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不少藍正龍演的電影,但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代表作,一部也沒有。至於安心亞,知道她是「全民大悶鍋」的固定搞笑班底,很可愛也很放得開,但是常被當作花瓶擺著,如此而已。
前幾天在回台灣的飛機上看了一部這兩位演員搭配一群熟悉的老牌台語演員所主演的國片「阿嬤的夢中情人」,隨著劇情的發展,安心亞一曲深情款款的台語老歌演唱,從年輕藍正龍的帥氣看老年龍劭華的深情,再從沈海蓉接回到可愛的安心亞,神韻與表情驚人的神似,穿插著廖峻澎澎令人噴飯的演技,整個老台語片時代的氛圍瀰漫著四周,讓原本安安靜靜坐在機艙裡看電影的我,差點變成淚人兒。
1950到1970的那個年代我沒有多少記憶,據說那是台語片、台語歌曲最風光的年代。後來,台灣流行的許多台語歌曲多翻自日本的歌曲,旋律中總是有夾雜著濃濃的東洋味,在我那熱血高中的年代,聽著聽著總覺得那是日本人的東西,少了一點台灣自己的特色,不喜歡那樣的感覺。
高中畢業後,有一次跟著爸媽參加旅遊團,在遊覽車上,父親在大家的簇擁下,點唱了一首「思慕的人」。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聽父親唱歌,我聽得很認真,沒想到一下子被那優美的旋律吸引住了,我發現原來台語歌竟如此迷人,一時之間被那動人的旋律感動了。那一次以後,我便瘋狂地迷戀著這首「思慕的人」。幾十年這麼過去,這首歌依然如此動聽!而更讓我傾心的是,原來,有許多人和我一樣迷戀著這首歌,還為它拍了電影,讓這美麗的旋律,可以繼續傳唱延續好幾個世代。
幾年前日本電影也出現一股懷舊風,佐賀的超級阿嬤、東京鐵塔、橫山家之味....其中最能引起台灣觀眾共鳴的,當屬橫掃日本奧斯卡12項大獎的「Always幸福的三丁目」了。在「阿嬤的夢中情人」裡,我似乎看見藍正龍飾演的劇作家正如那窩在三丁目,生活一團亂卻懷抱著文學家夢想的茶川龍之介,用他的筆讓我們乘著時光機器回到五十年前;而安心亞所飾演的那位一心想當上台語片女主角的外省女孩,一口彆扭的台語把紅玫瑰變成了紅面鬼,那不正是屬於台灣特有的,令人莞爾但卻又台味十足的不協調性嗎?劇中幾個角色的安排真實自然,戲謔中卻不失浪漫。
除此之外,我覺得「阿嬤的夢中情人」還帶著些許義大利電影「新天堂樂園」的懷舊後現代主義色彩,巧妙地把眷村和在地的台式電影文化串聯起來,成了劇中最能引起台灣的觀眾會心一笑的賣點,如果少了這個特有的台味巧思,原本香醇的咖啡味道就會變調了。
許多巧思,像精靈一樣不斷跳躍著,在電影裡穿插提供突如其來的趣味。
有一天,劉奇生騎上摩托車問蔣美月:「妳想去哪裡?」
蔣美月:「哪裡都可以,只要不上天堂。」
結果劉奇生載著蔣美月,一起到了北投的地獄谷。
多麼有趣又另類的思維!正如同我對藍正龍、安心亞完全放開來的演技,從此刮目相看。
撇開「大尾鱸鰻」那種朱延平式的無厘頭電影風格不談,過去的年代,台式文化所謂的懷舊,經常在「天涯淪落人」、「心事誰人知」的泥淖中打滾。但是這些年來,台灣在地的文化正悄悄地起了化學變化,而這當中,用電影講故事的人嗅覺最為靈敏。當人們開始逐漸走出那個悲情窠臼,「阿嬤的夢中情人」所散播出來的那一股清新溫暖,恰好和過去我們所熟悉的那群喜歡一鏡到底,讓演員們老愛對著天空自言自語的侯孝賢們,做出了區隔,也似乎象徵著那個悲情的世代,正逐步走入歷史。
聽說當初這電影上檔時,運氣不太好遇上好萊塢大片夾殺,票房有些慘淡,可惜了。我超喜歡這部電影,很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8樓.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2013/12/09 08:56
沒看電影 光聽那個 "思慕的人" 就已經催心肝了 , 更何況 兩個年輕人真是可愛. 最近有看到電視台的預告片, 有黑樓的好評, 那是非看不可了.
看了半天影片 再來寫回應, 果然就說是時間過久被踢出去了. 還好有學到 Z字特攻隊 , 真救回來了 . 雙重開心啊 .
