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磯市政府,依舊殘存著些許西班牙殖民風
在地圖上,一共有27條高速公路從洛杉磯市經過,密度之高居美國之冠,由於幅員廣闊,加上前任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的不善經營,加州財政真的差點被這位魔鬼州長給「終結」,地方政府可能礙於撙節政策,以至於洛杉磯大眾運輸網路一直無法像紐約市遍及各行政區,住在郊區的人們就必須高度仰賴汽車進出,因此每一戶家庭至少都擁有兩、三部車以上。
車輛一多,凡走過必塞無疑,每到上下班時間,市中心所有車輛幾乎傾巢而出,GPS、Google Maps上所有出城、進城的交通要道全部閃爍著「嚴重壅塞」的紅色警戒,讓洛杉磯成了不折不扣的「塞車之都」,尖峰時段簡直寸步難行。
剛下飛機,走出洛杉磯機場辦完了租車手續,車子才一開上高速公路便馬上寸步難行。「自駕出遊」的安排,在朋友的建議下趕緊將每日出發時間往後延,避開尖峰時段,以免在車陣中浪費不必要的等待。這一個適時的調整果然見效,讓我後面的洛杉磯自助之旅都可以在預期的精準中順利達成。少了塞車之苦,帶著愉悅的心情對這個城市做了一番徹底的巡禮,也就更能發現這個城市之美。
洛杉磯從十八世紀開始便受到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後來又曾經隸屬於墨西哥,所以市區內早期發展的地區,還可以見到很濃厚的西班牙風格。近年來則是因為石化工業、科技、航太工業,以及文化娛樂事業在此集結,讓洛杉磯逐漸蛻變成了一個高度發展的世界級大都會。另一方面,加州這牛奶與蜜的應許之地,不斷吸引世界各地外來的族裔到洛杉磯落地生根,人文薈萃之下更演化出洛杉磯多元的文化特色。
蘇格蘭著名的生物學家、社會學家和城市規劃師派翠克格迪斯爵士在「進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一書中說過:城市一旦發展,就不再像墨跡油漬那樣四處蔓延,它們會像花兒那樣呈星狀開放,在金色的光芒間交替著綠葉。洛杉磯正是這句話的最佳寫照,這個城市裡許多相同的元素碰在一起,開始發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然後在不同角落,不同特色的文化像花兒一朵一朵綻放開來,慢慢地成就了這個城市迷人的風情。
十天的自助旅行,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去認識洛杉磯,見識到這個大城市迷人的魅力。我也明白,每一個城市都存在亮點與汙點,洛杉磯亦復如此,這個城市曾經被族群問題重重的傷害過,許多隱憂依然存在著,但是人們並沒有因此互相憎恨或彼此詛咒。我觀察到不同族裔的人們都在試圖去彌平那個傷口,就在他們各自的崗位上,沒有為什麼,因為要建構一個偉大而且美麗的城市,彼此都要學著接納與包容!
當這個城市的人們正在用智慧創造文明時,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台北加油吧!
↑ 當地人稱之為Highway Hell的尖峰時段路況,是開車族的夢靨
↑ 蜿蜒的巨龍,塞滿一望無際的車陣
↑ 遠眺洛杉磯市區
↑ 華燈初上的洛杉磯市中心
↑ 洛杉磯湖人隊大本營Staples Center
↑ 上班時間,動彈不得的Wilshire大道
↑ 還好有建築彩繪藝術相隨,讓開車族可以解解悶
↑ 玻璃帷幕的摩天大樓構築成都市叢林
↑ 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 The Broad
↑ 在The Broad前面排隊準備進場參觀的人龍
↑ 蜂巢式的建築,自成一格
↑ 2015年9月The Broad正式開幕,免費開放進場
↑ 洛城法網,高等法院大門
↑ 和The Broad一街之隔的迪士尼音樂廳
↑ 音樂廳由迪士尼遺孀Lillian Disney捐贈給洛杉磯市政府
↑ 前衛的造型,引人側目
↑ 每一個角度看出去都是風景
↑ 不鏽鋼金屬的外牆,非常醒目
↑ 手中照相機就是停不下來
↑ 設計者Frank Gehry在屋頂設計了一朵大玫瑰獻給喜歡玫瑰的Lilly
↑ 大門的金屬面板,入夜以後字體會搭配光線變換不同色彩
↑ 不鏽鋼鏡面屋頂,讓附近住戶飽受強烈反光之苦
↑ 空中花園成了新人結婚的場地
↑ 強烈反光形成熱聚效應,讓音樂廳空調成本居高不下
↑ 反光與高熱,迫使設計者在亮面上採磨皮處理以降低光害
↑ 對街正在錄製「美國好聲音(The Voice)」的洛杉磯音樂中心
↑ 音樂中心戶外噴泉
↑ 街頭即興表演 x 1
↑ 街頭即興表演 x 2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7樓. 鈴聲(老老)2015/11/04 00:52LA的高速公路,證明了
自由是有限度的。車子一多,交通一定會惡化,這狀況在許多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越南、印尼都已經不是新聞,有的國家還會用車牌號碼來限制單雙日進城的車子。如果把同樣的規定搬到美國,所有的開車族會跳起來。
【Hey Ho】 於 2015/11/04 03:12回覆
LA公路系統很發達,但是對不開車的上班族來說,大眾捷運系統相對的很不方便,光這一點在紐約市區就顯得方便許多,正因為紐約市的地鐵四通八達,許多人寧願搭地鐵上下班,在交通上多少有一些平衡作用。 - 6樓. 台北音像店2015/10/14 19:08
磅礡兩字可以用來形容LA高速公路上的車陣。
【Hey Ho】 於 2015/10/14 20:13回覆 - 5樓. 文達2015/10/14 09:45城市真是永恆的亮點
L A 真是個大城~氣候又好, 跟台灣差不多, 四季如春......
