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11家國外著名期刊經營管理及辦刊特點
2007/06/07 23:38
瀏覽3,654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2004.4.14 傲視傳媒網/期頤

最近,我們對11家國外著名期刊進行了跟蹤研究,借鑑吸收有益經驗,探索期刊發展規律。
一、簡要情況
【週刊】
《時代》(Time),1923年創辦,週刊,美國線上-時代華納下屬的時代出版公司主辦。該刊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時政類期刊,涉及世界新聞、美國新聞、企業、宗教、教育、醫藥、科學、兩性、音樂、法律、報刊、人物、書評、影劇、讀者來信等各方面,透過自己的報導引領時代潮流。
《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ly),1929年創刊,週刊,美國麥格羅希爾公司主辦。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商業財經類期刊,主要內容有商業交易、供求統計、新產品介紹等。注重趨勢性的介紹和預測,尤其是對重大經濟趨勢的預測。特別強調固定欄目的稿件品質,形成品牌和高附加值。對屬下記者的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要求嚴格。

《新聞週刊》(Newsweek),1933年創辦,週刊,《華盛頓郵報》集團主辦。美國第二大新聞時政類期刊,報導一週內國內外重大新聞,包括政治、經濟、娛樂、科學、藝術、宗教等方面。報導內容廣泛,時效快捷。充分運用圖片、圖表等方式豐富版面,吸引讀者。
《電視指南》(TV Guide),1953年創刊,週刊,美國詹姆斯達電視指南公司主辦。美國年收入最高的期刊。大眾娛樂性雜誌,注重將刊物內容做深做細。緊隨電視節目的發展,深入介紹各種電視節目內容,引領讀者對電視節目的消費。
《人物》(People Weekly),1974年創辦,週刊,美國時代出版公司主辦。社會文化綜合類期刊,以人物特寫的形式報導新聞、電影電視、藝術、科學以及非常境況中普通人的典範等。1981、1996年被《廣告週刊》列為全美「十大最熱門期刊」排行榜榜首。堅持以讀者閱讀需要為中心,不斷調整完善。注重名人效應,力求吸引讀者。

【月刊】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1845年創刊,月刊,英國麥克米倫公司主辦。綜合性科普刊物。以科學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普及現代科學各個領域的最新進展、成就與動向。專業性和前瞻性強,同時可讀性也很強,注重把尖端的專業文章寫成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圖文並茂。
《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1888年創刊,月刊,美國全國地理學會主辦。報導美國及世界各地的地理情況、名勝古蹟、珍禽異獸、重要建築、風土人情等。該刊 在編輯方針和印刷製作方面不斷創新,注重品牌策略,同時維持品牌形象的統一性。
《讀者文摘》(The Reader’s Digest),1922年創刊,月刊,是一份提供綜合趣味的大眾文摘類期刊。期平均發行量位居美國雜誌第二位。追求「精簡和濃縮」的編輯方式,形成原創為主的獨特風格。非常注重宣傳美國價值觀念,堅持海外版以美國本土內容為主。

《紐約客》(The New Yorker),1925年創刊,週刊,美國紐豪斯家族屬下的康泰納仕特出版公司主辦。綜合文藝類刊物,內容涉及政治觀察、人物介紹、社會動態、電影、音樂戲劇、書評、小說、幽默散文、藝術、詩歌等方面。該刊是榮獲美國國家期刊獎獎項最多的期刊,共獲得34個獎項。強調精品意識,注重刊物品質,編輯方針嚴肅認真。
《財富》(Fortune),1929年創刊,半月刊,時代出版公司主辦。內容主要涉及公司、投資、中小商業、工作職業、技術等方面,擅長把瑣碎的事件聯繫起來,預測工商界的發展趨勢,闡明業界大的動態。實行編輯與經營相分離,保持刊物自身編輯內容的獨立性。積極開發品牌資源,創辦各種排名、論壇等活動。緊隨時代潮流,不斷調整刊物風格。

