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說台海空戰將大多發生在海洋上,陸軍實在無法支援,特別是隔著海峽與特殊的政治情勢,陸軍亦不可能用陸上攻擊威脅敵方的前進機場。而台灣海峽如此之窄,海軍多數艦艇又只有「點防空」能力,在高強度的戰時進入台灣海峽自保都有困難,更別提能利用艦上防空能力助空軍一臂之力。空軍認為在這樣的情勢下,如果開戰,空軍只有在第一時間單幹一途。而海軍則認為,海軍在開戰的第一時間裡,主要任務在保障海運生命線的暢通,這對台灣這種海島國家至為重要。 空軍的多數戰機的航程有限,更無空中加油能量,能幫上護航艦隊的機會不高,而如果戰事會進入到第二階段,海軍開始要進行阻截登陸船團的逆襲時,那空軍大概也早被打掛了,大概只剩下藏在山洞裡的少量戰機可以進行暗夜的攻艦突擊,但已談不上還能提供什麼艦隊空中掩護,海軍還是要學會一切靠自己。 而陸軍更乾脆的認為,如果等到敵人能上岸了,開始反登陸與陸上作戰,那空軍與海軍一定是全掛了,陸軍不敢奢忘到時候還能有空軍或海軍的幫忙。
老實說,社會思想的進步還是會慢慢影響到軍方。台灣陸軍也終於發現大陸軍主義在台灣是行不通的。特別是在沒有空中支援下作戰,台灣如果還拘泥於坦克大決戰,認為登陸部隊肯定沒有重裝甲部隊,只要出動坦克就能把共匪全推下海,那就實在太傻太天真了。在看著空軍、海軍這幾年大買特買先進武器後,陸軍痛定思痛,認為陸軍如果還永遠玩老一套的東西,肯定要不到預算。 於是在這樣的氛圍下,空中坦克派異軍突起,直言台灣的地形與作戰環境不適合重型坦克,需要的是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的攻擊直升機與輪型甲車。適巧二次的波灣戰爭中,俄式坦克被攻擊直升機當玩具一樣的打翻,而美軍也開始稱極籌組全部都是由輪型甲車所組成史崔克旅,更被空中坦克派拿來當作理論佐證的好例證(註一),特別是作簡報時,放上一幅幅被地獄火飛彈打爆的T-72坦克照片,更讓高層龍心大悅。 於是促成了引進空中攻擊直升機以組建空中騎兵旅與自立發展8輪雲豹甲車的兩個建案。
最後出現了當時終極大改的海陸專用雙引擎加強款AH-1W,由於改良的幅度不小,被廠商寄於厚望,於是專門為這一個型取了一個很威的新名字,這就是「超級眼鏡蛇」。 台灣看上的除了在終極大改款後,比日本所用同型武裝攻擊直升機性能還強外,海陸專用型非常適合台灣的海島氣候,可以說不用擔心以前一些大陸陸軍所用的裝備到了台灣島上有水土不服的現象。同時因為有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的威名存在,買AH-1W比較不敏感。於是台灣就鎖定這款武裝攻擊直升機進行軍購。 當時購買的時候同時購進OH-58D斥候直升機,用以前進觀測、空中管制與最重要的地獄火飛彈的雷射標定工作。兩種直升機與原有的UH-1H休伊運輸直升機編成了601與602兩個空中騎兵旅,算是台灣在精實案中所編成聯兵旅中最創新的嘗試。
勉強編成兩個空中騎兵旅,但是偏偏台灣的地面作戰規畫中分為北中南三個作戰區,距離每個作戰區都擁有空中攻擊武力、東部與澎湖都擁有作戰支援分隊的理想,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加上購買的武裝直升機在服役後也漸漸進入中壽階段,台灣開始準備求購新的武裝直升機的計畫也慢慢浮出檯面。當時除了AH-64系列是台灣評估的目標外,AH-1系列也開發出終極眼鏡蛇構型,稱為AH-1Z,並積極向台灣推銷(註三)。 