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沒有辦不下來的小額信貸 三重 勞工首次購屋貸款率利 2018申請
2018/01/19 12:11
瀏覽4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年關將近,你的錢包有滿滿的嗎? 房貸試算公式表

    過年要包很多紅包,銀行也休息不營業 房貸試算公式表

    如果沒有先準備好一筆短期週轉資金,該如何包紅包跟旅遊充電呢? 房貸試算公式表

    有錢沒錢,大家都要準備一筆資金好過年

     

    這邊幫大家整理了幾家貸款免費諮詢的管道 房貸試算公式表

    可以讓大家安心過個好年,跟家人溫暖團聚出遊玩

    讓你在網路上填個表格,就能輕鬆貸款評估

     

    貸款免費線上諮詢報名中點此評估

     

     





      強力推薦大家一張超好用的現金回饋卡

      可以幫你省下很多錢~~

      用這張卡刷卡繳保費也有1.22%的現金回饋喔!

      一般轉帳自動扣款也才1%的折扣

      刷卡繳款還有1.22%,真的超級好用!

      回饋金直接下個月帳單回饋給你

      不需另外申請,直接幫你抵扣下期帳單喔!

      多看書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腦袋,最近看到這本書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覺得很不錯,很想買來看看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朋友推薦我上博客來書局買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不止省去交通通勤的時間,還會幫你把書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宅配到家,覺得對朝九晚五的小資族真的很方便,如果你也想買這本書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也可以上博客來比價看看,或是逛逛其他的書籍也不錯唷!

      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

      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

      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kiuqiu99/products/0010701510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本書特色

      “凡事靠自己,從來沒有救世主”,從經商致富的角度而言,無論前人富甲天下、庇蔭如林,如果不懂得善用情勢、守住局面,縱有金山銀庫也將消耗殆盡、窮途末日。“小富由儉、大富由天”,富者憑能力聚財,窮人靠雙手掙錢,銖積寸累、聚沙成塔,雖也能小富,但利析秋毫、靈活運用,更能一本萬利、坐擁金山。

      遭逢難關時,如何尋癥解結,深陷困境時,懂得運用韜略、披荊斬棘,藍海策略是不二法門也是終南捷徑。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 高明

        新功能介紹

      • 出版社:華文鼎文化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5/12/30
      • 語言:繁體中文


      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

      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

      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kiuqiu99/products/0010701510

      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評價,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哪裡買,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評比,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推薦2017,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價格,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特賣會,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折扣價,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推薦好書,天下第一.品牌樹立:巨人兵法好書推薦













      ▲吳敦義提議改規則,郝辦認為不妥。(圖/記者季相儒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主席選戰激烈,身為候選人之一的前副總統吳敦義以「黨內團結」為由,主張選舉要以一輪定輸贏,即便第一輪無人過半數,仍以最高票者當選。對此,同為候選人的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競選辦公室7日下午提出質疑,距離投票日僅剩70多天,且有6位參選人,臨時更改規則,不妥當!

      吳敦義以黨內團結為由,提首購族頭期款出國民黨主席選舉以一輪定輸贏的主張,即便第一輪沒有人過半數,就由最高票數的人當選,不要進入第二輪投票。

      對此,郝辦7日下午發表聲明,指出黨主席選舉辦法是在1993年通過制定的,2000年起由黨員直選至今,這期間吳敦義擔任過秘書長、副主席、代理主席,過去這10幾年、包括宣布參選2個多月來,但似乎都未反應過二輪投票有傷團結的問題。

      郝辦表示,黨主席選舉辦法的當選方式要修改,只能在全代會中修改,大家都很清楚黨的制度,一場公平公正的選舉應該是「參選人依照遊戲規則」,而非「遊戲規則依參選人考量任意更動」,且現在距離投票日僅剩70多天,也已有6位參選人投入選戰,突然提出變更選制、改採一輪投票的議題,可能反而引發外界揣測內中考量,更增添爭議。



















      ▲國防部長馮世寬。(圖/永豐銀行貸款利率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楊佳穎/桃園報導

      對於清泉崗毒品案,監委被提名人陳師孟昨日在聲明中指出,若國防部長馮世寬盲目「相信部屬」,不但不是值得信賴尊敬的好長官,還是不敢面對事實的懦夫。對此,馮8日出席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展示館開幕典禮後受訪,則直回「我想他大概沒當過軍人」。

