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印刷】膠印過程中紙張起皺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2009/07/12 00:05
瀏覽3,775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2005.8.6  慧聰網 / 印刷行業


在膠印過程中,紙張受壓後表面形成的彎曲或樹枝狀不規則的凹凸痕跡,稱為起皺或打皺。紙張起皺是非常棘手的故障,不僅給生產帶來麻煩,影響套印的準確性,而且起皺的印張還會成為不合格品。下面筆者從機械和紙張本身兩方面討論紙張起皺的原因和解決辦法,供大家參考。

機械原因
1.
輸紙台壓紙輪的壓力不均勻
紙張在傳送過程中受到軸向力的作用,導致紙張在前規定位時中間部位鼓起,在壓印後形成皺褶。  

2.壓印滾筒叼紙牙排的叼力不等
如果壓印滾筒(Impression cylinder)叼紙牙排兩邊的叼力不足,則紙張的拖梢處起皺;如果一邊的叼力不足,則對應的拖梢邊起皺;如果中間的叼力不足,則紙張中間部位起皺。

3.紙張交接不當
在壓印前的紙張交接過程中,如果配合不當,造成叼口邊紙張長度改變,則拖梢部位易起皺。

4.牙墊高低不平
紙張被叼住時,如果牙墊不平,紙邊會形成波浪形,叼口部位局部起皺。

5.紙邊與叼牙的位置不正確
紙張定位後,如果紙張被叼牙叼住了一點,造成紙邊不平整而產生起皺現象。

6.壓印滾筒表面黏附的墨跡過厚
壓印滾筒表面黏附的墨跡過厚使紙張壓印時不平服,也會產生局部短距離起皺變形。

紙張原因
1.
敲紙痕跡過深、過密
由於敲紙用力不當,使敲紙痕跡過深、過密,印刷時在敲紙的折痕處易產生皺褶。

2.紙張絲縷方向
紙張進入機器壓印時,如果其是直絲縷,就容易造成絲頭起皺。

3.紙張含水量過大
紙張含水量過大,紙張自身纖維膨脹,在壓印過程中,膨脹的纖維由肥大變窄,易產生叼口伸向拖梢方向的枝狀皺褶。

4.環境溫濕度的影響
環境溫濕度變化,造成紙張含水量不均勻,如四周含水量大於中間,產生荷葉邊,印刷時紙張易起皺。

排除方法
紙張起皺故障出現後,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這樣可保證印刷效率和品質。對於由以上原因引起的皺褶,可採取以下措施加以克服。

第一、對印張適當進行敲勒處理,以提高紙張的印刷適性,從而達到消除下一色印刷起皺的目的。

第二、調整滾筒叼牙,使其叼力均勻,使印張處在叼牙的適當位置,消除因紙張交接失調造成的起皺故障。

第三、壓印時,保證紙張平服且緊貼在壓印滾筒上。

除了機械方面的原因和紙張本身的原因外,包襯使用不當等也會引起紙張起皺。如包襯太軟,有凸包、虛實的情況,或者包襯不緊,都會引起紙張起皺。因此,還應注意包襯工藝,防止因包襯虛鬆導致的起皺現象。

印刷紙張起皺的因素很多,一旦發現紙張起皺,應根據具體情況仔細分析,尋找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及時排除故障。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出版與印製
迴響(1) :
1樓. a
2009/09/25 18:16
肯定

看了您好幾篇文章 想必您對印刷蠻了解的~

有機會常交流~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