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砂眼 Trachoma
2008/08/28 10:09
瀏覽3,137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砂眼 Trachoma

砂眼在五十年前曾一度是台灣的重要眼疾,但在數十年來國內醫療與公共衛生人員的努力下,除了年長者從前得的砂眼外,現在已經極少有新病例的出現(1971年,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解除台灣為砂眼疫區)。不過直到目前為止,全世界仍有將近八千萬砂眼患者,並有超過一百萬人因為砂眼而失明(主要分佈在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及亞洲等部分較貧窮與衛生環境差的地區)。砂眼依舊是全球未開發國家中,因為微生物感染而導致失明的最主要眼疾。

砂眼是一種慢性的角結膜炎,治病菌是會寄生到細胞內的砂眼披衣菌。砂眼的傳染方式,主要是家族內的接觸傳染,尤其是孩童與照護者之間的重複感染。一般砂眼初次發作於學齡前孩童,發生明顯後遺症時則多為成年後。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分級,砂眼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急性期(TF):學齡前孩童的濾泡型結膜炎,尤其是在上眼瞼結膜可觀察到大型類淋巴濾泡。

二、嚴重炎症期(TI):結膜嚴重發炎導致結膜增厚且變的不透明,造成半數以上的結膜深層血管已經不能觀察到時。

三、結痂期(TS):嚴重發炎未治療或經過重複感染後,眼瞼結膜出現明顯結疤與纖維化,可伴隨乾眼症與淚囊炎的發生,症狀嚴重時可在角膜上方見到新生血管翳,及角膜周圍濾泡破裂後遺留的賀伯氏凹痕。

四、倒睫毛期(TT):結膜結疤導致眼皮內翻與倒睫毛。

五、角膜混濁期(CO):因為倒睫毛,進一步造成角膜受損、混濁、甚至失明。

砂眼的抗生素治療目前已經有很好的療效,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接觸患者,就能避免發生砂眼的後遺症。

 砂眼在台灣簡史發展可參考下列網頁: http://www.hwe.org.tw/award_winners_11_11.asp

砂眼的症狀可參考下列網頁: http://www.chlamydiae.com/restricted/docs/infections/trachoma_grading.asp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眼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