      針對陳師孟的聲明,馮世寬今日反嗆,陳師孟大概沒當過軍人,有句俗語「打火還要兄弟擋」,要對付遼寧號航母繞行,以及近期南海艦隊從台灣海峽通過,「靠的是國軍弟兄服從我的命令,聽從我指揮,能捍衛領空,捍衛海域,地面部隊能堅守防禦」

      馮世寬進一步說,今天清泉崗基地發生這事情,確實應該接受指責,但不能指責全部的弟兄;今天早上依照計畫還有聯翔演習,海軍、空軍出動許多兵力聯合演練,「請問你要我一去基地講『你們這些混蛋,為什麼有毒品?』我做不到!他們是我們的弟兄。」







      20世紀美國能夠成為世界強國,靠的就是開放的移民政策,把世界各國優秀人才經由留學、工作等多元管道吸往美國,近年台灣卻反其道而行。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2013年調查結果,各國專業人才外移以台灣最嚴重,專業人才占外移人口達61.1%,居世界第一;另依英國牛津經濟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全球人才預估報告,由於人才外流,同時未能吸引外來人才,至2021年台灣將成為人才最為短缺的國家。長此以往,台灣的國力將逐漸淪喪。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489561879560-0'); });



      要把好的人才留下來,並且吸引跨國人才,其道理和方法其實非常清楚,就是要有好的環境,這個環境以產業作為核心,外在方面加上適當的配套措施,例如大開大闔的移民政策、教育政策等。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 }





      1950至1970年代,台灣曾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年輕學子的夢想就只是考上台大,然後到美國留學,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主要原因是台灣的經濟落後,就業機會短缺,僅能利用低廉勞力吸引勞力密集產業投資;而美國利用其開放的移民政策,吸引並留下了包括台灣的大批一流人才。1970年外國出生人員占美國就業人數僅5%,1990年增至9%,2004年復升至14%;科技重鎮的加州在相對應時間外國出生員工占比則從10%、25%攀升到33%。根據調查,1990年加州矽谷高科技公司來自亞洲出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中,以來自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所占最高,達一半以上。此外,1998年由前述中國人擔任CEO的矽谷高科技公司家數占了17%,對矽谷高科技產業發展起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到了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啟動,台灣產業結構逐步轉型,留在美國的科技人才開始返鄉。1980年代後期,新興科技產業快速成長,科學園區新創立的公司中,創辦人有來自美國的台灣人占了1/3,這些人大部分是早期在台灣出生、大學畢業,然後前往美國深造的學子,台、美之間從單向人才外流轉為雙向人才良性循環,關鍵就在產業。由於具有科技專長以及語言優勢,這些鮭魚返鄉的創業家穿梭於太平洋和台灣海峽兩個兩岸,運用三地互補優勢,進行全球難得的最佳布局,創造出貫穿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的創新走廊,締造了美國《商業周刊》2005年以〈台灣為何重要〉為封面故事,宣稱台灣是「隱藏的全球經濟中心」的黃金時代。近30年來,全球經濟重心逐漸往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移轉,大陸經濟和產業發展進入深水區,亟需各類人才。除了在教育方面積極擴大投資,政府當局陸續推出百人計畫、千人計畫,提供一次性金錢補助、免費住屋等誘因吸引外來人才,2016年大陸核發永久居留證就增長163%;依據Oxford Economics的推估,至2021年,大陸人才竟可以達到平衡。反觀台灣,不僅無法吸引外來人才,本地人才更是大舉外流。根據調查,人才外流的關鍵因素是薪資太低,缺乏競爭力。但是薪資太低是結果,真正原因在於產業空洞化;而產業之所以空洞化,則是在對大陸閉鎖的產業政策下,與全球成長最快的主要市場隔絕,投資環境惡化,尤其是欠缺投資標的和市場機會,產業和人才只好結伴出走。以去年為例,蔡英文總統說要以拚經濟為優先,但是新設立公司平均資本額375萬元,僅達馬政府8年平均資本額517萬元的7成。林全院長去年6月在三三會的演講強調,外國直接投資(FDI)不會作為新政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就業機會才是;但是去年台灣就業增加率僅0.62%,不到馬政府8年平均1.06%的6成,而台灣卻同時有50~100萬人在大陸就業,且以青壯、高階、專業及主管人才為主,形成楚才晉用的強烈對比。高等教育普及、人力素質優異是台灣人才國際競爭力的來源,將這些優秀的子弟留在本地為本地所用是政府的責任。如果自己的人才都不能留住,反去吸引外來人才,根本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不管是留才或攬才,根本之道就是創造自由、開放的產業發展環境,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產業,哪有就業?(中國時報) var _c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write('');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勞工首次購屋貸款率利 2018申請 ONEAD_slot('div-mobile-inread', 'mobile-inread');