有趣的是AH-1Z採用英文字母最後一個字「Z」來編號,頗有背水一戰的意味,因為當時AH-64系列除了已經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中贏得了暗夜坦克殺手的威名,更推出擁有桅頂觀測標定系統的AH-64D長弓阿帕契,不必OH-58D的雷射標定就能自行攻擊,而且整體性能的提升與後勤維修的簡化,更讓AH-64D出勤率大增。 而AH-64D在第二次波灣戰爭中的可怕殺手攻勢,曾有攜帶16枚地獄火飛彈的AH-64D彈無虛發,打爆了16輛俄式坦克,加上機砲掃射貫穿多輛裝甲運兵車的記錄。 在黑夜掩護下,幾分鐘內就瞬間摧毀一個快速移動中的戰車營,而地面上被攻擊的一方還搞不清楚攻擊火力從那裡冒出來。表現實在令人驚豔。這些戰果更成了AH-64D的活廣告。(未完待續)
同樣的亦能在採購AH-1Z後,提供將原本的AH-1W升級為AH-1Z的延壽方案。而這三款直升機AH-1W、AH-1Z、UH-1Y又可以共同許多零件,大幅簡化後勤。 AH-1Z採用了一套新開發的鷹眼系統,號稱比當時較早開發的AH-64D所採用的毫米波雷達偵測系統更先進,同時也能掛載達16枚地獄火飛彈,許多帳面上的性能也不差,整合式的玻璃化數位坐艙也非常先進。但是這些性能在沒有經過大批服役的後勤考驗與實戰戰績前,都只是廠商的吹噓。也因為AH-1Z最大的弱點就在於沒有服役(註四),如果台灣採用的話,那就是第一隻白老鼠。 AH-1Z是否真的那麼好用,那將是一場昂貴的賭注。但是AH-64D的戰功彪炳、超強的破壞力攻擊力、對地面裝甲部隊的心裡威攝、與OH-58D的良好配合,都是立即可以看的到的。而這也成為台灣軍方最後考量的關鍵因素,特別其瞬間能投射的巨大反裝甲火力,對於台灣陸軍的防衛戰略有非常重要的戰術地位。
在二戰的諾曼地登陸以前,德國在西線戰場的海岸防線策略曾經經過幾次變動,在後期因為「大西洋長城」的想法被認為不切實際後,改採「甲殼—軟墊—鐵拳」的三段式防守戰略。 也就是先利用海岸警備隊這個「甲殼」,先對登陸部隊進行第一波反擊,以爭取後方部隊反應的時間,待海岸警備隊被擊敗後,再利用已經集結到內陸交通要道、戰略防衛位置的步兵團當「軟墊」,開始迎擊深入內陸的敵方登陸部隊。 等到雙方進入漫長的步兵交火的階段,敵方也就被拖住腳步。這個時候防衛司令部也大概已經對敵方的部署進攻情報瞭然於胸,可以指揮重裝甲部隊這樣的「鐵拳」對敵方進行致命的打擊。台灣的防衛策略雖然略有不同,但是主要的精神是相同的,這從看台灣陸軍部隊的部署就可以清楚發現。 由於台灣能夠進行登陸的地點實在不多(註五),「甲殼」被換成了就部署在可登陸海灘入口處的防守部隊,可以在第一時間展開進入戰術位置並攻擊敵方登陸部隊,如果登陸部隊沒有良好的登陸規劃,沒有能在第一時間利用空中或海上火力奪取控制權,那防守部隊就可以在狹小的海灘上集中反擊火力,將登陸部隊釘死在海灘上,最後將敵方趕下海。但是萬一第一道的防守部隊守不住,以台灣西部稠密的城鎮交錯景觀,敵方想要離開海灘,進入交通要道以站穩腳步,必定會與守著交通要道的步兵守備旅與後備動員旅等步兵部隊進行交火纏鬥。 這時如同「軟墊」的步兵守軍將可以進行緩慢的逐屋逐路防守戰鬥,以拖住敵人等待反擊之機會。而台灣陸軍規畫的反擊「鐵拳」除了裝甲旅、機步旅外,最重要的就是空中騎兵旅了。
