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底開始的加班生活,至今依舊持續中,不得不暫停部落格的更新,但西雅圖華埠/國際區
MoLiYo早上去辦事情,稍後跟我會合,參加「陸榮昌亞洲博物館」的「歷史沉憶之旅」(Historic Immersion Tour)行程。我先去博物館,打算買好票之後,就跟Dave去吃午飯。聽到服務人員說,博物館也有舞龍舞獅表演,我們便決定留下來。好一陣子沒來,博物館又多了不少新項目,例如這塊說明板以詳細的圖像和文字,敘述陸榮昌短暫卻精采的一生;還有周少平的廣東大戲戲服,細緻華麗。
博物館有數項特展:「往事依舊存在」(Still Present Pasts)探討因1950年的韓戰而移民到美國的韓人之記憶傷痕。左圖的作品「我們的拼圖」讓參觀者共同參與,以文字、圖畫表達於拼板上,發抒對戰爭、貧窮、分離所帶來的記憶、印象或感受。另一項展覽「持續中的航行」(The Voyage Continues)則說明夏威夷原住民遷居到美國西北部,如何融入當地社群,並豐富了本地的文化。
舞獅在一長串的鞭炮聲中,從博物館門口展開精采的表演,接著進入博物館,穿梭於各個展示廳。
大人或小孩紛紛拿出小鈔,舞獅就會搖頭晃腦地走過來,「吃」掉小鈔。獅俑更不時和小朋友擊掌玩 High Five,讓小朋友樂不可支。我的洋親戚 Dave今天才知道,這20分鐘的舞獅,可換了好幾組的人員,否則誰有體力能撐完全場?
午飯過後,我和MoLiYo碰頭,到博物館參加「歷史沉憶之旅」,也就是參觀博物館所在的「東均益大廈」(East Kong Yick Building)。在1910年,170位華僑集資以「均益投資公司」之名,興建這座四層大廈,隨即成為地標,讓西雅圖的「新華埠」就此誕生。就連西雅圖第一位華僑陳程學(Chin Chun Hock),也將自己的「華昌公司」(Wa Chong),從「拓荒者廣場」(Pioneer Square)的舊華埠遷到這裡。
「歷史沉憶之旅」讓我們得以參觀未開放的大廈內部。第一站即是博物館隔壁的「益豐號」(Yick Fung Co)。「益豐號」於1910年創業,專營進口,供應華埠的餐廳各式醬料、香料、筷箸和亞洲食品,直至2008年2月底才結束營業,並把商店的用品捐出,成為博物館的資產,讓華埠老字號的商店風貌得以忠實呈現並永久收藏。中圖電視機螢幕出現的,即為商號的主人(Jimmy Mar)。
華埠餐廳廚師總是堅持要看到貨品才肯購買,因此「益豐號」有許多的瓶瓶罐罐,滿足顧客的需求。「益豐號」還代理舍路(西雅圖當時的名稱)到香港的船票。一張紙就可以列出全年度的船期,錯過了這一班,可得等上一個月,才能搭乘下一班船。
我們在說明員的引導下,到「東均益大廈」二樓。這層樓當年是單房公寓(one-room apartment)。從這裡看「陸榮昌亞洲博物館」,別有一番趣味。更特別的,是可看到博物館的建築師在更新這棟百年建築的同時,仍保存相當數量的原始材料,例如天井週遭的木牆。
「東均益大廈」的三、四樓,當年是旅館,旅館櫃檯在二樓。因為價錢低廉,是亞太移民到西雅圖的下榻首選之處。
這房間除了昔日的傢俱,還有一架電視和一張嵌著螢幕的桌子,放映菲律賓移民的故事。1920年代,在西雅圖居住的菲律賓移民,平時在農田工作,夏天則到阿拉斯加的鮭魚罐頭工廠工作。美國人把這些在阿拉斯加鮭魚罐頭廠工作的菲律賓移民稱作Alaskeros(也就是「阿拉斯加」Alaska 和「菲律賓人」Filipino的複合字)。因為工作環境的惡劣,1933年,第一個由菲律賓移民主導的罐頭勞工工會於西雅圖組成,才讓情況有所好轉。直到如今,菲裔族群仍是阿拉斯加最大的亞裔社群。
這房間放置了一架骨董相機。解說員提到:當年西雅圖的日裔移民想要成家,便拍照寄回日本,透過媒妁之言,找到對象。這些日本新娘僅憑數張照片,便決定終身,遠渡重洋來到異鄉,因此被稱為「照片新娘」(picture bride)。右圖的皮箱裡,鑲有螢幕播放錄影帶,讓「照片新娘」現身說法。
四樓有一個公共竈房,在逢年過節的聚會中,竈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博物館特地利用多媒體聲光效果,讓炒菜的過程,呈現在炒菜鍋裡,不僅能看到華人的食材(如豬腳),還可聽到炒菜的聲音。大家都對這個炒菜鍋很有興趣,圍繞在鍋邊,熱烈討論。
竈房緊鄰的,就是宗親會(Family Association)使用的會堂(Association Hall)。數個宗親會在三樓設立辦公處。這個美麗的木雕神桌,昔日用於祭祀。百年歷史的錫製天花板,禁不起拆裝的過程,讓建築工程公司費盡心思,才能在保存古蹟的同時,還能合乎建築法規。
解說員指著牆上的兩幅畫像,詢問大家。我當然是唯一答對的--因為其他人都是老外,自然不識畫中人。國父
我們結束參觀,出口正是「駱家輝州長圖書館」。駱家輝(Gary Locke)如今已獲歐巴瑪總統提名為商業部長(Secretary of Commerce),並獲國會通過,於3月25日宣誓上任。這位「華人之光」未來在美國政壇的發展,令人充滿了期待。
