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性皮膚炎 Contact dermatitis
接觸性皮膚炎是因為刺激性或過敏性物質直接接觸所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一般可分為刺激性與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常見的刺激性物質包括光線,酸性、鹼性、樹脂類及其他各類的化學物質(廣泛存在於染料、清潔用品、美容用品、金屬物品、藥物、防腐劑等);常見的過敏性物質則一般存在於有毒植物(包括長春藤、橡樹、漆樹等)。至於偶爾會造成眼瞼接觸性皮膚炎的眼科藥物則包括有:新黴素(neomycin)、阿托平(atropine)、眼藥保存劑(主要是烷基二甲基氯化銨 benzalkonium chloride)、及青光眼藥物等。
關於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病因,目前認為刺激性物質主要是可以直接傷害皮膚的細胞,引起皮膚的非免疫性發炎反應;至於過敏性物質則必須先與皮膚中的蛋白質接合成為完整的抗原後,引發第一次免疫反應,接著當皮膚再次接觸到相同的過敏性物質時,才會發生T細胞仲介的免疫性發炎反應(第四型延遲性過敏反應)。因此,一般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在刺激物接觸後1到2小時之內就會產生發炎反應,但如果是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則需要接觸過敏原48小時以後才會發生發炎反應。接觸性皮膚炎可以發生在任何人,唯獨五歲以下幼童及老年人因為T細胞仲介免疫反應不易被引發,因此極少發生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眼瞼的接觸性皮膚炎早期症狀是紅、腫、癢、結膜水腫、眼瞼硬結、及起水疱等,如果不能及早去除刺激性物質,發生晚期症狀時則有眼瞼皮膚鱗片般剝落、結痂、溼疹、苔癬化等。接觸性皮膚炎的治療,以儘快移除刺激性物質最為重要,一般在數日後症狀就可以解除。但如果發炎症狀嚴重,則需要輔以局部甚至全身性抗過敏與消炎藥物。
接觸性皮膚炎的圖片可以參考下列網址:
http://dermnetnz.org/dermatitis/img/acd-fac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