《費加洛 夫人》(Figaro
madame),1980年創刊,週刊,法國《費加洛報》集團主辦。該刊是一份女性雜誌,融傳統與現代特色如時裝、美容、家居裝飾等於一體,同時涵蓋法國與國際文化、文學,並關注社會問題,從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意義上,解析對於審美、文化、藝術的看法和思考。
二、品牌和發行一覽表
刊名:《時代》
品牌系列:澳洲、新西蘭、日本、加拿大、南非、歐洲等國外版;《時代‧青少年版》等子刊。
發行量:410萬份
廣告收入:4.19億美元
刊名:《新聞週刊》
品牌系列:《新聞週刊》國際版(大西洋地區、亞洲、拉丁美洲版)、《新聞週刊》(日、韓、西班牙、阿拉伯語版)、 《新聞週刊》(青少年、婦女、商業版)、《Arthur Frommer Budger Travel》。
發行量:320萬份
品牌系列:《誰》(澳洲)、《People in the
News》(與CNN合辦)。
發行量:370萬份
廣告收入:6億美元
刊名:商業週刊
品牌系列:拉丁美洲版、歐洲版和亞洲版;英、西班牙、波蘭文、印尼文和中文版。
發行量:97萬份
廣告收入:3.9億美元
刊名:電視指南
品牌系列:《電視指南‧名人逸事》、《有線電視指南》等。
發行量:910萬份
廣告收入:4億美元
刊名:科學人
品牌系列:英文國內版和國際版。在全球目前有15種其他語言的版本。
發行量:70萬份
刊名:財富
品牌系列:《E-Company》和《財富:小商業》,在香港出版《財富》中文版。
發行量:85萬份
廣告收入:2億美元

三、辦刊特點研究中,我們發現經過長期的發展,國外著名期刊均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獨具特色的經營機制。
1、實行嚴格的編輯和經營相分離
國外著名期刊普遍將內容編輯品質視為刊物的核心競爭力,注重維護自身品牌。為了確保內容不受廣告商和經營環節的影響,刊物內部大多將編輯部門同廣告、經營部門業務嚴格分離,編採報導不與廣告、經營發生任何關係,廣告、經營部門無權過問編採部門的事務。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刊物的定位和編輯方針的實現。
美國《財富》雜誌設有兩個獨立平行、互不干涉的序列,即以總編輯為首的編輯系統和以總裁為首的經營系統。總編輯和總裁平行並列,沒有隸屬關係。總編輯不考慮經營,只考慮按他們的原則和理念辦出一本讀者信任的最好雜誌。總裁負責市場推廣,但不能對總編輯施加任何影響,干涉報導。這種獨特的內部組織結構確保了《財富》長期恪守職業道德,較為真實與公正地報導和評論工商界的人物和活動。
《商業週刊》同樣採取嚴格的編輯和經營分離制度以保證編輯品質。主編史蒂芬‧謝潑德在談到《商業週刊》之所以能成為當今美國最大的商業雜誌時曾說:「《商業週刊》的報導遵守三條原則,一是不受政治影響,堅持自己的觀點;二是不受企業影響,編採與廣告經營嚴格分離;三是有自己獨特的分析和觀點,別人難以效仿。」當然,《商業周刊》維護的是美國商業企業界的利益,在報導上有一定的主觀傾向性,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
2、實施多媒體跨國經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最典型的例子是《時代》週刊。從1923年創刊起,時代公司連續成功推出了《生活》、《體育畫報》、《人物》等一系列暢銷雜誌,並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出版國際版。20世紀60年代至今,時代公司陸續進入電影娛樂、有線電視、音樂和網路等領域,發展為著名的時代華納媒體集團。該公司實施多媒體經營,收入來源多樣化,投資風險分散,所涉各個行業對集團收入都有貢獻,公司整體營運穩定。2000年,時代華納公司和美國線上公司以換股的方式合併,組成美國線上-時代華納跨國媒體集團。
世界最大的期刊出版商法國阿歇特集團,創業初期只經營一些兒童教育類和旅遊指南類圖書,1945年開始出版著名的娛樂性雜誌──《她》(Elle)。此後陸續拓展自己的經營範圍,在圖書、期刊、發行、廣告、廣播、影視、網路等多個領域都獲得了不菲的業績, 尤其在期刊出版方面。該集團在全世界34個國家出版204種期刊,亞太地區35種,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她》、《巴黎競賽畫報》、《旅行假日》、《划船》、《汽車與駕駛》、《婦女生活》、《大眾攝影》等。
3、發行與廣告並舉,廣告在經營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
相當多的國外著名期刊並不單純依靠雜誌的發行收入,而是採取發行與廣告經營並舉的戰略,使雜誌獲得全方位、綜合性的成長。許多雜誌的經營甚至更多地倚重廣告。比如《商業週刊》以雜誌、線上網路和「商業論壇」等多種形式為客戶提供廣告,具有強大的商業影響力,廣告收入可觀,1999年達4.4 億美元,而該刊發行收入不到6,000萬美元。《人物》雜誌的收入也是以廣告為主,2000年發行總收入為4.34億美元,而廣告收入為6.56億美元。
這一點在那些專門為某項產業服務的期刊中表現得更為明顯。這類期刊的讀者往往是該項產業中的某個特定群體,廣告客戶需要將自己的產品定期在該群體中作宣傳,宣傳費用(即廣告費用)包含在產品成本中。於是期刊不需要無限制擴大發行量,只需將期刊固定投遞到需要關注該產品的特定群體中即可。此類期刊的經營完全依靠廣告客戶,發行量是一個定數,多印多發反而賠錢。


