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抽象 abstract
2010/01/18 22:36
瀏覽421
迴響0
推薦9
引用0
教育部的成語典理是這樣寫的...對不起! 找不到符合的成語!
意思就是目前還沒這兩個字的解釋。
用最客觀的一般感覺來說抽象就是~"看不懂的、異於一般型態、沒有固定邏輯的..."
其實這樣的解釋就是個很好的抽像範例,因為仍然不清楚...
我眼裡的抽象其實沒那麼的複雜~ 需要耐心、需要思考、需要空白填補就是抽像!!
在套用到所有被冠上抽像兩個字的一切,例如面對康定斯基的"構成第四號(戰爭)"是抽象畫,需要的是"耐心"的願意多花點時間看,"思考"他這幅畫之所以不同於梵谷的向日葵或畢卡索的格爾尼卡背後的所有,並且在保留空白處填入自己期待的對白...如此抽象畫就有了靈魂,不會再是原來的抽象。
相反的~米勒的"拾穗"是否就因為寫實的程度普及到連小朋友都看得出來畫的內容而顯得易懂、淺顯呢?其實這倒是未必。反而因為寫實的成品在完成的同時已經填滿了意境,反而少了彈性可以與主體以外的客體溝通的橋梁,反而可惜。
拋棄法律世界裡面的所有抽像相關~其實我是偏愛抽像的,這與個人智慧無關,而是抽像預先保留的空間可以讓我邏輯思考有活躍的地方,在抽像世界裡恣意奔放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