      });

      }

















      ▲吳敦義提議改規則,郝辦認為不妥。(圖/記者季相儒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主席選戰激烈,身為候選人之一的前副總統吳敦義以「黨內團結」為由,主張選舉要以一輪定輸贏,即便第一輪無人過半數,仍以最高票者當選。對此,同為候選人的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競選辦公室7日下午提出質疑,距離投票日僅剩70多天,且有6位參選人,臨時更改規則,不妥當!

      吳敦義以黨內團結為由,提出國民黨主席選舉以一輪定輸贏的主張,即便第一輪沒有人過半數,就由最高票數的人當選,不要進入第二輪投票。

      對此,郝辦7日下午發表聲明,指出黨主席選舉辦法是在1993年通過制定的,2000年起由黨員直選至今,這期間吳敦義擔任過秘書長、副主席、代理主席,過去這10幾年、包括宣布參選2個多月來,但似乎都未反應過二輪投票有傷團結的問題。

      郝辦表示,黨主席選舉辦法的當選方式要修改,只能在全代會中修改,大家都很清楚黨的制度,一場公平公正的選舉應該是「參選人依照遊戲規則」,而非「遊戲規則依參選人考量任意更動」,且現在距離投票日僅剩70多天,也已有6位參選人投入選戰,突然提出變更選制、改採一輪投票的議題,可能反而引發外界揣測內中考量,更增添爭議。



















      ▲國防部長馮世寬。(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楊佳穎/桃園報導

      對於清泉崗毒品案,監委被提名人陳師孟昨日在聲明中指出,若國防部長馮世寬盲目「相信部屬」,不但不是值得信賴尊敬的好長官,還是不敢面對事實的懦夫。對此,馮8日出席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展示館開幕典禮後受訪,則直回「我想他大概沒當過軍人」。

      針對陳師孟的聲明,馮世寬今日反嗆,陳師孟大概沒當過軍人,有句俗語「打火還要兄弟擋」,要對付遼寧號航母繞行,以及近期南海艦隊從台灣海峽通過,「靠的是國軍弟兄服從我的命令,聽從我指揮,能捍衛領空,捍衛海域,地面部隊能堅守防禦」

      馮世寬進一步說,今天清泉崗基地發生這事情,確實應該接受指責,但不能指責全部的弟兄;今天早上依照計畫還有聯翔演習,海軍、空軍出動許多兵力聯合演練,「請問你要我一去基地講『你們這些混蛋,為什麼有毒品?』我做不到!他們是我們的弟兄。」







      20世紀美國能夠成為世界強國,靠的就是開放的移民政策,把世界各國優秀人才經由留學、工作等多元管道吸往美國,近年台灣卻反其道而行。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2013年調查結果,各國專業人才外移以台灣最嚴重,專業人才占外移人口達61.1%,居世界第一;另依英國牛津經濟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全球人才預估報告,由於人才外流,同時未能吸引外來人才,至2021年台灣將成為人才最為短缺的國家。長此以往,台灣的國力將逐漸淪喪。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489561879560-0'); });



      要把好的人才留下來,並且吸引跨國人才,其道理和方法其實非常清楚,就是要有好的環境,這個環境以產業作為核心,外在方面加上適當的配套措施,例如大開大闔的移民政策、教育政策等。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 }





