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版面與排版的基礎知識
2008/02/23 17:55
瀏覽19,174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版面與排版基礎知識主要包括版面構成要素、排版技術術語、校對符號的作用及各種版式處理等。這些知識是雷射排版工藝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工藝設計人員和操作員只有掌握「排版語言」和一些排版工藝知識,才能達到高效率和高品質。

一、書籍的組成
眾所周知,一本書通常由封面(書衣又稱護封)、扉頁、版權頁(包括內容提要及版權)、前言、目錄、正文、後記、參考文獻、附錄等部分構成。

扉頁(蝴蝶頁又稱內封、裡封,內容與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叢書名、副書名、全部著譯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點等。扉頁一般沒有圖案,一般與正文一起排印。

版權頁又叫版本記錄頁和版本說明頁,是一本書刊誕生以來歷史的介紹,供讀者了解這本書的出版情況,附印在扉頁背面的下部、全書最末頁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橫開本),它的上部多數印內容提要。版權頁上印有書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廠、發行者,還有開本、版次、印次、印張、印量、字數、日期、定期、書號等。其中印張是印刷廠用來計算一本書排版、印刷、紙張的基本單位,一般將一張全張紙印刷一面叫一個印張,一張對開張雙面也稱一個印張。字數是以每個版面為計算單位的,每個版面字數等於每個版面每行的字數乘以行數,全書字數等於每個版面字數乘以頁碼數,在版面上圖、表、公式、空行都以滿版計算,因此「字數」並不是指全書的實際行字數。

二、版面構成要素
版面指在書刊、報紙的一面中圖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總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圍的空白部分書刊一頁紙的幅面。透過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設計。

版心  位於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書眉 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號統稱為書眉。它包括頁碼、文字和書眉線。一般用於檢索篇章。

頁碼 書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頁碼,一般頁碼排於書籍切口一側。印刷行業中將一個頁碼稱為一面,正反面兩個頁碼稱為一頁。

注文  又稱注釋、注解,對正文內容或對某一字詞所作的解釋和補充說明。排在字行中的稱夾註,排在每面下端的稱註腳或面後注、頁後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後的稱篇後注,排在全書後面的稱書後注。在正文中標識注文的號碼稱注碼。

三、開本
版面的大小稱為開本,開本以全張紙為計算單位,每全張紙裁切和折疊多少小張就稱多少開本。

中國內地生產的紙張常見大小主要有以下幾種:
787×1092mm平板原紙尺寸是中國當前文化用紙的主要尺寸,中國內地現有的造紙、印刷機械絕大部分都是生產和適用此種尺寸的紙張。目前,東南亞各國還使用這種尺寸的紙張,其他地區已很少採用了。

850×1168mm的尺寸是在787×1092mm25開的的基礎上為適應較大開本需要生產的,這種尺寸的紙張主要用於較大開本的需要,所謂大32開的書籍就是用的這種紙張 

787×109.2mm(四六版)、62.6×87.6mm(菊版)的紙張是國際上較通用的規格。

四、版心
書刊版心大小是由書籍的開本決定的,版心過小容字量減少,版心過大有損於版式的美觀。一般字與字間的空距要小於行與行間空距;行與行間的空距要小於段與段間的空距;段與段間的空距要小於四周空白。

版心的寬度和高度的具體尺寸,要根據正文用字的大小、每面行數和每行字數來決定。而每面行數又受行距的影響。印刷標準術語中將字行與字行之間的空白稱為行間,行中心線與行中心線的距離稱為行距。

五、字型大小、字體、行距
1
.字型大小
計算字體面積的大小有號數制、級數制和點數制(也稱為磅)。一般常用的是號數制,簡稱為「字型大小」。照相排版機排版使用的是毫米制,基本單位是級(K),一級為0.25毫米,它用級數來計算。點數制是世界上流行的計算字體的標準制度。電腦字也是使用點數制的計算方式(每一點等於0.35毫米)標題用字一般大約14點以上;正文用字一般為9-12點,文字多的版面,字型大小可減到7-8點。注意,字越小,精密度越高,整體性越強。但過小會影響閱讀。

2
.行距
行距的寬窄是設計師較難把握的問題。行距過窄,上下文字互相干擾,目光難以沿字行掃視,因為沒有一條空白帶引導目光;而行距過寬,太多的寬白使字行不能有較好的延續性。這兩種極端的排列方法,都會使閱讀長篇文字者感到疲勞。行距在常規下比例為:字10點,行距則12點、即1012

事實上,除行距的常規比例外,行寬行窄是依主題內容需要而定的。一般娛樂性、抒情性讀物,加寬行距以反映輕鬆、舒展的情緒;也有純粹出於版式的裝飾效果而加寬行距的為增強版面空間層次與彈性,可採用寬、窄行同時並存的手法。

3
.字體、字型大小、行距的視覺層次
在一個版面中,選用三到四種以內的字體為版面最佳視覺效果。超過四種以上則顯雜亂,缺乏整體感。要達到版面視覺上的豐富與變化,只需將有限的字體變粗、變細、拉長、壓扁,或調整行距的寬窄,或變化字型大小大小。實質上字體使用越多,整體性越差。

六、文字編排的四種基本形式
1
.左右均齊
文字從左端到右端的長度均齊,字群顯得端正、嚴謹、美觀。此排列方式是目前書籍、報刊常用的一種。

2.齊中
以中心為軸線,兩端字距相等。其特點是視線更集中,中心更突出,整體性更強。用文字齊中排列的方式配置圖片時,文字的中軸線最好與圖片中軸線對齊,以取得版面視線的統一。

