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有段錄影,畫面凌亂,或不管什麼原因,你希望特寫其中一個來回走動的目標,以便聚焦;如果目標是個人,把畫框改成直立(portrait),可能是個好主意,這是本文主題背景。而特寫走動目標,就會產生跟拍效果。(示範影片側錄自中視氣象,因為播報員會在畫面中來回走動😁)
我知道捨得花些銀兩,比較專業的影片剪輯軟體可以提供這類功能。但敝人毫不專業,只是偶而剪一兩支短片,買專業版難免肉痛,但一般免費軟體卻又找不到。最近看油管偶然發現,蘋果的 iMovie 有個 Ken Burns 功能,稍加變化可以達到模擬連續跟拍的效果;同時可以將橫幅(landscape)改為直立(portrait),雖然有些隱晦,而且最後還需要外部軟體幫忙。
iMovie 本身免費,當然得有 Apple 機器才能跑。我家老麥克居然還跑得動,一試之下果然靈光。因為方法有點迂迴,為免將來當真要用卻忘光,在此做個筆記。先釐清基本概念,再拿短片做示範。
Ken Burns 是一位美國製片人,在軟體中則指他發明的剪輯技巧。起初用在靜態圖片,如一幅畫或地圖,為使影片有動感,令鏡頭在圖紙上平移或拉遠挪近。平價或免費軟體若有 Ken Burns,大抵只適用圖片; iMovie 則連影片也可以 Ken Burns,不過只提供單一方向,起點到終點間等速移動。據聞有些高貴剪輯軟體,可以設定連續路徑,其實正是切合所需,只是覺得偶一為之,沒必要花錢罷了。
有所謂「動態追蹤(Motion Tracking)」,理論上也可以適用。但實際操作,發現學習(我)訓練(軟體)都要費工夫,並不是東西丟進去就有結果。那天改行當 YouTuber 再說唄。
不知從那個版本開始(懶得查,反正免費,需要就直接更新), iMovie 的 Ken Burns 增加一個「交換開始和結束區域」按鈕,使得鄰接片段無縫接軌,不需要小心翼翼調整以避免銜接處發生跳動。換句話說,將前片段的「開始」和「結束」影格複製到後片段,然後在後片段「交換開始和結束區域」,其「開始」影格與和前片段的「結束」影格就此重疊。後續片段依此類推,反覆操作則形成高貴剪輯軟體的所謂連續路徑,只是手續較為瑣碎繁複。
iMovie 的 Ken Burns 附帶向左向右旋轉功能,也就順便可以將影格改成直立(portrait)。可惜的是,最後輸出仍然是橫幅(landscape),只是內容呈90度而已(後面範例可以看到),因此要靠外部軟體轉正。 Apple 玩家說 Quick Time Player 可以做這件事,然而實際操作速度奇慢,不如搬回 Windows 跑格式工廠來得快。也許我的麥克真的老了😓。
第一步當然要「輸入媒體」
選擇剪輯對象
由左上瀏覽器,拉進下方時間列
游標在時間列左右移動,可以快速預覽影片
切割場景,為 Ken Burns 做準備
利用「分割剪輯片段(⌘B)」,細分場景。Ken Burns 設有「開始」和「結束」影格,大小可以不同,但只有一個方向,且在此方向上等速移動。
- 目標是儘可能讓人物落在影格中央,至少不要跑出格外
- 不同方向必須視為不同場景
- 原地停留應視為獨立場景(改用「裁切以填充」模式,等於 Ken Burns 的「開始」和「結束」重疊)
- 同方向不同移動速度,若有脫格可能,應再細分
- 若非原地停留場景,應注意「開始」和「結束」的時機,使鏡頭移動速度與目標相當。
由場景變化(scene change,即畫面不連續)後的第一個片段開始,設定 Ken Burns 的「開始」和「結束」影格。先選擇「裁切」功能。詳細步驟見「在 Mac 上的 iMovie 中加入 Ken Burns 效果」。
進入「裁切」功能,有三種模式
由於 Ken Burns 的「開始」和「結束」影格僅支援橫幅(landscape),若要得到直立(portrait)輸出,必須先將剪輯片段旋轉90度。參考「在 Mac 上的 iMovie 中旋轉剪輯片段」。
「裁切以填充」適合不移動目標
為求簡單,裁切部份的「影格」是預設大小,但可以調整,譬如說,縮小到只有人物,把字幕排除掉。不過「影格」只能成比例調整,不能變形,例如改成正方形。
再按「裁切」按鈕,在時間列移動游標可看到成果,須留意目標是否都在框內
原片段選擇「編輯」>「拷貝」(⌘C),複製所有內容
參見「在剪輯片段間拷貝效果」
選擇次一片段,並選擇「修改」>「貼上調整內容」,再從子選單中選擇「裁切」(⌥⌘R),則僅貼上原片段中的影格。
改選 Ken Burns ,則出現「開始」和「結束」影格
選擇「結束」影格,調整其位置大小
將「裁切」內容複製到下一片段(⌘C + ⌥⌘R),此時「開始」和「結束」影格仍然和上一片段相同,按「交換開始和結束區域」使其「開始」影格和上一片段的「結束」影格重疊。
接著可以調整「結束」影格的位置大小
但目標在此會停留一段時間,故改為「裁切以填充」
等她在下一片段開始移動,再改回 Ken Burns
所有片段都完成,就可以存檔
按一下分享按鈕 (主畫面右上角),選擇「輸出檔案」
「解析度」儘可能高,「品質」選「最佳 (ProRes)」,「壓縮」選「較佳品質」
因為還要再處理,希望儘量維持影像品質,但檔案會超肥
輸入檔名,按「儲存」,就靜候完成通知了
看看成果
仍然橫幅躺平
搬到 Windows,跑格式工廠
參數視需要調整, H265 + 480p + 384k 是我的選擇
重點要向右旋轉!
轉檔完畢的最終成果如下
00:17 向左移動, 00:51 向右移動
當然,如果目標不是人,而是汽車寵物之類,就沒有必要直立,所有左右旋轉的步驟都可以省略。這樣的話, iMovie 所儲存就是最終成品,解析度、品質、壓縮等等,用預設值就好了。
下面是掐掉字幕的版本,用格式工廠做的,裁切比例彈性較大。如前所述, iMovie 「裁切」功能的比例固定,若要直接處理,影格會小得多,「出血」機會大,須自行斟酌。
00:17 向左移動, 00:51 向右移動
2023.3.19 更新
收到 YouYuber Michael Kinney 的新影片,看起來這件事可以省點麻煩了。iMovie 多了個「新增 App 預覽」功能,能夠直接編輯、輸出直立影片,不必左右旋轉,也免得編修時一直歪著脖子😅。只有一點很重要,務必牢記,便是:「專案中第一段影片一定要直立」。如果編輯對象不是直立,就先塞一段直立影片,事後再刪除即可。
新專案選擇「新增 App 預覽」
新功能多個解說畫面,跳過即可
第一段影片一定要直立,先隨便塞一支
真正要編輯的影片,會自動裁切成直立
也可以執行 Ken Burns
後面的動作幾乎一樣,但直接輸出直立影片,不必再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