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碉堡
近日遊覽了英國愛丁堡的城堡、溫莎城堡及克羅埃西亞的札達爾(Zadar),杜布羅尼克古城(Dubrovnik)等。又在魁北克遇見聖勞倫斯河畔居高臨下的一整排古炮,或許是模擬昔日英、法兩軍爭奪殖民地的陣勢。讓我突然想起,故鄉環著海岸線建立的雄偉碉堡,有的碩大無比,有的極為險要,可以想見當年駐軍構築工事的辛勞、汗水與智慧。但在海浪無情日夜沖刷下,若無法適度維護,可能在海水長久侵蝕下潰散敗壞。因此,似可將碉堡建設成一處「碉堡園區」,供後人憑弔。要特別強調的,建立「碉堡園區」,絕不是讚揚或歌頌戰爭,著眼點在保存歷史遺跡。
來說拜訪的城堡,先從札達爾說起,這裡瀕臨亞得里亞海,是歷史悠久古蹟豐富的古城。近來更以海邊的海風琴聞名,成了遊客前往遊覽的城市。我四處閒逛,走上了一段城牆,城牆不高,但仍可極目遠眺城市風景。讓人印象深刻的,從城牆上俯視一些廣場的咖啡座,在周圍古典建築及教堂尖塔的襯托下,產生一份格外特殊迷人美感,是善於利用環境的安排。
札達爾古城牆往下看
札達爾海邊的海風琴
而杜布羅尼克古城位於克羅埃西亞國境最南端。我曾說「杜城是依海而建的岩石古城,氣勢雄偉固若金湯。城內有一條約300米長的史特拉敦大道,盡頭是一座鐘塔,一旁還有不少教堂及古蹟。大道兩旁的窄巷依地勢向上建起石階,巷弄內成了餐廳酒吧麇集的場所。海邊對岸,聚集著景色絕佳數量眾多櫛比鱗次的白牆紅瓦屋舍。又有纜車直達這些屋後聳立的高山,可俯視著古城及海景。」除了城牆保留完整,沿著海岸而建,可謂易守難攻。更可貴的,這古城不僅僅是一座古蹟供人憑弔,且庶民活生生地在這裡過日子、做買賣。
杜城城內的史特拉敦大道
海邊對岸聚集著景色絕佳的白牆紅瓦屋舍
大道兩旁的窄巷依地勢建起石階,巷弄內成了餐廳酒吧聚集場所
英國遊覽了兩處頗具盛名的城堡,愛丁堡的城堡建立在愛丁堡市內最高處的岩盤上,峨然矗立,氣勢雄偉視野極佳。進得大門,需經一段上坡石板路,還有一道閘門。堡內所有圍牆及房舍以土黃帶有黑斑岩石構築,高峻堅固巍然屹立,讓人有堅不可摧之感。最上端設有半月型砲台,且每個射口置有大砲。由於城堡位處愛丁堡的制高點,因此,城堡內任何位置俯視市區都有迷人的景色。
愛丁堡城堡的雄偉大門
城堡可俯瞰城外的市街
再說溫莎城堡,想當初堡址也是特別選定位於高處的山丘上,具有掌握先機易守難攻的特性。目前城堡已成為王室官邸及周末住所,同時,國家宴會及官方的接待也在此舉行。我曾參觀了數個接待大廳,布置富麗堂皇,牆上掛滿大幅人物繪畫,也參觀了以1比12的縮小比例製作的瑪莉皇后玩偶屋及聖喬治教堂。因是王室居所,有專人管理,堡內顯現出一副莊嚴明朗整潔的氛圍,且有禁衛軍站崗維護治安,但城堡該有的砲台等防禦工事已少見。
溫莎城堡城門
可以這麼說,城堡在各地的旅遊業皆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熱門的城堡每日還限制參觀人數,參觀前得提早在網路訂票。
其實,城堡與碉堡都是防禦工事,只是規模大小不一樣而已。記得昔日手足三人經常提著畫袋、水壺走遍海邊,甚至,遠至小金門。在原野寫生,遇見碉堡無數。當見到被荒廢或被海浪侵蝕掏空毀壞的碉堡,就心生惋惜。若能請專家評估規劃可行性,成立一處「碉堡園區」,不但保留了史蹟,也充實了家鄉旅遊內容。
《王爺廟旁糊紙店書影》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