最近,我們對11家國外著名期刊進行了跟蹤研究,借鑑吸收有益經驗,探索期刊發展規律。
一、簡要情況
【週刊】
《時代》(Time),1923年創辦,週刊,美國線上-時代華納下屬的時代出版公司主辦。該刊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時政類期刊,涉及世界新聞、美國新聞、企業、宗教、教育、醫藥、科學、兩性、音樂、法律、報刊、人物、書評、影劇、讀者來信等各方面,透過自己的報導引領時代潮流。
《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ly),1929年創刊,週刊,美國麥格羅希爾公司主辦。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商業財經類期刊,主要內容有商業交易、供求統計、新產品介紹等。注重趨勢性的介紹和預測,尤其是對重大經濟趨勢的預測。特別強調固定欄目的稿件品質,形成品牌和高附加值。對屬下記者的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要求嚴格。

《電視指南》(TV Guide),1953年創刊,週刊,美國詹姆斯達電視指南公司主辦。美國年收入最高的期刊。大眾娛樂性雜誌,注重將刊物內容做深做細。緊隨電視節目的發展,深入介紹各種電視節目內容,引領讀者對電視節目的消費。
《人物》(People Weekly),1974年創辦,週刊,美國時代出版公司主辦。社會文化綜合類期刊,以人物特寫的形式報導新聞、電影電視、藝術、科學以及非常境況中普通人的典範等。1981、1996年被《廣告週刊》列為全美「十大最熱門期刊」排行榜榜首。堅持以讀者閱讀需要為中心,不斷調整完善。注重名人效應,力求吸引讀者。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1845年創刊,月刊,英國麥克米倫公司主辦。綜合性科普刊物。以科學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普及現代科學各個領域的最新進展、成就與動向。專業性和前瞻性強,同時可讀性也很強,注重把尖端的專業文章寫成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圖文並茂。
《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1888年創刊,月刊,美國全國地理學會主辦。報導美國及世界各地的地理情況、名勝古蹟、珍禽異獸、重要建築、風土人情等。該刊 在編輯方針和印刷製作方面不斷創新,注重品牌策略,同時維持品牌形象的統一性。
《讀者文摘》(The Reader’s Digest),1922年創刊,月刊,是一份提供綜合趣味的大眾文摘類期刊。期平均發行量位居美國雜誌第二位。追求「精簡和濃縮」的編輯方式,形成原創為主的獨特風格。非常注重宣傳美國價值觀念,堅持海外版以美國本土內容為主。

