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專訪吉本芭娜娜︰「我用很多象徵符號表達社會問題」
2012/05/12 23:43
瀏覽6,439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2012.3.21  東方早報/石劍峰

吉本芭娜娜

吉本芭娜娜,當下日本最著名的暢銷女作家。本名吉本真秀子,於1964年出生,東京人,在日本大學藝術系文藝科畢業,23歲時以《廚房》(上圖)獲日本「海燕」新人文學獎,後來又陸續獲「泉鏡花」、「山本周五郎」等文學大獎。到1989年後更是迅速崛起,作品暢銷不衰,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備受世界各地讀者關注,掀起「芭娜娜熱」。

重要作品另有《哀愁的預感》、《白河夜船》、《N·P》、《蜥蜴》及《甘露》等。

被譽為日本現代文學天后的吉本芭娜娜,在最巔峰的1990年代,小說每本銷量少則50萬冊,多則一二百萬冊。自198823歲出版《廚房》以來,20多年吉本芭娜娜出版了30多本小說。對於高產,吉本芭娜娜說,這很正常,因為日本作家通常都寫得很多,「不過我寫的大部分是短篇或者中篇,這也許是大家認為我寫得很多的原因。」吉本芭娜娜說,從來沒有感覺乏味和厭煩,只是想每天不停寫、不停寫。

「我只寫10年前的故事」

東方早報︰包括成名作《廚房》在內,你的不少文章都跟做飯有關,現在還做飯嗎?而且不少女主角跟你一樣都很貪睡,比如《白河夜船》裡的女孩,你現在還睡得很多嗎?

吉本芭娜娜︰現在除了寫作還做很多事情,每天要為兒子做飯,我們全家儘量都在家吃飯,所以我每天都很忙,也沒太多時間睡覺了。

東方早報︰你的小說在中國、韓國等有大量讀者,寫的情感故事都很東方。你的作品在西方也有出版,你覺得西方人能理解你的小說嗎?

吉本芭娜娜︰我的小說在義大利和西班牙都賣得很好,但法國賣得不好。也許,義大利人喜歡我的原因是,我的小說大都跟家庭有關,從義大利讀者的回饋看,他們能理解東方人的情感表達,而法國人認為我的小說中人物關係和線索過於簡單。

東方早報︰你的很多小說涉及同性戀、亂倫、變性、耽美等題材,但我知道這些故事和你的人生經歷沒太大關係。這些故事是從哪來的?

吉本芭娜娜︰確實如此,我寫的絕大部分小說都不是我的個人經歷,我知道很多讀者對我的個人生活很感興趣,其實我的生活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但我小說中的故事依然是來自現實生活,我喜歡很自然地聽朋友們的故事,包括日常生活跟我們不一樣的朋友,我會把現實中真實的故事進行變形、轉換,最後成了我的小說。但無論真實與故事之間如何轉換,小說中的感情是我個人的,或者說我能體會他們的感情。對感情的共鳴,不存在正常生活與非正常生活的區別。

東方早報︰其實不只是你,很多日本作家都喜歡處理這類次文化題材。

吉本芭娜娜︰無論是小說中,還是現實生活中的這些年輕人,對社會來說,他們的想法和行為可能非常極端,很難為社會所接受。但這些被稱為極端的年輕人是有自己的生活哲學和信念,有自己的價值觀,只是跟這個世界有著巨大的鴻溝。正由於無法為現實社會所接受,他們其實被隔絕了,所以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多地思考人生,而透過他們的思考可以給我們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角度,所以我要寫下來。而且這樣的朋友我有不少。

東方早報︰你的小說另一個特點是,主角大都是年輕女孩,寫的是年輕人的生活。你現

在有一個10歲左右的兒子,其實也已經不年輕了,為何一直寫這類題材?

吉本芭娜娜︰大家這麼認為其實有一些誤解。我通常只寫多年前發生的故事,一般都發生在10年前,所以小說裡的人物尤其是女孩都至少比我年輕10歲。如果我現在80歲,我肯定也只寫70歲左右老太太的故事。

另外,由於我只寫10年前的故事,所以我小說裡的年輕人跟現在的年輕人很不一樣,我對世界的看法,對這些年輕人的看法,以及我個人的情感、價值觀也都停留在10年前。從這個角度講,我並不是個時髦的人,雖然很多年輕讀者一直誤以為我是個跟社會時尚緊貼在一起的作家。我個人覺得我跟這個社會的距離有些遠,我也很少跟社會以及外界交流,這也是日本作家的特點。我們這些日本作家彼此聯繫並不密切,相反有點彼此隔離,跟這個社會也是如此。

「我也有大量男性讀者」

東方早報︰由於你的小說大都跟年輕女性相關,所以很多人給你貼了個標籤︰女性主義作家。你同意嗎?

