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日本】出版文化中的「文庫本」現象
2012/01/08 20:42
瀏覽4,492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2011.12.13  光明日報/羅俞君 


文庫本稱得上是日本出版文化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

在日本,文庫本已有80餘年的歷史。從1927年岩波書店以萬人必讀的真正有價值的古典名著廉價本為理念推出岩波文庫至今,日本出版業經歷了四次文庫本戰爭。隨著出版社不斷加入文庫市場爭奪,到近年已經出版了一百多個文庫本系列。如今,書店裡以出版社命名的文庫,品種和規模蔚為大觀,給人一個大社如果不出文庫就不成其為大社的印象。

文庫本的特點

文庫本的第一大特點是輕巧、便於攜帶和閱讀。

在日本的地鐵車廂裡,常常可以看到人們手拿包了淺咖啡色封皮的文庫本在閱讀。儘管現在日本地鐵裡翻看手機的人大為增多,但仍可聽到日本同行說每週看一本,我的閱讀大都在地鐵和電車裡完成。快捷平穩的電車系統,上班族相對較遠的通勤距離,良好的閱讀習慣,都為文庫本大量出版提供了條件。

文庫本的第二大特點是定價便宜,使大眾擁有購買力。文庫本的價格大約在400-800日元之間,同樣內容的單行本和文庫本 大概會相差1,000日元。在日本時,如果僅僅是為自己閱讀而不是做工作樣書,我會買文庫本,因為價格可以承受,想必不少讀者也是這樣。

對出版社而言,文庫本有以下開發潛力:

可以使同一出版資源深度開發。在日本,出版社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在單行本(精裝)圖書出版後2-3出版文庫本。圖書資源的多次利用已成為像小學館、講談社這樣的出版社目前的出版策略之一。

文庫本可以在書店長期銷售。參與文庫大戰的出版社在書店一般都有自己的文庫本專櫃。東京的大書店,也常常集中多社的文庫本做各種主題書展。

低廉的價格、將一本單行本分成多卷文庫本,使一種書的大量銷售成為可能。在日本,常常可以看到出版社的海報上寫著累計銷售XX萬冊的字樣,這往往是同一作者系列或者同一個書單行本、文庫本(如果已出文庫本)的累計銷量,既鼓舞士氣也可以對讀者的購買心理形成影響。

文庫本的市場尷尬

2008年,日本整個圖書市場銷售額大概是2萬億日元,文庫本的銷售金額為1,359億日元,比2007年減少0.9%2008年,文庫本的初版品種為7,809種,比2007年增加6.7%2008年,有16家出版社推出了文庫系列計326種。

2008年度日本文庫本市場的發行量為38,453萬冊,比2007年增加3.5%;銷售量為22,341萬冊,比2007年減少了1.7%文庫本的返品率為41.9%2007年為40.5%2008年,文庫本的平均價格為612日元,其中新出版的文庫本平均價格為 615日元,比2007年度增加0.6%2008年,文庫本的平均發行量為16,000冊。

每月大約800種新文庫本出版,讓書店的文庫本書架幾乎爆棚;在庫過大;品種增加銷售利潤減少;發行部數增加銷售部數減少;作家的競爭亦變得激烈。這大概是目前日本文庫本面臨的尷尬。 

文庫本的市場動向 

在當下的日本圖書市場,文庫本的市場行銷呈現幾種狀態:

注重影像化對原作銷售的影響。日本書店、出版社的招貼廣告中──映畫化(即電影化)。諸如《赤壁》在日本上映時,出版和《三國演義》、《三國志》、三國人物有關圖書的出版社便開始將《赤壁》的海報做入三國題材書展廣告,十分注重影像化對原作銷售的影響。據日本同行介紹,電影電視化對文庫本或單行本的銷售大概有30萬冊的影響力。

在日本,以男性為讀者對象的推理小說在文庫市場占據相當占比;伴隨著日本的歷史熱,歷史小說成為閱讀熱點,加上歷史劇的推波助瀾,促進了時代小說文庫的銷售。書店以人氣作家的名字為此類圖書分類,集中上架。

以文學獎項帶動銷售。芥川獎、直木獎等文學獎項,都對文庫的銷售有相當的影響,並帶動該獲獎作家、獲提名作家其他作品的銷售。東販把芥川獎、直木獎的獲獎時間作為獲獎書季,列入每年的重點銷售節點。

以封面時尚化帶動銷售。以文學特色贏得市場的新潮文庫,2009年夏季將封面變臉,年代久遠的名著以一種空靈而時尚的色彩躍入年輕讀者的視野,令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有購買的欲望。而集英社則將古典名著封面漫畫化,在中學生讀者中贏得了市場。 

面對日本出版市場蔚為大觀的文庫現象,我曾經不止一次地發問,為什麼文庫本在日本流行不衰?因為有方便的地鐵?因為住得遠?因為低價?還是因為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因為閱讀的記憶和文化?或是日本人喜歡小的東西的國民性使然?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圖書市場的文庫本之戰並不會因為網絡、電子書和手機閱讀的到來而停止,紙質出版物在,日本的文庫本一定會在。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全球出版新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