特別是到了夜裡,擁有極佳夜視攻擊能力的武裝攻擊直升機更是如魚得水。對於目前解放軍的對地密接攻擊能力來說,白天一些比較低階的老攻擊機如強五、轟六、飛豹都可以輪番上陣,失去制空權的陸軍如果移動大型反擊火力,恐怕躲不過空中擊殺。 但是到了晚上,那能跨海進行對地密接支援的攻擊機就只剩下Su-30MKK與少數的飛豹改良型攻擊機,特別是在黑夜裡,空軍要不間斷地密接支持地面作戰同搜尋貼地飛行的武裝直升機,那更是難上加難,除了世界超強的美軍外,多數的空軍都或多或少會出現支援空檔,更何況解放軍要長途跨海而來。 這時候就是武裝攻擊直升機就是大發神威的機會了,可以在夜間攻擊敵方的裝甲部隊與掩護進行逆襲的裝甲旅與機步旅(註六),利用黑夜賦於守方的優勢擊破敵方登陸部隊的中心。 特別是如果有了AH-64D,只要有幾架滿載地獄火飛彈的攻擊直升機能存活突圍,瞬間就能對敵方裝甲部隊造成重大傷害,再由機步旅或裝甲旅配合守備旅的輕步兵進行反攻掃蕩。在拂曉天明敵方又取得制空權之前,一舉擊潰敵方的登陸部隊。
這也是陸軍這幾年積極籌建空中攻擊能量,但是卻沒有準備更換主力坦克的根本原因(註七)。AH-64D在整個評估過程中讓軍方中意的原因,有很大一部份在於AH-64D長弓阿帕契在改良的過程中,除了加強長弓系統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汲取了AH-64A/B在波灣戰爭中的經驗,在戰場存活率與維修妥善率上進行了長足的改進。 在美國陸軍使用與評測的結果中AH-64D的整體攻擊能力比AH-64A高了四倍,但是存活能力卻高了七倍(註八)。在評測中,美國空軍的戰機在方格獵殺巡弋中,都很難發現貼地飛行,偷偷潛入作戰區的AH-64D。靜音的設計,讓地面人員聽到直升機的聲音時,早已經在長弓阿帕契的獵殺範圍內了。這也使得流傳出一個關於阿帕契的黑色笑話,那就是說聽到阿帕契攻擊直升機來了,其實不用逃跑,因為反正是死,逃跑只會「死的很累」而已。這樣的高存活率與擊殺率,讓規畫台灣陸上防務的陸軍高層極為讚賞,認為這才是台灣陸軍該購入的最後王牌殺手鐧。(未完待續)
特別是台灣屬於外購的使用國,在零組件的補充上更要處處仰賴國外原廠。台灣許多國外裝備妥善率不高除了本身後勤體系的孱弱外,外購不易,沒有足夠後勤預算來採購足量的備份零件更是問題的元兇。 但是AH-1Z雖然號稱許多零耗件與UH-1H、UH-1Y、AH-1W共同,但是深究起來其實問題也沒有比較少,甚至不確定因素更多。首先一開始AH-1Z的未來買家還未確定,未來台灣有可能會成為全球唯一的使用者,雖然稍後確定使用單位最少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180架,但是這個數量並不大,零耗件生產線小,未來零耗件供應會不會時有中斷,完全無法預料。 而AH-64系列型號的使用者除了美國陸軍外,外銷的使用國眾多,零耗件供應量大,不至有斷炊的危險。而且AH-1Z採用一套完全新式的鷹眼系統,零件可靠度到底如何也在未定之天,而且這麼精密的儀器、使用者又如此的少,零耗件的生產單價勢必高的嚇人,這對於需要購入庫存的海外使用者來說將是一大負擔,在其它軍種預算的排擠下,更可能成為維修後勤上的無解難題。萬一未經驗證的鷹眼系統無法通過服役後的可靠性考驗,像AH-64A剛服役時後勤維修狀況連連一樣,那台灣購入AH-1Z就可能成為冤大頭了。
生產AH-1Z的該廠雖然大力向台灣推銷,還與漢翔成立策略聯盟,甚至屢屢借軍事雜誌的專文打擊AH-64D,但是AH-1Z的另一個致命的弱點還是顯而易見。那就是就算台灣向該廠購買一定數量的AH-1Z,再加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180架,AH-1Z的總服役架數仍然偏少,而這也代表未來改良升級前景不看好。 而獲得美國陸軍力捧為下一代空中反裝甲王牌的AH-64D,因為使用國家多,生產規模大,改良升級計畫早就在進行中。