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有設計品其尺寸為
首先將
第一種分割法 第二種分割法
4 × 8=32K 6 × 6 =36K
所以,經濟開數為36K。
2. 若設計品尺寸為
首先將
第一種分割法 第二種分割法
2 × 3 =6K 2 × 4 =8K
所以,經濟開數為菊8K。
條數
紙張的厚度一般是以重量為衡量基準,如上述所提到基重(g/㎡)、令重(1b/R)皆是。另有一按厚度測定,以mm為單位的標示方式,稱之為「條數」,1 條=
例如現有一A5規格之小說其內文240頁採用
240 ÷ 2 × 12 + 20 × 2 =1480條
1480條 ×
求得這本小說的書背為
例如現有一A4規格之設計年鑑,其內文彩色頁共160頁採用
160 ÷ 2 × 15 + 80 ÷ 2 × 14 + 4 × 17 + 25 × 2 =1878條
1878條 ×
求得這本年鑑的書背為
紙張尺寸與開數
通常用戶在描述紙張尺寸時,尺寸書寫的順序是先寫紙張的短邊,再寫長邊,紙張的紋路(即紙的縱向)用M表示,放置於尺寸之後。例如880×
為了書刊裝訂時易於折疊成冊,印刷用紙如圖附2-1所示,多數是以2倍數來裁切。
圖附2-1 全張紙裁切方法的示意圖
未經裁切的的紙稱為全張紙,將全張紙對折裁切後的幅面稱為對開或半開;把對開紙再對折裁切後的幅面稱為4開;把4開紙再對折裁切後的幅面稱為8開……通常紙張除了按2的倍數裁切外,還可按實際需要的尺寸裁切。當紙張不按2的倍數裁切時,其按各小張橫豎方向的開紙法又可分為正切法和叉開法。
正開法是指全張紙按單一方向的開法,即一律豎開或者一律橫開的方法,如圖附2-2所示。
圖附2-2 正開法示意圖
叉開法是指全張紙橫豎搭配的開法,如圖附2-3所示。叉開法通常用在正開法裁紙有困難的情況下。
圖附2-3 叉開法示意圖
除以上介紹的正開法和叉開法兩種開紙法外,還有一種混合開紙法,又稱套開法和不規則開紙法,即將全張紙才切成兩種以上幅面尺寸的小紙,其優點是能充分利用紙張的幅面如圖附3-4所示,盡可能使用紙張。混合開法非常靈活,能根據用戶的需要任意搭配,沒有固定的格式。
圖附2-4 混合開紙法示意圖
紙張重量與令數對照表
紙張的重量以「定量」和「令重」表示,通常以定量表示。定量雙稱「克重」,就是紙張每平方米的重量,即g/㎡。定量是紙張厚薄的標誌,定量越大,紙張越厚。例如,常用的60、100、120g/㎡的紙,後一種就比前一種厚。定量在250g/㎡以下的稱為紙,超過的稱為紙板。令重表示每令紙500張的總重量。
*由紙重轉換到基重
基重(lbs) = 紙重(g /m2) x 紙張面積(m2)x1.1023
係數1.1023是源自於「克」和「磅」之間的單位轉換,並假設一令紙為常用的500張
假設我們現購入的紙張為500張1令,尺寸為35 "x47 "(即
由基重轉換到紙重(平張)
紙重(g /m2) = 基重(lbs) x 0.9091 * / 紙張面積(m2)
係數1.1023是源自於「克」和「磅」之間的單位轉換,並假設一令紙為常用的500張
假設我們現購入的紙張為500張一令, 尺寸為25 "x38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