「歷史沉憶之旅」讓我看到「陸榮昌亞洲博物館」致力於利用當今的建築技術來保存百年的古蹟,讓建築的新舊元素交融,醞釀出獨特風格;同時利用先進的多媒體科技,來記錄文化的遺跡。不但讓我上了華埠歷史的一課,更讓我深深體會到,只要用心和努力,百年古蹟也能變成最炫麗的建築。【值得一提的是:「陸榮昌亞洲博物館」的建築師 Rick Sundberg 所屬的 OSKA 事務所,甫獲美國建築師協會的最高榮譽獎「2009年最佳建築師事務所」(Architecture Firm Award),得過此獎的包括貝聿銘的建築事務所。而「陸榮昌亞洲博物館」如今也成為這位建築師最喜歡的代表作之一。】
「歷史沉憶之旅」每天有兩場,可於「陸榮昌亞洲博物館」櫃檯購票,不接受預約;按這裡可閱讀購票資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0樓. iD 設計旅人 . . .2009/03/31 14:54SP
真是不錯的文章 讓人細想許多事
天井有採光和通風的優點 不過雨與雪入室就是麻煩 所以加蓋的措施
對西方的建築師而言,天井是很有趣的設計,尤其在百年之前就存在。天井週遭的住戶,透過窗戶即可彼此交談,聯絡情感。這種社區網絡建立方式,也是西方國家看不到的亞洲文化特色。
珍妮曾在西雅圖 於 2009/04/02 12:28回覆 - 9樓. Catlike Cathy(文字遇)2009/03/31 10:43好久不見~
這博物館在你的筆下生輝,
就彷彿帶我們身歷其境了一回,
謝謝分享!
- 8樓. 60年前後,天上人間,中華民國魂回來了2009/03/22 19:46不知是真是假
不知是真是假,多年前曾經流傳一件事,
西雅圖的中國城,其實是多年前中國人在美國,
最古老的堂口所在地,控制全美華人的幫派老大
在此也顺提一下!
I Color 色 計我沒聽過這件事。不過你的資訊,讓西雅圖的華埠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下次有機會,我會幫你問問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珍妮曾在西雅圖 於 2009/03/23 13:07回覆 - 7樓. Monkeyboy2009/03/20 13:48懷舊之旅
看到保存文物的用心,很令猴兒感動,謝謝詳盡的分享。
睡美猴到此夢遊...ZZZ...
- 6樓. 懶豬2009/03/18 19:27西雅圖華埠的百年建築懷舊之旅
無意間google到你的網誌...
自己之前也在西雅圖待過一段時間,看完後突然好想西雅圖喔~!雖然說台灣也不賴....但是人文氣息好像沒有西雅圖重...
sigh...學生的生活總是比較優閒嘛 XD下次回去也想來一趟Historic Immersion Tour...
感謝您光臨我的部落格,也很高興我的部落格,能讓你憶起在西雅圖當學生的美好時光--看來你的學校生活,一定有趣又難忘。
有機會回來看看西雅圖,你會發現西雅圖多了很多有趣的地方,當然華埠更是增添不少新景點,儘管台灣的小吃仍是西雅圖無法能取代的囉...
珍妮曾在西雅圖 於 2009/03/20 12:08回覆 - 5樓. 中等生2009/03/18 14:04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人把博物館系統整理得這麼好, 真值得我們學習
我也覺得這個博物館設計的很棒,利用現代的建築科技,珍藏百年古蹟。
建築師固然是最大功臣,不過博物館的主導者,若沒有如此的遠見,也許今天我們看不到這麼棒的博物館。
珍妮曾在西雅圖 於 2009/03/20 12:01回覆 - 4樓. 古 月2009/03/18 07:37是啊~
冬眠這麼久
我們只好在妳的前文中
懷舊
不過一樣美好
- 3樓. 牛仔3號2009/03/15 23:31正在念妳
看舞獅舞龍也是小孩在春節的最大樂趣
今年春節有個"獅兄"被我看到邊舞邊打哈欠
真的是體力戰紅包...
那方長----桌有夠氣派!
感謝牛仔3號!
加班時間長,屬於自己的時間變得很零碎。能寫完這篇文章,我自己也很高興。
你看到的打呵欠「獅兄」,不知有沒有打瞌睡...
Thanks again!
珍妮曾在西雅圖 於 2009/03/16 13:12回覆 - 2樓. ggcrab 紐西蘭旅遊2009/03/13 08:51看熱鬧
long time no see, 一來就是最熱鬧的舞龍舞獅欸!
丁丁向晚急還稀,啄盡庭槐未肯歸,終日為君除蠹害,莫嗔無事不頻飛。
朱慶餘:啄木鳥 - 1樓. blue phoenix 從影后裡的渣男看女明星的愛情婚姻2009/03/13 07:45這位小姐
快三個月才發文
妳這懷舊之旅
難不成還真三個月才走完啊
blue phoe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