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印前】影響晒版品質的因素
2008/10/17 01:05
瀏覽4,66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眾所周知,在平版印刷過程中晒版是處在製版與印刷之間,把經過校對、簽准的晒版(分色)原版密附、晒印到塗有特殊感光材料的平版版材上的一道工序,晒版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印刷品質。本文就在生產過程中哪些因素會影響晒版品質及其解決方法作初步的分析。(本文指的是陽圖型PS版的晒版)

一、晒版原版圖文與非圖文部分密度的影響

晒版操作人員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無論怎麼樣嚴格按照晒版操作規程晒版,晒出的版的感覺圖文總是不結實或非圖文(空白部分)不乾淨有印漬,其實這多是由晒版原版圖文密度不足的非圖文部分有太大的灰霧所造成的。PS版晒版用的原版其圖文密度值一般要在3.0以上(實地的密度值要求更高)。如果密度太低,在按正常的曝光量進行晒版時部分強烈的晒版光線會穿透原版的圖文,使圖文下的PS版的感光層受光發生光化學反應,但由於這部分光線的光能量很小,遠沒有達到使圖文下面的整個感光層完全起光化學反應的臨界曝光量,起光化學反應的只是感光層的表面部分,這部分感光層會在顯影時被顯影液溶解掉。所以晒出的版感覺圖文淺了、不結實。

同樣道理,如果晒版原版的非圖文部分有灰霧,那麼在按正常曝光量進行晒版時,部分光能量被形成灰霧的黑色金屬銀行遮擋、吸收,到達PS版感光層的光能量不能使非圖文部分下面的整個感光層完全發生光化學反應,經顯影後,有一部分未能發生光化學反應的感光層殘留在PS版的表面,形成所謂的印漬。這些在非圖文部分形成的印漬在正式印刷時就會吸墨即上髒,影響印刷品質。為了使PS版製版達到精確的複製效果以及使版面清潔,減少除髒時間,對晒版原版也要有嚴格的要求。圖文密度達不到要求的或非圖文部分灰霧太大的,要退回上工序重做。

預先塗布好感光層的PS版,經過曝光、顯影、除髒、塗膠等工藝過程,便製成了供印刷使用的印版。陽圖型PS版,曝光的感光層發生光分解反應,並被顯影液所溶解從版面上除掉,塗布膠層後,形成穩定的親水空白部分;而未經曝光的感光層留在印版上,具有親油性,構成圖像部分

二、晒版光源光譜的影響

PS版的感光層區別於其他的感光材料,它是由光分解型的重氮化合物做感光劑以及成膜物質、染料等組成,具有一定的光譜分光感度,只有波長在某一限定範圍的光才能引起感光層分子結構的變化。也就是說,只有在光源的發光光譜與感光層的光譜分光感度相匹的條件下,PS版的感光層才能發生光化學反應。所以正確選擇晒版品質是十分重要的,對縮短曝光時間、準確複製原版的網點層次也是非常有利的。

根據測定,大多數PS版感光層的光譜分光感度在波長210-460nm範圍內。但考慮到晒版原版的版基、晒版機的玻璃等對320nm以下的光具有強烈的吸收作用,實際上這個範圍在320-460nm內。因此,要使PS版的感光層迅速感光,使圖像的階調層次在印版上得到良好的再現,就必須選擇發光光譜在這個範圍內的、具有較高發光強度的燈具作晒版光源。但在實際操作中最好是根據PS版感光層所使用的感光劑的劑型具體選擇晒版光源。例如:感光層是用鄰二疊氮醌-型感光劑(光譜分光感度範圍為320-460nm)的PS版,晒版時若選用碘鎵燈,曝光時間只需20s左右,用高壓水銀燈則要30s以上,這是因為:雖然兩種燈具的光譜成分都在300-460nm範圍內,但磺鎵燈發射的光譜中靠近400nm波長段的光能量的分佈及光能量比高壓水銀燈均勻得多也大得多,並且與這種感光劑型的光譜分光感度更為吻合,發光效率也更高的緣故。

*曝光:將陽圖原版與版的感光層密合,放置在專用的晒版機內,進行真空抽氣後,打開晒版機的光源,非圖像部分的感光層便在光的照射下發生光分解反應,這一過程叫做曝光,亦稱晒版。