《財富》(Fortune),1929年創刊,半月刊,時代出版公司主辦。內容主要涉及公司、投資、中小商業、工作職業、技術等方面,擅長把瑣碎的事件聯繫起來,預測工商界的發展趨勢,闡明業界大的動態。實行編輯與經營相分離,保持刊物自身編輯內容的獨立性。積極開發品牌資源,創辦各種排名、論壇等活動。緊隨時代潮流,不斷調整刊物風格。

madame),1980年創刊,週刊,法國《費加洛報》集團主辦。該刊是一份女性雜誌,融傳統與現代特色如時裝、美容、家居裝飾等於一體,同時涵蓋法國與國際文化、文學,並關注社會問題,從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意義上,解析對於審美、文化、藝術的看法和思考。
二、品牌和發行一覽表
刊名:《時代》
品牌系列:澳洲、新西蘭、日本、加拿大、南非、歐洲等國外版;《時代‧青少年版》等子刊。
發行量:410萬份
廣告收入:4.19億美元
刊名:《新聞週刊》
品牌系列:《新聞週刊》國際版(大西洋地區、亞洲、拉丁美洲版)、《新聞週刊》(日、韓、西班牙、阿拉伯語版)、 《新聞週刊》(青少年、婦女、商業版)、《Arthur Frommer Budger Travel》。
發行量:320萬份
品牌系列:《誰》(澳洲)、《People in the
News》(與CNN合辦)。
發行量:370萬份
廣告收入:6億美元
刊名:商業週刊
品牌系列:拉丁美洲版、歐洲版和亞洲版;英、西班牙、波蘭文、印尼文和中文版。
發行量:97萬份
廣告收入:3.9億美元
刊名:電視指南
品牌系列:《電視指南‧名人逸事》、《有線電視指南》等。
發行量:910萬份
廣告收入:4億美元
品牌系列:英文國內版和國際版。在全球目前有15種其他語言的版本。
發行量:70萬份
刊名:財富
品牌系列:《E-Company》和《財富:小商業》,在香港出版《財富》中文版。
發行量:85萬份
廣告收入:2億美元

1、實行嚴格的編輯和經營相分離
國外著名期刊普遍將內容編輯品質視為刊物的核心競爭力,注重維護自身品牌。為了確保內容不受廣告商和經營環節的影響,刊物內部大多將編輯部門同廣告、經營部門業務嚴格分離,編採報導不與廣告、經營發生任何關係,廣告、經營部門無權過問編採部門的事務。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刊物的定位和編輯方針的實現。
美國《財富》雜誌設有兩個獨立平行、互不干涉的序列,即以總編輯為首的編輯系統和以總裁為首的經營系統。總編輯和總裁平行並列,沒有隸屬關係。總編輯不考慮經營,只考慮按他們的原則和理念辦出一本讀者信任的最好雜誌。總裁負責市場推廣,但不能對總編輯施加任何影響,干涉報導。這種獨特的內部組織結構確保了《財富》長期恪守職業道德,較為真實與公正地報導和評論工商界的人物和活動。
《商業週刊》同樣採取嚴格的編輯和經營分離制度以保證編輯品質。主編史蒂芬‧謝潑德在談到《商業週刊》之所以能成為當今美國最大的商業雜誌時曾說:「《商業週刊》的報導遵守三條原則,一是不受政治影響,堅持自己的觀點;二是不受企業影響,編採與廣告經營嚴格分離;三是有自己獨特的分析和觀點,別人難以效仿。」當然,《商業周刊》維護的是美國商業企業界的利益,在報導上有一定的主觀傾向性,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
2、實施多媒體跨國經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最典型的例子是《時代》週刊。從1923年創刊起,時代公司連續成功推出了《生活》、《體育畫報》、《人物》等一系列暢銷雜誌,並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出版國際版。20世紀60年代至今,時代公司陸續進入電影娛樂、有線電視、音樂和網路等領域,發展為著名的時代華納媒體集團。該公司實施多媒體經營,收入來源多樣化,投資風險分散,所涉各個行業對集團收入都有貢獻,公司整體營運穩定。2000年,時代華納公司和美國線上公司以換股的方式合併,組成美國線上-時代華納跨國媒體集團。
世界最大的期刊出版商法國阿歇特集團,創業初期只經營一些兒童教育類和旅遊指南類圖書,1945年開始出版著名的娛樂性雜誌──《她》(Elle)。此後陸續拓展自己的經營範圍,在圖書、期刊、發行、廣告、廣播、影視、網路等多個領域都獲得了不菲的業績, 尤其在期刊出版方面。該集團在全世界34個國家出版204種期刊,亞太地區35種,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她》、《巴黎競賽畫報》、《旅行假日》、《划船》、《汽車與駕駛》、《婦女生活》、《大眾攝影》等。
3、發行與廣告並舉,廣告在經營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
相當多的國外著名期刊並不單純依靠雜誌的發行收入,而是採取發行與廣告經營並舉的戰略,使雜誌獲得全方位、綜合性的成長。許多雜誌的經營甚至更多地倚重廣告。比如《商業週刊》以雜誌、線上網路和「商業論壇」等多種形式為客戶提供廣告,具有強大的商業影響力,廣告收入可觀,1999年達4.4 億美元,而該刊發行收入不到6,000萬美元。《人物》雜誌的收入也是以廣告為主,2000年發行總收入為4.34億美元,而廣告收入為6.56億美元。

