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 - (2008.06.05日本本州 北陸紀行之10 長野妻籠驛站)
2013/12/03 20:27
瀏覽87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妻籠宿  若淵集字
 
妻籠位在日本長野縣中部山口村,周圍被高一千公尺以上山脈所環繞、形如中藥杵臼底部地形的小村落。曾是德川時代宿驛制度中,歇泊率最高的宿場,如今則是日本傳統聚落保存典範。
 
第5天2008.06.05(星期四)
白樺湖觀光溫泉旅館
10:45 木曾路長野縣妻籠古街散策
12:09 午餐日式定食
14:06 歧阜縣惠那峽展望台
15:54 免稅店
17:00 下榻名古屋榮東急INN 
17:50 綠洲21水上宇宙船立體公園
宿名古屋榮東急INN 
 
第6天2008.06.06(星期五)
古屋榮東急INN
08:53 愛知縣熱田神宮
10:17 名古屋空港
13:00 搭長榮航空
14:49 (台灣時間)抵台灣桃園機場
 

妻籠宿地圖
 

妻籠停車場司機休息站
 

妻籠宿
是三百年前江戶時代的古驛站
 

寺下の町
為妻籠宿驛站的最初點
 

這裡是日本首條完整保留的古街景
 
妻籠名字的由來,因為『妻』的日文發音-tsuma,與『端』同音,有邊緣之地的意思。妻籠最特別的地方,是由許多小旅館集合而成的聚落,從400年前的江戶時代起,就編制成『宿驛』,受中央政府管理,是專門提供住宿的驛站,讓趕路的旅人在長達540公里的山路中,有一個歇腳住宿的地方。

過去江戶(東京)和京都間的來往途徑,有中山道和東海道兩條路線,其中,中山道又稱木曾路,妻籠宿即為有名的『木曾十一宿』中的第十宿,叱吒宿場近三百年。

沉寂許久後的妻籠,在專家學者及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妻籠宿最後得到政府補助,變成日本傳統聚落保存的先驅,也掀起日本各地保留傳統聚落風潮,也因為1998年長野縣舉辦冬季奧運,當地湧入大批觀光客,也帶動了當地的觀光風潮。
 

妻籠宿區分為四個區域
 
籠宿區分為四個區域:自江戶的高札場(KOSATSUBA)起為下町(SHIMOMACHI)、本陣(HONJIN)和脇本陣奧谷(WAKIHONJIN)所在的中町(NAKAMACHI)、枡形(MASUGATA甕城)附近的上町(KAMACHI)以及光德寺以南的寺下(TERASHITA)等。面積達1,245.4公頃的妻籠宿,自1968年起就受到保護,並在1976年被日本指定為「國家重要傳統建築保存區」。
 




中山道又稱木曾路
 
十七世紀初德川家康統一天下,首先著手的便是修整道路。以江戶(東京)為起點規劃了五條道路,並在各道路上設置了為讓旅人歇腳和運送貨物的驛站。中山道便是其中一條連接江戶和京都的主要道路。中山道原本寫作“中仙道”,因貫穿日本中部地區的山岳,後來改寫為“中山道”,但仍讀作中仙道(NAKASENDO)。
 

民宿松代屋
 
目前妻籠宿範圍內,仍有七、八家民宿及旅館,有些還按舊日稱呼喚作旅籠。有二百年歷史的旅籠松代屋,便是較受注目的一家,因為當年勝新太郎拍攝著名的《盲俠》系列電影時,便曾在妻籠宿及松代屋前取景,今日松代屋接待處前,還掛有當年拍攝時的劇照呢!
 

妻籠宿本陣入館料300円
 
「本陣」是日本封建時期的諸侯大名和其僕人使用的主要客棧。現在看到的「妻籠宿本陣」是當地著名文學家島崎藤村的外婆家。
 

脇本陣奧谷
 
「脇本陣」則是供大名城主的隊伍使用的次要客棧;「脇本陣奧谷」現存建築是1877年用珍貴的檜木精心建造,而「脇本陣奧谷」 更是被日本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脇本陣奧谷、妻籠宿本陣合併成為
南木曾町博物館
 
妻籠位處險山峻嶺圍繞的南木曾(中山道),而南木曾又是17~19世紀連結江戶(現在的東京)與京都的交通要道。所以妻籠成了是當時專門提供住宿的驛站。
 

明治天皇在1880年曾到訪妻籠宿
在脇本陣奧谷休息
 

脇本陣奧谷
 
妻籠的脇本陣奧谷、妻籠宿本陣及 熊谷家住宅等建築物已被列為日本的國家重要文化遺產。如今脇本陣奧谷、妻籠宿本陣兩地合稱「南木曾町博物館」,入內可以一睹江戶時代的「豪宅」是什麼模樣。
 

當地居民為保留老街建築共同制定了
「不出售、不租賃、不破壞」
的三大原則
 
妻籠自十九世紀末期的明治時代開始便沒有大變遷。來到上世紀中葉,當地人意識到保存舊東西的重要性,妻籠宿便在這情況下成為全日本第一個按原貌給保育下來的傳統村落,昔日的旅館有些仍營業至今,而在不能賣掉、租賃及破壞傳統建築物的大原則下,這些以兩層為主的舊房子,不少也變作售賣傳統和物的商鋪,配以主街上不能行車、電線被埋在地下的特色,充分保存數百年前的風貌。
 

