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六書」與文字編輯工作
2006/11/29 00:01
瀏覽7,084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六書」是後人根據已有的漢字結構,分析歸納出來的漢字構造理論,並不是先有「六書」,爾後才據此創造了漢字。東漢的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敘》:「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成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偽,『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六書」中的指事、象形、形聲、會意是造字法則,轉注、假借是用字方法。指事字,是用象徵性符號或者在象形字上加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所表示的一般是抽象概念。如「上」字,在甲骨文裡是上面一短橫,下面一長橫,長橫代表水準線,上面的短橫是指示性符號,表示位置在水準線以上。「本」字,在象形字「木」字的下面打一小橫來指出樹根的所在;「刃」字,在「刀」字上加一點,指出刀鋒所在。指事字在漢字中數量較少。象形字,是描摹實物形象的一種造字方法,所表示的一般是常見的事物。如「日」「月」「水」「木」「網」等。形聲字,是用表示意義的符號和表示讀音的符號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方法。如「材」字,「木」為意符,「才」為聲符;「鳩」字,「九」為聲符,「鳥」為意符;「駕」,「加」為聲符,「馬」為意符。在漢字中,形聲的造字功能最強,據有關統計,在甲骨文字裡,形聲字只占20%,到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裡,形聲字所占比例達到82%,而清代康熙年間編纂的《康熙字典》形聲字占90%。會意字,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方法。如「采」字,是「爪」(手)在「木」(樹)上,表示採摘;「眾」字,是三個「人」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人數眾多。會意字數量也不多。
所以說文字編輯要掌握一點「六書」說,是基於如下一些理由。
作為文字編輯,在審讀文稿時會遇到大量的自己不太熟悉的古代語詞,要弄懂這些語詞的含義就必須借助相關的工具書,而很多的文史工具書都是按部首編排的,部首的劃分又是根據「六書」說確定的。例如某書引用《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贊》:「陽平的王多有才能,好事慕名,其勢尤盛,曠貴最久。」將「慕名」理解為仰慕名聲,實則此處「慕名」應理解為「希望自己有好的名聲」。編輯不理解「慕名」的意,就需要查閱《漢語大詞典》,如果編輯到「艸」部查找,是查不到的,因為「慕」是一個形聲字,《說文解字‧心部》:「慕,習也,從心,莫聲。」所以「慕」屬於「心」部,應在心部查找。古代工具書如《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是按部首編排的,而偏旁的確定和選取,多依「六書」說。如果對「六書」說較熟悉,查閱起來較為方便。
漢字是現在世界上碩果僅存,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表意文字,它源遠流長,文化內涵豐富,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有學者認為,「方塊漢字作為一種資訊載體,是中國文化的微縮系統」。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所承載的語意可以透過分析字形而獲得,形聲字具有二元結構的特點,它的意符是資訊儲存體,它的聲符是資訊識別體,有的意符還兼有承載語意的功能。漢字的富集性資訊載體的功能是線形拼音文字所沒有的。所以透過對漢字的分析,可以獲取有關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很多資訊,可以增加編輯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透過漢字,可以獲取有關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民俗風情等多方面的知識。例如:「法(灋)」,《說文解字‧廌部》:「灋,刑也。平的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廌、去。」「廌,解廌,獸也,似山牛,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灋」由「氵」「廌」「去」組成,表示用具有判別能力的神獸解廌頂觸理虧者,使審判像水一樣公平。法字再現了以動物等斷案的遠古文明場景,這種場景是歷史的真實的再現,以動物等決訟是世界上各民族都曾經經歷過的歷史階段。
「取」,《說文解字‧又部》:「取,捕取也,從又,從耳。」是會意字,「又」者,手也,用手割取左耳。它反映的是中國先民在狩獵中捕獲到野獸或戰爭中殺死敵人、俘獲戰俘時,割下左耳,作為計功的憑證。《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的,小獸私的,獲者取左耳。」鄭玄注:「得獸者取左耳,當以計功。」