更別提未來配合此系統的各種衍生外掛套件與武器。 如這次同樣出售給台灣的長弓地獄火飛彈,就是近幾年來專為長弓阿帕契所量身訂作而開發出來的,具有更高的擊殺率與「射後不理」的能力,搭配新長弓系統的指揮,可以同時管制長機與沒有搭載長弓系統的僚機進行攻擊,瞬間可以投射的火力驚人,在敵方的地面裝甲部隊從空中突擊中回過神來時,空中的阿帕契攻擊機群早已經離開原來的攻擊任置。 後勤的能力端看自己的軍方願不願意用心去改進,但是兩款武裝直升機未來發展卻不是操之在己的。這一點恐怕也是台灣考量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如果未來AH-1Z買來後系統不穩定,且原廠迫出線上服役架數不多,沒有推出升級改良的延壽計畫,讓AH-1Z真的成為該系列的最後一個型號,那購買AH-1Z的整體服役成本將遠高於購買AH-64D。
在這樣子的情況下,陸軍要開始操作精密的攻擊直升機,對多數國家的陸軍而言都是一項挑戰。更何況飛在天上的直升機需要的後勤維修體系絕對不能像老式陸軍「剋扣雞屎式」的補給模式一樣。在軍隊揮別冷兵器時代後,陸軍後勤軍官開始發現時代改變了,不再是隨便發把刀給基層士兵,就能讓他打仗直到陣亡為止的快樂時光了。 火器時代的士兵需要彈藥補給,特別是當陸軍又開始進入摩托化時代後,後勤補給還得兼顧汽油、輪胎、潤滑油等各種耗件。不久後的裝甲化更是陸軍後勤的巨大惡夢,需要處理的補給件更是多如牛毛,種類煩雜。各式車輛、火砲的維修零件、耗件、作戰替換備件加上最基本的彈藥、口糧、汽車零件,真能把後勤單位搞瘋。 而最令後勤高司單位抓狂的一件事,其實還不在後勤補給的煩雜,而是不論你發什麼東西下基層單位,耗損率絕對比你所能想像的快好幾倍,有再多的預算去買這些零耗件都不夠,發多少東西下基層都沒有用,那是個永遠餵不飽的無底黑洞(註九)。 結果後勤單位為了保證在戰時能夠有足夠充足的零耗件補給,就會在平時把該下發的零耗件剋扣起來鎖在倉庫裡,讓基層士兵只靠最基本的補給量以維持日常運作。這樣遇到戰爭爆發時,才能讓部隊擁有足夠的後勤補給。
但是天上飛的直升機畢竟與坦克、卡車不同,一但拋錨不止止停在路上動彈不得,而是可能馬上釀成飛行安全上的重大事故。對於陸軍後勤單位來說,那是一個全新要去重新適應的補給模式。 特別是對高司單位來說,飛行單位是有其安全運作臨界值的,一但撥下的預算低於這個值,那基層單位將無以維持安全的飛行訓練與戰備任務。台灣籌建武裝攻擊直升機的歷程不長,適用於台灣的戰術準則也還在摸索中。短短的時間內從原來編成的空中騎兵旅又改制為航空旅,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結果。 引進如此先進精密的攻擊直升機對老陸的後勤單位來,絕對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但是全世界的陸軍在面臨立體化作戰的變革中,都一樣必需要面對這樣的問題。採用歐式嬌貴武裝攻擊直升機的國家,那問題還更雪上加霜。 俗話說不能「因咽廢食」,如果因為後勤問題而拒絕引進精密武器,那陸軍不如以後都改配發大砍刀就好了,這樣後勤最省事。新的時代絕對有新的挑戰。就算改買M1A1走地面坦克決戰派,那先進的M1A1也不是個容易伺候的傢伙,光是吃油如喝水的問題就會燒光大部份的預算,更別談全面換裝120口徑彈藥這個龐大的工程。老話一句,這個世界沒有「廉價的國防」,Freedom is never free。既然軍售已經定案,個人非常非常期待第三個航空旅的實編,看到AH-64D遨翔在台灣上空的美麗畫面。
|
網友反應:
1)我選阿帕契!