吉本芭娜娜︰只要是女作家就難免會被貼上這個標籤。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女性主義作家,也不是專為女性讀者而寫作,我不會特別考慮讀者性別。但我會特別在意讀者是誰,他們是年輕人還是更年長的,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感覺是怎樣的。所以,我為了不讓大家繼續貼這個標籤,我甚至嘗試不在小說中體現過多的女性因素。我知道的是,男性讀者更喜歡《哀愁的預感》,雖然這個現象讓我很困惑,但也說明,我也是有大量男性讀者的。

東方早報︰但有批評說你的作品很少直接寫社會問題。你怎麼看?

吉本芭娜娜︰相比這類批評,我受到最多的批評是,很多人認為我不配那麼年輕就出名,認為作家不該有那麼高的收入,對我的私生活指指點點等,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我的性別。回到你的問題,作為作家,我當然也關注社會問題,我只是用了很多象徵符號來表達社會問題,但不會太刻意地去用,否則大家反而不知道我在寫什麼。

用文學直接寫社會問題,當然是重要的,但不必要求每個作家都直接將社會問題寫到小說裡去。在我的小說裡不太有明顯的社會問題討論,但是我相信讀者在讀完我的小說之後,還是能感受到其中所涉及的社會問題,以及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解決方式,這麼寫也是我寫作的目的。

東方早報︰3月號的《文藝春秋》和《新潮週刊》上都有你的關於大地震的文章,感到非常意外。

吉本芭娜娜︰就算我寫大地震這種跟每個日本人都有關的文章,我也不會直接寫,在我的文章中,我並沒有直接提到去年的大地震,但大家都知道我在說什麼。大地震是個大悲劇,雖然我住在東京受到的影響並不太嚴重,但核輻射問題在一年之後依然存在,讓每個人都生活在緊張之中。

吉本芭娜娜(よしもと ばなな、1964.7.24—

日本當代小說家。原名吉本真秀子(よしもとまほこ),因其特别喜愛红色的香蕉花,所以筆名為芭娜娜(バナナ)。曾就讀於日本大學。在校期間便開始創作。《月影》(ムーンライトシャドウ)作為她的畢業作品得到了藝術學部長獎。而之後的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厨房》(キッチン)轟動社會,先後獲得許多文學大獎,包括海燕新人文學獎(海燕新人文学賞)「かいえんしんじんぶんがくしょう」、泉鏡花獎(泉鏡花文学賞「いずみきょうかぶんがくしょう」)等。作品結局大多光明向上,提示主角發掘了生存的意義與勇氣,治癒系代表作家。芭娜娜的創作生命力極其旺盛,連年雄踞日本暢銷書榜首,形成吉本芭娜娜現象,是日本文壇近年來一個燦爛的風景。

上了大學之後就不喜歡讀小說了。現在的孩子大抵都早慧,象牙塔也不比父輩們的象牙塔,它沒有賦予我們詩人的氣質,倒給生活平添了幾份菸火味。我們急於投身於社會的熔爐,急於洗掉一身的書生氣,因為社會要求我們成熟,生存教導我們要忘記這個年紀原有的浪漫與純真。小說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在我們看來往往帶有太多的理想色彩,人們更願意觸摸生活之本身,而懶於傾聽自己靈魂的聲音。沉靜如斯的文壇抵不過紙醉金迷的喧囂,亦步亦趨的商業化更是讓嚴肅文學墮落成茶餘飯後的談資。我們需要一部溫暖而誠懇的作品,在繁華盡褪的夜半時分,賦予我們寧和而又堅定的力量。

吉本芭娜娜或許正是為此誕生的女子。

她的作品中總是頻繁地「影」字,或是女主人公的名字,或是整部小說的標題,或是整部作品裡頻繁出現的意象。暗夜裡流下溫柔的光線,將包裹在暗夜中的人或物籠罩在淺黃色的光暈中,拓寫在地面上界限不明的影子,便是存在過的最佳明證。她的文字帶著淡淡的苦澀,淺淺的哀愁,卻也有著意想不到的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安撫著每一顆疲憊不堪的靈魂,足以讓我們在這並不夠絢爛的生活中釋然一笑。(轉載自滬江日語原創)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作家列傳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