啊,果然被你遇上了UDN會吃文字的虎姑婆,盹姐現學現賣,救回來文字的感覺很棒吧?呵呵
阿嬤的夢中情人電視開始播放好幾天了,這個周末才又看了一次,還是很喜歡,不要錯過了,真的好看。 【Hey Ho】 於 2013/12/09 10:30回覆 - 17樓. 荻宜:一代宗師劉雲樵2013/09/05 21:09糾纏
光聽你說這些樂器,就覺得手、腳要忙不過來了,嘴巴要吹,手要彈,腳要打拍子.....【Hey Ho】 於 2013/10/19 00:20回覆
- 16樓. 向陽春2013/09/05 18:10彷彿像昨天剛過的鮮明記憶一般
黑吼又讓我掉進半個多世紀前的時光隧道裡…。
談到這首「思慕的人」是在我還沒上小學時,就在「啦即歐」邊常聽到的歌,還有「淡水暮色」、「舊情綿綿」…。
這些歌伴我過童年,歌詞沒有認真去記,只覺得音樂旋律很好聽。半個世紀過去,已經忘掉許多的前塵往事,一旦看到、聽到、想到、談論到這些歌,彷彿像昨天剛過的鮮明記憶一般。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向陽兄算起來和我是老同鄉,咱們的童年記憶或許有一大部分有重疊呢。
【Hey Ho】 於 2013/09/05 19:20回覆
今天回三重和父母聊起過去的時光,才驚覺有好多人事已非,孩童時期玩過的角落一個一個都改建成高樓大廈了,剩下的只有讓人懷念的老歌了。 - 15樓. 荻宜:一代宗師劉雲樵2013/09/03 19:27唱歌與彈琴真快樂
我有兩台古箏:十六弦和二十一弦,十四五歲住鄉下,十里八村沒一台鋼琴,但住地聖母院卻有一台,修女教人鋼琴,我因每天補習到傍晚五六點,數學很爛,沒敢向父親開口想學鋼琴,但心裡很抱憾(常偷溜到老師辦公室彈風琴),直到二十一歲做電視編劇,辦公廳的鋼琴才一圓習琴之夢.但鋼琴昂貴,體型大.不過想起十九歲時,朋友借來一台古箏教我練,兩天就給拿回去了,那台古箏真把我迷住了,生活定下來就開始學了!
彈琴和唱歌是很快樂的事,每彈完一趟像洗三溫暖般舒暢,旋律真是令人快樂!
真是太厲害了,拍拍手!沒想到荻宜經歷過這麼豐富的人生!難怪你寫的小說一篇接著一篇,源源不斷。真是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請受我一拜!
那,可不可以有這榮幸讓我們見識一下荻宜演奏古箏的風采呢?呵呵 【Hey Ho】 於 2013/09/03 23:26回覆 - 14樓. 沙漠之花2013/09/02 08:09
這部片子也是讓我看得又哭又笑!
比一些無厘頭的搞笑台語片有趣又有內容~
哇,你也有同感喔,電影拍得真是不錯,對吧?
【Hey Ho】 於 2013/09/02 10:32回覆
看見電影裡好多小時候就認識的老牌演員,真有一種親切感。 - 13樓. 荻宜:一代宗師劉雲樵2013/09/01 19:21杯具?悲劇?杯具?哈哈哈哈!
不是杯具,是寢具.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12樓. 荻宜:一代宗師劉雲樵2013/09/01 19:09台語歌讚
我以前不覺台語歌讚,直到最近一兩年,古箏常彈古典的我,開始彈早期的台灣民謠.台語歌,發覺旋律真的好美.像[思慕的人]我手中沒這譜,看您這文時,我哼了一下,台語歌的旋律優美,尤其作曲家善用節拍,像[思慕的人]它開頭用半拍.一拍.半拍的結奏(曲子中有多次出現連貫半拍.一拍.半拍)所以旋轉特顯幽雅好聽.像您留洋的知識份子會讚賞台語歌旋律的美好,真讓人感動呢!
春風夢露.南都夜曲很棒.而古箏彈國語老歌,也非常好聽!
荻宜會彈古箏,真是厲害。我呀,十 八般武藝沒一樣會,只能站在一旁當啦啦隊,幫人拍手叫好的份。正因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才能,看到別人和樂器可以融為一體,享受音樂的樂趣,心裡很羨慕呢。
【Hey Ho】 於 2013/09/01 21:27回覆
以前當學生時比較崇洋,總以為跟著別人迷西洋音樂才是流行,隨著年紀增長,越來才越發覺,原來自己生長的地方的歌曲,聽起來格外的有感情,旋律聽起來更是有著母親的味道。 - 11樓. 看雲2013/09/01 12:59
阿嬤 …… 眷村女孩
可怕!沒想到當年的「眷村女孩」已經那麼老了
在米國,我們這一代叫baby boomer,即使已經邁入阿嬤級
- 10樓. 麵包琴人2013/09/01 01:07
點歌!
請Hey Ho學長唱「思慕的人」給偶們聽!!!
點歌?那有甚麼問題,不過,我先聲明嚴禁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孕婦、幼兒或脾氣暴躁者入場,以免發生暴動.....
不過這樣的條件下,還剩下多少人可以聽啊?【Hey Ho】 於 2013/09/01 02:14回覆
- 9樓.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2013/08/31 08:33
我還沒看,但看過影評介紹,大概就如你說的,叫好但不叫座--
我的工作其實也需要看大量的影片,現在經過你的好評,那一定
會去看啦:)
我是依我個人喜好感覺寫的,看過不少類型的懷舊電影,我發現懷舊故事還是以溫馨路線最討喜。「Always 幸福的三丁目」當初一上檔,欲罷不能,還拍了續集呢。
電影畢竟還是通俗藝術,像侯孝賢、蔡明亮個人色彩強烈的懷舊電影風格,觀眾通常需要一點鑑賞熱情和領悟力,要不然中途都要打起瞌睡或離席了。 【Hey Ho】 於 2013/08/31 10:5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