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獨善 與 兼善】
2015/11/29 10:20
瀏覽785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獨善 與 兼善】
世外桃源是令人嚮往的世界,但那畢竟是烏托邦式的樂土。人活於世有兩種態度:
一是「出世」的思想,道家是出世的情懷,清靜無為與人無爭,〈論語.微子篇〉孔子周遊列國時,遇到長沮、桀溺,桀溺說:「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當社會混亂,理想不能行世,遁世隠居的避世思想,就成了出世者的唯一選擇。
一是「入世」的思想,儒家是入世的胸襟,懷著悲天憫人之心以求淑世利國,所以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希望輔助諸侯之國,推行仁道以利天下。然而孔子在楚國被 接輿批評道:「鳳兮鳳兮何德之衰?」時人更評論孔子「栖栖惶惶不可終日,如喪家之犬。」有理想之士,必要有勇往直前大無畏的操守!
奉行儒家禮教思想的孟子,在〈梁惠王〉篇曾説:「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宋代范仲淹更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操,將仁者的胸襟更發揮到極致。
〈孟子.盡心〉篇曾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出世與入世的思想,兩相比較之下,出世者是「獨善其身」,而入世者是「兼善天下」。今日社會人才濟濟,有志之士,首當懷抱獨善其身,充實自身能力,方能一展長才進而淑世報國!
(孟母教子 圖取用網路)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