4、注重品牌策略,延伸品牌效應
國外各家著名期刊非常注重開發品牌資源,逐步營造以期刊品牌為核心的媒體集團。《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將自身品牌向圖書、圖片庫、教育產品、地圖、電視節目、網站等方面推廣,充分發揮該品牌的強大影響力。《電視指南》雜誌擁有《電視指南‧名人逸事》、《有線電視指南》等系列子刊,並相繼開發了電視指南頻道 和電視指南線上網站。《讀者文摘》、《新聞週刊》也以各自品牌為紐帶,整合不同媒體資源,形成多媒體集團。
5、充分應用高新技術,積極開發新型媒體
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往往能為傳媒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成長點。上世紀20、30年代,時代公司抓住攝影技術出現的契機,成為圖片新聞的先驅和出版業的領先者;50年代當電視衝擊出版業的時候,投資廣播電視和有線電視網。華納公司依託電影新技術起飛。美國線上(AOL)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為世界最大的ISP服務商。時代華納與美國線上的併購更是「大媒體觀」下媒體融合的典範。《讀者文摘》、《新聞週刊》、《時代》等期刊都先後開發了自己的門戶網站。《時代》的入口網站www.Time.com並不僅僅將刊物內容平移到網上,而是報導更全面、角度更新、分析問題更透徹、深入,還可以滾動發佈、連續報導、追蹤採訪,充分發揮網上時效性強內容豐富的優勢。

國外各家著名期刊非常注重開發品牌資源,逐步營造以期刊品牌為核心的媒體集團。《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將自身品牌向圖書、圖片庫、教育產品、地圖、電視節目、網站等方面推廣,充分發揮該品牌的強大影響力。《電視指南》雜誌擁有《電視指南‧名人逸事》、《有線電視指南》等系列子刊,並相繼開發了電視指南頻道 和電視指南線上網站。《讀者文摘》、《新聞週刊》也以各自品牌為紐帶,整合不同媒體資源,形成多媒體集團。
5、充分應用高新技術,積極開發新型媒體
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往往能為傳媒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成長點。上世紀20、30年代,時代公司抓住攝影技術出現的契機,成為圖片新聞的先驅和出版業的領先者;50年代當電視衝擊出版業的時候,投資廣播電視和有線電視網。華納公司依託電影新技術起飛。美國線上(AOL)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為世界最大的ISP服務商。時代華納與美國線上的併購更是「大媒體觀」下媒體融合的典範。《讀者文摘》、《新聞週刊》、《時代》等期刊都先後開發了自己的門戶網站。《時代》的入口網站www.Time.com並不僅僅將刊物內容平移到網上,而是報導更全面、角度更新、分析問題更透徹、深入,還可以滾動發佈、連續報導、追蹤採訪,充分發揮網上時效性強內容豐富的優勢。