      1950至1970年代,台灣曾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年輕學子的夢想就只是考上台大,然後到美國留學,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主要原因是台灣的經濟落後,就業機會短缺,僅能利用低廉勞力吸引勞力密集產業投資;而美國利用其開放的移民政策,吸引並留下了包括台灣的大批一流人才。1970年外國出生人員占美國就業人數僅5%,1990年增至9%,2004年復升至14%;科技重鎮的加州在相對應時間外國出生員工占比則從10%、25%攀升到33%。根據調查,1990年加州矽谷高科技公司來自亞洲出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中,以來自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所占最高,達一半以上。此外,1998年由前述中國人擔任CEO的矽谷高科技公司家數占了17%,對矽谷高科技產業發展起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到了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啟動,台灣產業結構逐步轉型,留在美國的科技人才開始返鄉。1980年代後期,新興科技產業快速成長,科學園區新創立的公司中,創辦人有來自美國的台灣人占了1/3,這些人大部分是早期在台灣出生、大學畢業,然後前往美國深造的學子,台、美之間從單向人才外流轉為雙向人才良性循環,關鍵就在產業。由於具有科技專長以及語言優勢,這些鮭魚返鄉的創業家穿梭於太平洋和台灣海峽兩個兩岸,運用三地互補優勢,進行全球難得的最佳布局,創造出貫穿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的創新走廊,締造了美國《商業周刊》2005年以〈台灣為何重要〉為封面故事,宣稱台灣是「隱藏的全球經濟中心」的黃金時代。近30年來,全球經濟重心逐漸往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移轉,大陸經濟和產業發展進入深水區,亟需各類人才。除了在教育方面積極擴大投資,政府當局陸續推出百人計畫、千人計畫,提供一次性金錢補助、免費住屋等誘因吸引外來人才,2016年大陸核發永久居留證就增長163%;依據Oxford Economics的推估,至2021年,大陸人才竟可以達到平衡。反觀台灣,不僅無法吸引外來人才,本地人才更是大舉外流。根據調查,人才外流的關鍵因素是薪資太低,缺乏競爭力。但是薪資太低是結果,真正原因在於產業空洞化;而產業之所以空洞化,則是在對大陸閉鎖的產業政策下,與全球成長最快的主要市場隔絕,投資環境惡化,尤其是欠缺投資標的和市場機會,產業和人才只好結伴出走。以去年為例,蔡英文總統說要以拚經濟為優先,但是新設立公司平均資本額375萬元,僅達馬政府8年平均資本額517萬元的7成。林全院長去年6月在三三會的演講強調,外國直接投資(FDI)不會作為新政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就業機會才是;但是去年台灣就業增加率僅0.62%,不到馬政府8年平均1.06%的6成,而台灣卻同時有50~100萬人在大陸就業,且以青壯、高階、專業及主管人才為主,形成楚才晉用的強烈對比。高等教育普及、人力素質優異是台灣人才國際競爭力的來源,將這些優秀的子弟留在本地為本地所用是政府的責任。如果自己的人才都不能留住,反去吸引外來人才,根本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不管是留才或攬才,根本之道就是創造自由、開放的產業發展環境,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產業,哪有就業?(中國時報) var _c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write('');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mobile-inread', 'mobile-inread');

      });

      }

















      ▲吳敦義提議改規則,郝辦認為不妥。(圖/記者季相儒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主席選戰激烈,身為候選人之一的前副總統吳敦義以「黨內團結」為由,主張選舉要以一輪定輸贏,即便第一輪無人過半數,仍以最高票者當選。對此,同為候選人的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競選辦公室7日下午提出質疑,距離投票日僅剩70多天,且有6位參選人,臨時更改規則,不妥當!

      吳敦義以黨內團結為由,提出國民黨主席選舉以一輪定輸房貸利率試算 第一銀行贏的主張,即便第一輪沒有人過半數,就由最高票數的人當選,不要進入第二輪投票。

      對此,郝辦7日下午發表聲明,指出黨主席選舉辦法是在1993年通過制定的,2000年起由黨員直選至今,這期間吳敦義擔任過秘書長、副主席、代理主席,過去這10幾年、包括宣布參選2個多月來,但似乎都未反應過二輪投票有傷團結的問題。

      郝辦表示,黨主席選舉辦法的當選方式要修改,只能在全代會中修改,大家都很清楚黨的制度,一場公平公正的選舉應該是「參選人依照遊戲規則」,而非「遊戲規則依參選人考量任意更動」,且現在距離投票日僅剩70多天,也已有6位參選人投入選戰,突然提出變更選制、改採一輪投票的議題,可能反而引發外界揣測內中考量,更增添爭議。



















      ▲國防部長馮世寬。(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楊佳穎/桃園報導

      對於清泉崗毒品案,監委被提名人陳師孟昨日在聲明中指出,若國防部長馮世寬盲目「相信部屬」,不但不是值得信賴尊敬的好長官,還是不敢面對事實的懦夫。對此,馮8日出席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展示館開幕典禮後受訪,則直回「我想他大概沒當過軍人」。

      針對陳師孟的聲明,馮世寬今日反嗆,陳師孟大概沒當過軍人,有句俗語「打火還要兄弟擋」,要對付遼寧號航母繞行,以及近期南海艦隊從台灣海峽通過,「靠的是國軍弟兄服從我的命令,聽從我指揮,能捍衛領空,捍衛海域,地面部隊能堅守防禦」