3
.齊左或齊右
齊左或齊右的排列方式有鬆有緊,有虛有實,能自由呼吸,飄逸而有節奏感。左或右取齊,行首或行尾自然就產生出一條清晰的垂直線,在與圖形的配合上易協調和獲得同一視點。齊左顯得自然,符合人們閱讀時視線移動的習慣;相反,齊右 就不太符合人們閱讀的習慣及心理,因而少用。但以齊右的方式編排文字似乎顯得新穎。

4.文字繞圖排列
將去底圖片插入文字版中,文字直接繞圖形邊緣排列。這種手法給人以親切自然,又融合、生動之感,是文學作品中最常用的插圖形式。

七、標題與正文的編排
在進行標題與正文的編排時,可先考慮將正文作雙欄、三欄或四欄的編排,再進行標題的置入。將正文分成二欄、三欄、四欄,是為求取版面的空間與彈性、活力與變化,避免通欄的呆板以及標題插入方式的單一性。標題雖是整段或整篇文章的標題,但不一定千篇一律的置於段首之上,可作居中、橫向、豎邊或邊置等編排處理。有的更直接插入字群中,以求新穎的版式來打破舊有的規律。

八、文字的強調
1
.線框、符號的強調
有意地加強某種文字元素的視覺效果,使其在整體中顯得特別出眾而奪目,是為強調。這個被強調的元素正是版面中的訴求重點,或為引人注目的效用。通常為了突出主題而減弱其他要素的配置量,使之產生主與賓的對比關係。賓體越弱則主體越強。

2.行首的強調
將正文的第一個字或字母放大,是當今流行的設計潮流。此技巧的發明溯源於歐洲中世紀時代的文稿抄寫員。由於它在文體中起著強調、吸引視線、裝飾和活躍版面的顯著作用,所以這一技巧被沿用至今。

下墜式是目前行首強調中使用最多的手法。即將正文裡的第一個字或字母放大並嵌入行首,其下墜幅度應跨越一個完整字行的上下幅度。至於放大的量度,依據起頁面的大小,文字的多少和所處的環境而定。

3
.行首裝飾性的強調
在文版中,行首字放大作為圖形,或選用具有裝飾性的字體,已不僅在版面中產生的作用,而更主要是作為形象化裝飾化,來獲取版面的裝飾風格,產生更強烈的視覺衝擊。

4
.引文的強調
在進行正文的編排中,我們常會碰到提綱挈領性的文字,即引文。引文概括一個段落、一個章節或全文大意,因此在編排上應給予特殊的位置和空間來強調。引文的方式有多種表現,如將引文嵌入正文欄的左右面、上方、下方或中心位置等,並且在字體或字型大小上可與正文相區別而產生變化。

九、文字的整體編排
1
.文案的群組編排
將文案的多種資訊組織成一個整體的形,如方形或長方形等,其中各個段落之間還可用線段分割,使其清晰、條理而富於整體感。在以圖形配置時,主體更為突出,空間更統一。文案的群組化,避免了版面空間散亂狀態。日本的平面設計在文字的整體編排上就十分有特色。

2
.文案的圖形編排
將文案排列成為一條線或一個面或群組為一個形象,並成為插圖的一個部分,達成圖文的相互融合,補充說明,是獨具匠心的版式設計。文字的圖形化乃是版面產生生動妙趣,獲得良好視覺吸引力的一種方式,是形式與內容相統一的最佳形式。但是並非每件設計都可作為圖形化處理。圖形化處理不可隨意濫用,它必須依據主題內容來確定。

十、字的圖形表述
注重文字的編排和文字的創意,乃是視覺傳達設計現代感的一種呈現。設計師不應放過在有限的文字空間和結構中進行創意編排,而應賦予編排更深的內涵,提高版面的趣味性與可讀性,克服編排中的單調和平淡。

1
.字意圖形表述
字意圖形是將文字意象化,以簡潔、直觀的圖形傳達文字更深的思想。

2
.字畫編排的表述
人類最初表達思維的符號是圖畫及進一步的象形文字。雖然象形文字只是一種形態性的記號,目前已不在使用,但在現代編排設計中卻反把記號性的文字作為構成元素來表現,這便是字畫圖形。

字畫圖形包括由字構成的物形和把物形加入文字兩種形式。前者強調形與功能,具有商業性;後者注重形式、趣味,不特定表述某種含義,而在於可給我們一些創作靈感和啟示。

十一、文字的疊印
版式設計中,常用文字與文字、文字與圖像相互重疊的表現方法。這種手法流行於80年代前後,並沿用至今。文字與圖像之間或文字之間在經過疊印後產生強烈的空間感、跳躍感、透明感、雜音感和敍事感,並成為版面最活躍、最注目的元素。這種疊印手法影響易讀性,但能造成版面獨特的視覺效果。不追求易讀,而刻意追求雜音表現的手法,是一種藝術思潮的表現,具有現代感的特徵。

文字在編排上的疏密節奏,可呈現出多種情緒。文字大,疊印密情緒緊張而激烈,節奏感強;文字小,疊印疏散、輕柔而抒情,節奏感強。編排時,要謹慎使用文字疊印的設計手法,以更貼切和完美的表現主題,使版面更具藝術感染力。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網路生活
自訂分類:出版與設計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