原版網點品質:PS版的砂目細密,解析度高,具有良好的階調再現性和網點的還原性。為了充分利用PS版的這一優點,對於晒版用的原版的網點密度和網點光潔度都有一定的要求。PS版晒版用的原版,通常是用電子掃描、照相或雷射排版等方法製成的。在原版的製作過程中,由於照相軟片的反差系數值較低,當曝光、顯影或減薄過度時,將會形成密度值低的軟性網點或邊緣密度值小、中心密度值大的活性網點;用這樣的原版晒版,曝光量的微量增加或減少都會引起印版上網點面積的較大幅度的減小或增加,因而影響了PS版對網點的還原性。所以,晒版用的原版上的網點應該是密度值較高、邊緣和中心密度均一、周邊光潔的硬性網點,一般要求網點密度值在3.0以上(實地版的密度值應更高)。硬性網點的曝光寬容度較大,曝光量即使有些變化,印版上的網點面積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晒版品質是比較穩定的。

對於晒版用的原版,還要求表面潔淨,無劃痕、針孔,也不能殘留拼接圖像的膠痕。

三、曝光時間的影響

PS版晒版的要求是要使對應於晒版非圖文部分的PS版感光層,在顯影時被顯影液徹底溶解掉,而對應於圖文部分的PS版感光層在顯影後則必須留在版面上。要達到這一要求,曝光時間的控制必須正確。若曝光過度,則會出現印版上圖文的線條筆劃比晒版原版的細,網點面積縮小的現象,從而影響圖像階調層次的還原,進而影響印刷品質。曝光不足,不但影響圖像階調層次的還原,非圖文部分還會上髒。所以在晒版前,確定正確的曝光時間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PS版的種類不同,或PS版使用的感光劑劑型不同,在使用同一種光源曝光的前提下,曝光時間也不一樣。目前在實際生產中大多採用測試確定PS版的正確曝光時間。具體來講,就是採用標準的布魯納爾測試條在同一張印版上使用實際生產的晒版光源分別用不同的曝光時間進行逐級曝光,顯影後在印版上選出能夠保留實而不虛的小黑點和與其相應的同一極未糊死的空心點這一曝光時間,作為該批PS版的標準曝光時間。但要注意,晒製打樣版和上機版的曝光時間又有所區別,即在標準曝光時間的基礎上晒上機版的曝光時間要略多於晒打樣版,這是由膠印機的印刷壓力、印刷速度及壓印方式等印刷條件所決定的。

曝光原理:將陽圖原版有乳劑層的一面與PS版的感光層貼攏在一起,真空抽氣使其密合,然後打開晒版機裡的光源對印版進行曝光。光線透過原版非圖像部分到達感光層,感光層的見光部分發生分解反應,放出氮氣,生成茚酮化合物,遇水生成茚酸化合物。

幾種感光樹脂的曝光時間:

版材感光樹脂型號 曝光時間(s 光源

215 15-20 碘鎵燈

214 20-30 碘鎵燈

124 40-75 碘鎵燈

晒版曝光量 = 照度 × 晒版時間。由於常用的PS版陽圖型屬於光分解型。因此,當曝光量超過臨界光量值,即曝光過度時,網點就會縮小,細筆劃和小網點難以再現;當曝光量小於臨界光量值,即曝光不足時。網點就會相應擴大變粗。使版面起髒,影響版面深淺。因此,在晒版過程中,對於曝光量的控制。應採用連續調發梯尺或是「布魯納爾測試條進行監控,其作用就是在顯影後檢查曝光量是否合適。一般打樣版控制在3-4級(密度為0.4-0.55,印刷版控制在4.5-5.5級,密度為0.625-0.775)晒白不吸墨。在晒製陽圖版時,如能將0.5%的小點和99.5%空心點成對晒出來,這樣的印版才算合格。

濃度的影響

顯影液的濃度。一般是指顯影主劑的含量。顯影液濃度不足,不僅會增加顯影時間,而且容易造成顯影不徹底。引起版面起髒;濃度過大,則顯影時間加快,整個過程難以控制,易造成顯影過度,網點縮小或損壞,溶解未受光的感光層,降低印版的感脂性和耐印力。因此,為準確控制好濃度,可將印版經過30-60s顯影後,觀察布魯納爾測試條98%-99%的空心點是否清晰和1%-2%的小黑點是否牢固,如果網點清晰結實則說 明濃度合適。