我們現在的姓大多是隨父親的姓,但姓氏的「姓」字卻透露出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生活的某些資訊。《說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古的神聖母感天而生,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所謂「感天而生」不過是早期人類對只知其母,不知有父的母系氏族生活的一種神化解釋,「姓」是因母親而來,故「從女」。早期的中國姓氏很多是「從女」的字,如神農姓姜,黃帝姓姬,少昊後人姓嬴,舜帝後裔姓姚、姓媯,祝融後人姓妘等,另外,女、如、妁、妀、妙、妊、妞、姒、姑、妸、姍、姓、委、妾、始、娀、姞、姶、姣、娩、娸、婟、婁等姓氏都是以「女」為意符。所以《通志‧氏族略序》云:「女生為姓,故姓的字多從女。」
漢字的構形釋義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漢字構形上得到充分的反映,採取的具體方式是以人為出發點,來構形示意並施用於物。如中國古代表示長度的度量單位寸、咫、尺、尋、丈等都與人體有直接聯繫。《說文解字‧尺部》云:「寸、尺、咫、尋、常、仞皆以人的體為法。」「咫,中婦人手長八寸為咫」,《寸部》「尋……度人的兩臂為尋」,是取法於人體某些部位的長度來作為長度單位。作為造字功能很強的部首字如人、勹、匕、兒、又、廾、大、口、彳、屍、子、女、比、止、手、爪、欠、心、目、疒、立、耳、色、走、見、足、邑(右「阝」)、身、辵(辶)、言、辛、長(長)、革、頁(頁)、骨、鬼、首、韋(韋)、鬥、髟等都與人體或人的某些部位有關,由它們所構造的字在漢字總數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這些與人體有關的字既可以用於與人體相關的事物,又可以更廣泛地用於自然萬物和抽象的事物。關於這一點,文字學家姜亮夫有很精闢的論述,他在《古文字學》中說:「一切動物的耳目口鼻足趾爪牙,都用人的耳目口鼻足趾爪牙為字,並不為虎牙立字,不為象鼻、豕目、雞口、驢耳、鴞目、鴨趾立專字,用表示人的祖妣的且匕作獸類兩性的差別等……漢字不用其物的特徵表示某一事物,只是用『人本』的所有表示一切,這還不是人本而何?」
漢字反映了古代先民的科學技術水準。譬如我們可以透過分析漢字的部首來了解中國先民的動植物學知識。動植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衣食住行醫療保健都離不開動植物,在漢字系統中表示動植物名稱的字,草本、藤本植物多從「艸」,如艾、芋、茅、苕、莧、莩、菱、菊、葛、葵、蔗、蘭等;木本植物多從「木」,如松、楓、桂、梨、槐、柳、榆、桃、桐、桑、樟等;哺乳綱動物多從「犬」,如狗、狐、猴、猿、獺等;猛獸多從「豸」,如豺、豹、貍、貘等;長尾鳥多從「鳥」,如鳩、鵲、鴨、鴉、鵝等;短尾鳥多從「隹」,如隼、雀、雕、雁等。這些分類絕大多數是科學的,若非經過長期觀察和研究是很難做到的,它反映在商代以前中國先民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又如:「心」,《說文解字‧心部》:「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古人認為,心是思維記憶器官,《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主之。」所以,漢字中從心的字都與思維記憶、情感意志有關,如憶、忍、志、忘、態、忠、念、忿、忽、憂、快、忱、思、怨、怕、恭、願等,說明當時的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大腦是思維記憶器官,而錯誤地認為心是思維記憶器官。
有些字形的演變和新字的出現反映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如「炮」字,最初是指一種烹調方法,《說文解字‧火部》:「毛炙肉也,從火,包聲。」徐灝注箋:「炮本連毛裹燒的名,故用包為聲,引申的為凡炮炙之稱。」而作為武器的炮,寫作「砲」「礮」,從石,不從火,這是因為在火藥發明以前,「炮」是一種拋石機器,火藥發明後,用火藥來發射炮彈,所以借用從火的「炮」字來指用火藥發射的炮彈大炮。又如「塔」字,許慎《說文解字》中沒有此字,王玉樹《字帖》:「塔字諸書所無,惟見葛洪《字苑》,是以晉以前尚無此字也。」它是在佛教傳入中國後才產生的,是為了翻譯佛經中的「窣堵坡」而造的新字,後來除了指佛塔,也指塔形的東西,如水塔、燈塔、瞭望塔等。近代以來,隨著外來文化的大量傳入和新事物的不斷湧現,出現不少新字,如噸、氫、乒乓等字。這些新增漢字是中國人積極吸收外來文化的歷史見證。如果我們將不同歷史時期的新增漢字收集起來加以排比研究,可以為我們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發展歷程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
用「六書」說來分析漢字,要按字形固有的規律來進行,不可濫用,否則就會犯類似宋人王安石「波者水的皮」的錯誤。而且分析漢字不能以簡化漢字為基礎。有一本教育類的圖書在談到如何才能聰明時說:「人要聰明,要調動所有感知器官,聰明的『聰』就是最好的證明,『耳』表示耳朵要聽,『丷』表示眼睛要看,『口』表示嘴巴要說,『心』表示心裡要想。」實際上「聪」是「聰」的簡化字,《說文解字‧耳部》:「聰,察也,從耳,怱聲。」是一個形聲字,而不是那位作者所理解的會意字。聰指聽覺,聽而能審察是非真假,引申為聰明。如果責任編輯具有「六書」知識,就會發現作者的錯誤,不至於貽笑大方。
【注】
1.六書之說,是漢朝(西元前206至西元220年)學者分析歸納出來的六種字形結構的規律,許慎《說文解字》對六書部首定義,並舉實例,對後世影響最大。
2.「六書」的名稱和順序是:一、象形;二、指事;三、會意;四、形聲;五、轉注;六、假借。前四種是造字的方法,後兩種是用字的方法。
3.漢字的字數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增加,漢字中形聲字最多。
4.清朝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00多個。
5.漢字的結構形式可分為兩種:獨體和合體。象形、指事字多是獨體字;會意、形聲字多是合體字。如:日、月、上、下是獨體字,景、岩、江、河是合體字。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