從舊金山開車到洛杉磯,要六個鐘頭~就像台北到高雄~~
凡是要到拉斯維加賭城,或是要到長灘的碼頭搭乘郵輪......
甚至於送親人到UCLA上大學,或逛小台北以及中國城~~
上超級迷人的比佛利山莊,和進尋夢的園地環球影城等等......
在在都是.. 讓人難以忘懷~和永恆都是 亮點 的 洛杉磯 ^!^
年輕的時候曾經到過加州一遊,當時我就領教過加州的太陽,尤其是日正當中的時候,曬到皮膚會有刺痛的感覺,真的只能用「毒辣」兩字形容。
這幾年洛杉磯乾旱嚴重,逼得大家要節約用水,早期民歌「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說對了一半,因為氣候變遷,下一句 it pours, man, it pours. 大概經很少發生了! 【Hey Ho】 於 2015/10/14 20:25回覆 - 4樓. 李四2015/10/13 21:16
Frank Gehry風格強烈,一看就知道是他的設計,不過這個迪士尼中心跟西班牙Bilbao的古根漢美術館與德國Vitra設計博物館也實在太像了。
這麼有名的建築設計師居然沒有考慮到加州陽光的問題,真是令人驚訝呀!
同感,古根漢讓Frank Gehry一炮而紅,Disney Concert Hall乍看之下確實有如古根漢的複製品,也許Frank Gehry想把這樣的風格變成自己的Signature?
我看過一個報導,當初Disney Concert Hall落成沒多久就開始接到附近居民關於光害的抱怨,專家也注意到外牆原始的鏡面設計所產生的反光,恐怕會造成行駛中的汽車駕駛人產生短暫視盲的風險。
另外他們也曾經在Disney Concert Hall附近測到高達攝氏60度的高溫,Frank Gehry自己就住在Santa Monica附近,理當對加州太陽的敏銳度要特別高的說。 【Hey Ho】 於 2015/10/13 21:53回覆 - 3樓. Apple *2015/10/13 10:09LA
我剛來美國時第一站就是洛杉磯.
後來也只回訪過五, 六次吧.
沒去過幾個地方玩.
原來它有這麼多有趣的亮點.
謝謝你的分享.
Apple
我對LA的印象也是一直停留在1992年那場種族騷亂,還好這次停留時間夠久,邊走邊計劃下一個行程,有狀況立刻就改,所以節省不少搜索的時間,此外台灣做的GPS,地圖資料很精確,一路上幫了很多忙。
【Hey Ho】 於 2015/10/13 20:18回覆 - 2樓. 莫大小說2015/10/13 08:12有到venece beach 一 遊嗎?
Yes, I did!!
【Hey Ho】 於 2015/10/13 20:13回覆
海邊去了Santa Monica, Malibu, Venice Beach 照了許多照片還在整理中,後面還有一拖拉.... - 1樓. 沙漠之花2015/10/13 07:58真的,在LA開車需要高EQ~
還好,我只有第一天抵達LAX租完車後,在高速公路上被塞了一次,後來就很小心地避開上下班時段,後面幾天就都很順利了。
【Hey Ho】 於 2015/10/13 20:05回覆
很難想像生活在LA的上班族,天天這麼塞很難過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