿竇位於眼眶後側,接受眼眶及其附近的靜脈血液回流,且其內有內頸動脈、分支腦膜血管、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對顱神經、及眼球交感神經叢等經過,因此一旦海綿竇有病變發生時,就會影響到這些組織結構的功能。

常引起海綿竇症候群的疾病包括:
一、海綿竇腫瘤(cavernous sinus tumors):是造成海綿竇症候群的最主要病因,常見的腫瘤包括腦膜瘤(meningioma)、神經纖維瘤(neurofibroma)、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腦下腺腫瘤(pituitary tumor)、及腫瘤轉移(大多來自乳房、前列腺、及肺臟)等;最常發生的症狀為進行性的眼肌麻痺及複視。
二、海綿竇動脈瘤(cavernous sinus aneurysms):海綿竇內發生內頸動脈瘤,約佔所有顱內動脈瘤的5%;一般較常發生在年長者,而其最常見的症狀是慢性的眼肌麻痺。當海綿竇動脈瘤發生破裂時,就會造成急性的直接型頸動脈-海綿竇廔管。
三、頸動脈-海綿竇廔管(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s):可分直接與間接兩型,原因大多為外傷或動脈瘤破裂;其特點為發生眼眶雜音(orbital bruit)。
四、海綿竇栓塞(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一般是由於篩竇、蝶竇、額竇、臉部中央、牙齒、或眼眶感染所造成的併發症;在近年抗生素的研發及大量使用後,目前已是罕見的病因。較常發生的症狀為眼球後疼痛、眼瞼下垂、複視等。
五、其他原因的發炎:一般發生在海綿竇或是其側壁,可以是單純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類肉瘤病、或是不明原因的發炎(此時稱之為妥洛沙-韓特症候群;Tolosa-Hunt syndrome)。

當有海綿竇症候群出現時,需詳細鑑別診斷其原因,一般需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血管攝影、胸部X光、甚至組織切片等檢查;至於治療,則需針對個別病因而實施。

臉部發炎能造成海綿竇栓塞的危險三角位置圖,可參考下列網址:
http://img205.imageshack.us/img205/8756/dangerousareaoftheface.gif

海綿竇的詳細解剖位置圖可參考下列網址:
http://www.netterimages.com/images/vpv/000/000/012/12847-0550x0475.jpg

註一:妥洛沙-韓特症候群為不明原因的海綿竇或是眼窩上裂發炎,一般為單側發生,可有眼眶疼痛(如未治療,症狀可持續八週左右)合併眼肌麻痺(眼眶痛後的二週以內就發生)的症狀,主要治療方式為施予類固醇,病症一般在二天之內就會顯著改善。

註二:新聞報導"複視竟是罹患鼻咽癌",就是典型腫瘤侵犯海綿竇造成海綿竇症候群的表現。新聞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9/today-health2.htm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眼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