6、在保持刊物傳統編輯方針的基礎上,結合時代需要不斷創新
國外著名期刊非常重視以讀者閱讀需要為中心,在內容上不斷創新,以保持刊物的長盛不衰。美國《人物》週刊最初主要是一份影迷雜誌。進入20世紀80年代,該刊擴大報導範圍,加強了對廣大民眾所關心的重大突發性事件的深度報導,如雷根遇刺、舊金山市大地震等,社會新聞色彩越來越濃。90年代,該刊在報導即時新聞的同時,著重加強對癌症、早產、饑餓、虐待兒童、種族歧視等中長時段社會性問題的報導,力圖引導讀者全面了解社會。《商業週刊》尤其注重報導的時代性。90年代初資訊技術剛剛在美國興起時,該刊就以「資訊技術革命」為醒目標題,對資訊技術的產生、現狀以及對未來的影響做了全面報導和預測。隨著電視24小時滾動新聞和網路等新的資訊傳播管道的發展,《商業週刊》加大了對資訊傳播、電腦、納米等新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報導力度。《電視指南》雜誌為了應對電視節目預報管道增多帶來的衝擊,調整辦刊理念,減少介紹性內容,增加有份量的評論性內容,由原來的為讀者提供收視資訊發展為引領讀者對電視節目的選擇。
7、適應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需要,內容風格趨向細化
國外著名期刊十分重視市場調查,研究不同讀者群體的年齡結構、性別比例、職業收入、閱讀習慣,以此確定辦刊思路和內容走向。美國《商業週刊》、《財富》(Fortune,財星)、《富比士》(Forbes,福布斯)同為著名的三大商業財經類期刊,但內容風格有著顯著不同。《商業週刊》新聞性最強,是三者中唯一的週刊。該刊強調事件對社會和經濟的推動力,對國際重大經濟題材反應迅速,能夠推出有針對性和深度的報導。《財富》重點強調企業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力,更側重於對企業,尤其是大公司的報導。《富比士》則推崇精英群體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力,總是不遺餘力地介紹企業家,介紹企業的成功之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借鑑國外期刊的成功經驗,有助於我國期刊加快發展,創立品牌,走向世界。

國外著名期刊非常重視以讀者閱讀需要為中心,在內容上不斷創新,以保持刊物的長盛不衰。美國《人物》週刊最初主要是一份影迷雜誌。進入20世紀80年代,該刊擴大報導範圍,加強了對廣大民眾所關心的重大突發性事件的深度報導,如雷根遇刺、舊金山市大地震等,社會新聞色彩越來越濃。90年代,該刊在報導即時新聞的同時,著重加強對癌症、早產、饑餓、虐待兒童、種族歧視等中長時段社會性問題的報導,力圖引導讀者全面了解社會。《商業週刊》尤其注重報導的時代性。90年代初資訊技術剛剛在美國興起時,該刊就以「資訊技術革命」為醒目標題,對資訊技術的產生、現狀以及對未來的影響做了全面報導和預測。隨著電視24小時滾動新聞和網路等新的資訊傳播管道的發展,《商業週刊》加大了對資訊傳播、電腦、納米等新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報導力度。《電視指南》雜誌為了應對電視節目預報管道增多帶來的衝擊,調整辦刊理念,減少介紹性內容,增加有份量的評論性內容,由原來的為讀者提供收視資訊發展為引領讀者對電視節目的選擇。
7、適應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需要,內容風格趨向細化
國外著名期刊十分重視市場調查,研究不同讀者群體的年齡結構、性別比例、職業收入、閱讀習慣,以此確定辦刊思路和內容走向。美國《商業週刊》、《財富》(Fortune,財星)、《富比士》(Forbes,福布斯)同為著名的三大商業財經類期刊,但內容風格有著顯著不同。《商業週刊》新聞性最強,是三者中唯一的週刊。該刊強調事件對社會和經濟的推動力,對國際重大經濟題材反應迅速,能夠推出有針對性和深度的報導。《財富》重點強調企業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力,更側重於對企業,尤其是大公司的報導。《富比士》則推崇精英群體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力,總是不遺餘力地介紹企業家,介紹企業的成功之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借鑑國外期刊的成功經驗,有助於我國期刊加快發展,創立品牌,走向世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