2)我都不選..
台灣是海島型國家...
共軍登路 基本上就是城市戰...
我們沒有沙漠更沒有廣大的草原地形..
台灣到處都是房子,中南部的鄉間農地還剩多少??難道在農地開坦克車??
難到共軍笨到開坦克在狹隘的城市上跑??還是躲在巷子裡?? 給台灣的反坦克炮打??
還是酷斯拉看到多,看阿帕契在紐約的高樓大廈中飛來飛去很屌??
我們不是美國更不是大陸 擁有廣大多元的戰爭地型...
台灣西部百分之八十都蓋了房子,東部以及山區就不用再說..
空優不在 再好的直升機只是一台模型標靶而已...
個人認為現階段必須強化的是 防空 海域這兩大重點!!
更何況陸軍的低空支援實在是用不到那麼貴的阿帕契...
3)依目前國軍的素質
還有執政者走的投降路線
買了也是浪費
不然就是買了之後等統一
用來打小日本
4)個人認為現階段必須強化的是 防空 海域這兩大重點!! +1
---------------------------------------------------------------------
海峽兩岸之間..台灣擁有廣大的海域及空權..
如果這都守不住那就不用說共軍進入台灣的後果了..至少要先強化海域及空權..因為那是我們的優勢
如果不強化先前兩項 那阿帕契買來~是全部都要由阿帕契來攔截嗎?不可能吧?
國防預算縮成這樣..要買的東西都要看一些不專業的政治人物吵來吵去..那乾脆別買!
美國又愛當大哥...
買個飛彈美國說要先幫我們保管..等戰爭在進行供給..美國來到台灣要多久時間?真他X的屁!!
4)昨天看蘋果日報的兩岸武力分析與國軍人口統計
台灣各軍都只是對岸的十分之一甚至十五分之一
似乎買了真的變成很貴的標靶....
5)台灣 防空早就守不住
N年前 某位國x部長
下台馬上跑IDF設計藍圖賣給死老美
現在那人 在美國LA樂消遙 ....
當時也是因為如此 台灣維一的漢X公司設計團隊
所有人的心血都被賣了 只好選擇離開
也因為死老美有台灣的技術 原因台灣是電腦王國
才會發展一台飛机 可以利用多台電腦控制很多動作
机型..F2x...
在台灣 那些政客講的話 聽聽就好
別太在意
6)不要浪費錢買了...都快統ㄧ了
就算美國要賣也是賣舊款快淘汰的,不然統一之後不就被阿共拿去拆光光研究,
7)台灣技術被賣是制度問題..
美國所謂的高科技怎不賣來台灣...
所以麻......
台灣不是笨 該殺該剮的是那些賺很大的軍火商
老是跟那些軍火商合作....掯
台灣本身也不懂的保護人才....可悲
- 1樓. 一精彩速2014/07/07 13:44這麼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