      馮世寬進一步說,今天清泉崗基地發生這事情,確實應該接受指責,但不能指責全部的弟兄;今天早上依照計畫還有聯翔演習,海軍、空軍出動許多兵力聯合演練,「請問你要我一去基地講『你們這些混蛋,為什麼有毒品?』我做不到!他們是我們的弟兄。」







      20世紀美國能夠成為世界強國,靠的就是開放的移民政策,把世界各國優秀人才經由留學、工作等多元管道吸往美國,近年台灣卻反其道而行。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2013年調查結果,各國專業人才外移以台灣最嚴重,專業人才占外移人口達61.1%,居世界第一;另依英國牛津經濟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全球人才預估報告,由於人才外流,同時未能吸引外來人才,至2021年台灣將成為人才最為短缺的國家。長此以往,台灣的國力將逐漸淪喪。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489561879560-0'); });



      要把好的人才留下來,並且吸引跨國人才,其道理和方法其實非常清楚,就是要有好的環境,這個環境以產業作為核心,外在方面加上適當的配套措施,例如大開大闔的移民政策、教育政策等。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 }





      1950至1970年代,台灣曾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年輕學子的夢想就只是考上台大,然後到美國留學,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主要原因是台灣的經濟落後,就業機會短缺,僅能利用低廉勞力吸引勞力密集產業投資;而美國利用其開放的移民政策,吸引並留下了包括台灣的大批一流人才。1970年外國出生人員占美國就業人數僅5%,1990年增至9%,2004年復升至14%;科技重鎮的加州在相對應時間外國出生員工占比則從10%、25%攀升到33%。根據調查,1990年加州矽谷高科技公司來自亞洲出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中,以來自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所占最高,達一半以上。此外,1998年由前述中國人擔任CEO的矽谷高科技公司家數占了17%,對矽谷高科技產業發展起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到了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啟動,台灣產業結構逐步轉型,留在美國的科技人才開始返鄉。1980年代後期,新興科技產業快速成長,科學園區新創立的公司中,創辦人有來自美國的台灣人占了1/3,這些人大部分是早期在台灣出生、大學畢業,然後前往美國深造的學子,台、美之間從單向人才外流轉為雙向人才良性循環,關鍵就在產業。由於具有科技專長以及語言優勢,這些鮭魚返鄉的創業家穿梭於太平洋和台灣海峽兩個兩岸,運用三地互補優勢,進行全球難得的最佳布局,創造出貫穿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的創新走廊,締造了美國《商業周刊》2005年以〈台灣為何重要〉為封面故事,宣稱台灣是「隱藏的全球經濟中心」的黃金時代。近30年來,全球經濟重心逐漸往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移轉,大陸經濟和產業發展進入深水區,亟需各類人才。除了在教育方面積極擴大投資,政府當局陸續推出百人計畫、千人計畫,提供一次性金錢補助、免費住屋等誘因吸引外來人才,2016年大陸核發永久居留證就增長163%;依據Oxford Economics的推估,至2021年,大陸人才竟可以達到平衡。反觀台灣,不僅無法吸引外來人才,本地人才更是大舉外流。根據調查,人才外流的關鍵因素是薪資太低,缺乏競爭力。但是薪資太低是結果,真正原因在於產業空洞化;而產業之所以空洞化,則是在對大陸閉鎖的產業政策下,與全球成長最快的主要市場隔絕,投資環境惡化,尤其是欠缺投資標的和市場機會,產業和人才只好結伴出走。以去年為例,蔡英文總統說要以拚經濟為優先,但是新設立公司平均資本額375萬元,僅達馬政府8年平均資本額517萬元的7成。林全院長去年6月在三三會的演講強調,外國直接投資(FDI)不會作為新政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就業機會才是;但是去年台灣就業增加率僅0.62%,不到馬政府8年平均1.06%的6成,而台灣卻同時有50~100萬人在大陸就業,且以青壯、高階、專業及主管人才為主,形成楚才晉用的強烈對比。高等教育普及、人力素質優異是台灣人才國際競爭力的來源,將這些優秀的子弟留在本地為本地所用是政府的責任。如果自己的人才都不能留住,反去吸引外來人才,根本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不管是留才或攬才,根本之道就是創造自由、開放的產業發展環境,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產業,哪有就業?(中國時報) var _c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write('');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mobile-inread', 'mobile-inread');

      });

      }




      DD4053EB35EC7AE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