四、顯影條件的影響

顯影條件主要包括:顯影液的溫度、濃度,顯影時間。PS版的顯影實際上就是顯影液的鹼性成分把發生光化學反應後生成印酸化合物(溶於稀堿溶液)的感光層從版面上溶解掉的過程。從測試中得知在其他顯影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顯影液的溫度越高,顯影速度就越快,當溫度超出35度時,感光層中的感光物質與成膜物質分子間的結合力會減弱,抗鹼性也會下降,未見光部分的感光層以及鋁版的氧化層將會被溶解,造成印版上的圖像變淺,階調層次再現性會遭破壞;而當溫度低於5度時,顯影幾乎處於停頓狀態。因此顯影液液溫最好控制在一定範圍內。PS版比較適宜的顯影溫度是在20度左右。

PS版顯影液主要由顯影劑、抑制劑以及潤濕劑組成。顯影液濃度過低時會因顯影不充分,使版面圖文部分的網點百分率比正常的擴大,並且非圖文部分上髒。所以顯影液除要按PS版生產廠家提供的資料嚴格配製外,顯影過程中還應根據顯影液的使用情況 適當添加新鮮的顯影液,以保持顯影液的顯影效力的延續,保證顯影品質。

從前面我們可以知道,顯影液的溫度或濃度越高,顯影時間越短(即顯影速度越快);顯影液的溫度或濃度越低,顯影時間越長(即顯影速度越慢)。但若顯影時間太長,印版上圖像層次的小網點和文字的細小筆劃容易丟失。顯影時間太短,印版上非圖文部分的感光層不能被顯影液完全溶解,印版版面將會出現上髒的現象。所以,準確控制顯影時間也是晒版的一個重要環節。實際生產中,要根據PS版的種類和晒版工藝等條件來確定。比如講,輪轉機專用的PS版,由於感光層較厚,顯影時間可適當延長;而平張機用的PS版感光層較薄,相對來講顯影時間可縮短。但一般認為,顯影時間宜控制在1min左右。

五、晒版原版與PS版密合度的影響

在晒版過程中,如果晒版原版與PS版的密合度不足,也就是它們之間有空隙,當光線通過時就會產生衍射現象,使印版的網點發虛或縮小或有不吸墨白點出現,影響圖像複製的再現性,對晒版品質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抽氣系統出現故障。常見的是真空泵的旋片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磨損或晒框的橡皮密封圈老化,晒版玻璃不能與之密合,造成抽氣不足。這時需要更換旋片或橡皮密封圈,才可保護晒版原版與PS版之間有足夠的密合度。

2.因膠帶的影響產生空隙。一般來講,拼大版時膠帶的粘貼不會對晒版產生什麼品質影響,但如果膠帶粘貼得太靠近圖文(離圖少於3mm)時,由於膠帶有一定的厚度(約為0.03mm),所以會使晒版原版與PS版之間產生空隙。這需要在拼版時膠帶離圖文最好有5mm以上的間隔,或者採用噴膠的方法來粘貼。

3.灰塵顆粒的影響。有時一些不起眼的灰塵顆粒粘住晒版原版,隔在晒版原版和PS版之間,使印版出現不吸墨的空白點。

綜上所述,確實有比較多的因素影響晒版的品質,這要求我們每個晒版操作人員除了嚴格按照晒版操作規程晒版外,還應掌握有關的晒版理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而不影響生產任務的完成,這對提高生產效率是有好處的。

【補充】

深:指網點轉移過程中,即從陽圖轉移到印版,或從印版轉移到印張上,相對應的網點,全面擴大。

淺:指網點轉移過程中,即從陽圖轉移到印版,或從印版轉移到印張上,相對應的網點,全面縮小。

平:指網點轉移過程中,即從陽圖轉移到印版,或從印版轉移到印張上,相對應的網點,小網點擴大,而大網點不變,使畫面階調反差壓縮了。

嶄:指網點轉移過程中,即從陽圖轉移到印版,或從印版轉移到印張上,高調區域絕網面積擴大,畫面階調少了、短了。層次丟失。

度:感光片曝光、顯影後產生黑色程度。密度值愈大,黑度愈黑。

差:指畫面最大密度與最小密度差。

光:指印張畫面01-1成網點的區域。

調:指印張畫面1-3成網點的區域。

中間調:指引張畫面4-6成網點的區域。

調:指印張畫面7-9成網點的區域。

連續調:由密度反映畫面層次。

半色調:由網點反映畫面層次。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出版與印製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