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大小不等 Anisocoria
最近有兩個關於瞳孔大小不正常的案例和大家分享。首先是一位不到三歲的小朋友,上午在花園玩耍後,他的父母忽然發現他的左眼怪怪的,看起來比較大,見到光會瞇瞇眼。小朋友最近並沒有服用任何藥物或是點眼藥水,本身看起來健健康康,蹦蹦跳跳,沒有病容。檢查結果:左眼瞳孔明顯放大,用光照沒有縮瞳反應,且兩眼在亮光環境下,瞳孔大小差異會更明顯,其他方面似乎一切正常。另一個案例是一位中年人,前一天晚上洗澡時好像有東西進到右眼感覺疼痛,太太記起前一陣子小朋友有到眼科看診拿過眼藥水,於是幫先生的右眼都點了[消炎]藥水,結果第二天早上起來,先生的右眼忽然甚麼都看不清楚,而且怕光,病患看起來相當沮喪,懷疑是不是有東西傷害了右眼。眼科檢查結果:右眼瞳孔明顯放大,用光照沒有縮瞳反應,且在亮光下,兩眼瞳孔差異較明顯,其他方面一切正常。第一個案例最終結果是:左眼曼陀羅中毒,可能是在花園玩弄曼陀羅後又揉到左眼,結果造成藥理性瞳孔放大(副交感神經受抑制)。第二個案例最終結果是:右眼誤點近視治療藥水(長效散瞳劑;抑制副交感神經),結果瞳孔放大。
瞳孔大小不等其實是一種常見的情況,但原因可以從正常的生理反應到可危及生命的疾症。瞳孔的大小主要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控制:交感神經支配虹膜放射狀肌,可以擴大瞳孔;副交感神經支配虹膜括約肌,可以縮小瞳孔。一般而言,在亮光下瞳孔會縮小(昏暗時會放大)、在看近時瞳孔會縮小(看遠時會放大)、在睡覺時瞳孔會縮小(在緊張時會放大)。
常見的瞳孔大小不等原因,可以有以下數類:
一、生理性瞳孔大小不等(physiologic anisocoria):天生的兩眼瞳孔大小不等,佔了所有瞳孔大小不等患者的20%以上;其特點是在亮光與昏暗環境下瞳孔大小的差異幾乎一樣。
二、霍納氏症候群(Horner syndrome):肇因於交感神經失常,結果發生瞳孔縮小、無汗、及眼瞼下垂的現象;其特點是瞳孔大小的差異在昏暗環境下會增加。如果是先天性霍納氏症候群,更可出現有虹膜異色(heterochromia)的現象。
三、動眼神經麻痺(oculomotor nerve palsy):由於副交感神經纖維經由動眼神經支配虹膜,所以動眼神經麻痺時,除了發生眼外肌麻痺外,還會發生瞳孔擴張的現象;其特點是瞳孔大小的差異在亮光環境下會增加。
四、愛迪氏強直瞳孔(Adie's tonic pupil):患眼的瞳孔放大,對光縮瞳反應遲緩,但對近物調適作用時的瞳孔縮小正常(但恢復的速度較緩慢);其瞳孔大小差異在亮光環境下亦會增加。
五、藥理性瞳孔大小不等(pharmacologic anisocoria):一般較常見的是誤點散瞳藥物,一旦瞳孔被放大之後,無論是亮光、看近物、甚至縮瞳劑都無法使瞳孔收縮;其瞳孔大小差異在亮光環境下會增加。
六、虹膜受損:虹膜受損(外傷、虹膜炎、腫瘤、手術等)會發生兩眼瞳孔不等的現象(瞳孔通常也會不圓),一般只要接受檢查,都會發現有明顯的虹膜異常。
瞳孔大小不等的治療需針對引發原因,有時會需要神經科醫師共同會診,如果虹膜有明顯受損則可能還需要眼科手術治療。
生理性瞳孔大小不等的圖片可參考下列網址:
http://drjspangler.com/_wizardimages/Anisocoria%20lights%20off.jpg (昏暗環境)
http://drjspangler.com/_wizardimages/Anisocoria%20lights%20on.jpg (亮光環境)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