枡形」是古時候幕府為了防禦敵人進攻
而將道路做成直角的彎曲
 




 臨濟宗妙心寺派的
光德禪寺
 
光德禪寺是妻籠古街上一座氣宇不凡的寺廟,它的寺院石牆建在高於普通住戶的台地之上,白牆環繞,古老的垂枝櫻樹,這一切,令人仿佛穿越時光隧道,回到那遙遠的年代。禪由中國傳入日本主要是在鎌倉時代。當時向日本傳入禪的有四十六傳(按:中國赴日、日本從中國求法而歸的傳禪者),然而留下法脈並形成流派的只有二十四個流派。在這二十四個流派中,除了曹洞宗的三派,其他皆屬臨濟禪系。在臨濟禪系之中,除了榮西禪師傳的黃龍派,其他都屬於楊歧派。遺憾的是,楊歧派的禪隨著時間的流逝,法燈也漸次熄滅,至今只有“應燈關”一派的禪法延續下來。

目前,日本的臨濟宗有15個大本山,宗派各以大本山的寺院名命名,例如妙心寺是臨濟宗妙心寺派、大德寺是臨濟宗大德寺派。

 


光德禪寺
 


光德寺院外忠魂碑
 


神主矢崎先生的庭園的樹木
是世世代代被撫育的大樹
被列入
長野縣天然紀念物
 



妻籠觀光案內所 (旅遊服務中心 )
 

妻籠觀光案內所目前有
慶祝日本端午節
五月人形展
 
曆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和柏餅。這天同時也是男孩節,人們祈禱家中的男孩健康成長,將來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日本的端午節據說是中國傳來的,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奈良時代開始節慶活動,家家門口都掛上艾草製的「艾人」和菖蒲。「菖蒲」的日語發音同「尚武」一樣,到了平安時代,端午節這天,日本宮廷舉行騎射活動驅除惡鬼,騎射活動很快成為日本民間的端午節活動。

到了江戶時代,五月五日被將軍幕府定為重要的節日,將軍的兒子出生時要升旗慶祝,據說這是五月五日成為男孩節的緣由。

此後武士家庭誕生兒子,為了慶祝「後繼有人」,就在家中擺設頭盔鎧甲。頭盔鎧甲是保命的護具,同時是武士精神的象徵,祁祝家中男孩子健康成長,日後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現今日本從端午節前一兩個星期開始,有男孩子的家庭就盡可能地高高掛起鯉魚旗,象徵著男孩子將來如同「鯉魚跳龍門」一樣能夠「立身出世」。

有的家庭擺設武士人偶「五月人形」:金太郎和鍾馗。金太郎是日本民間大名鼎鼎的傳說人物,他忠厚善良力氣大,是擅長騎馬和相撲的少年英雄;而一臉濃密鬍鬚橫眉立目的鍾馗人偶,也是起源於中國的「鍾馗打鬼」的故事,被日本人當作孩子的守護神。

 








從妻籠到馬籠約9.3公里的木曾路古道
 



尾又橋
 


上嵯峨屋
為日本指定的有形文化財 

建築於18世紀的「上嵯峨屋」是當時的平民旅館,為所謂「薪柴錢宿驛」。江戶時代平民旅行時自己帶乾米,到宿籠再以柴火燒水煮飯充飢,住宿費則含柴火錢這種宿籠簡單到只有大通鋪,而且不供應棉被,所有下榻遊客就這樣和衣就寢,醒了就繼續趕路。

 


旅館的旁邊就是馬廄
或澡堂供人馬休憩停泊
 


延命地藏堂
一說有一石板浮現地藏菩薩或說寒山拾得之像安置於此
 

延命地藏堂
 
 

附錄一 : 日本史傳統分期

(01)大和時代(Yamato period) ── 由公元四世紀初葉,至593年聖德太子攝政。

日本的古代國家──大和朝廷於公元四世紀時征服九州、本州大部,至公元五世紀統一了除東北以外的日本本土。

(02)飛鳥時代(Asuka period) ── 593年聖德太子攝政,推行改革,至710年從飛鳥藤原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為止。

(03)奈良時代(Nara period) ── 以平城京(今奈良)為京城的時代,從710年遷都時起,至794年遷都平安京(今京都)為止,是律令制全盛時期。

(04)平安時代(Heian period) ── 以平安京(今京都)為京城的時代,從794年遷都時起,貴族藤原氏專權,行攝關政治,至1185年源賴朝在鎌倉成立政所。

(05)鎌倉時代(Kamakura period) ── 1185年源賴朝獲得許可,派部下到各地當守護、地頭,實際上已控制了全國,1192年任征夷大將軍,設立鎌倉幕府,武家(武士)政治開始。至1333年鎌倉幕府倒台,政權交還天皇。

(06)南北朝時代(Nambokucho period, th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Courts)── 1333年建武中興之後,日本形成兩個皇統對峙的政治局面,至1392年南朝倒台,南北朝統一。

(07)室町時代(Muromachi period) ── 又稱足利時代(Ashikaga period),1392年南北朝統一,足利尊氏建立室町幕府,至1574年室町幕府結束。室町時代的末年,亦稱「戰國時代」。

(08)安土桃山時代(Azuchi-Momoyama period) ── 又稱織豐時代(Shokuho period),1574年織田信長推翻室町幕府後,至1598年豐臣秀吉死為止。織田信長居安土,豐臣秀吉居桃山,歷史上把這二人當權的時代名為「安土桃山時代」,簡稱「織豐時代」。

(09)江戶時代(Edo period) ── 又稱德川時代(Tokugawa period),1598年豐臣秀吉死,德川家康繼而統治日本,建立江戶幕府,至1868年。

(10)明治時代(Meiji period) ── 1868年(明治元年)至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

(11)大正時代(Taisho period) ── 1912年(大正元年)至1926年大正天皇去世。

(12)昭和時代(Showa period) ── 1926年(昭和元年)至1989年昭和天皇去世為止。其間又以1945年為界,分為前、後兩期。

(13)平成時代(Heisei period) ── 1989年(平成元年)日皇明仁登位至現在。   


附錄二 : 中山道木曾路說明圖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