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不及黃泉 無相見也-鄭莊公 的故事】
2015/11/05 21:48
瀏覽4,27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不及黃泉 無相見也-鄭莊公 的故事】

〈左傳〉隱公元年記載:「鄭伯克段于鄢」。這段歷史是發生在春秋時期鄭國的故事。原文:「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清.吳楚材編《古文觀止》時,將〈鄭伯克段于鄢〉這篇列為篇首。

《故事本事》
春秋時代申國的公主 武姜,嫁給了鄭武公。鄭武公十四年,武姜生了公子寤生(即後來的鄭莊公)。武姜生莊公時因為難產,受了極大的痛苦,所以武姜不喜歡他。鄭武公十七年,武姜又生少子 叔段,武姜非常寵愛少子叔段,要武公立叔段。但是武公還是立了長子寤生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鄭莊公。
鄭莊公元年,武姜請求把滎陽制地作為叔段的封邑。因為制邑地勢險要,是關係國家安危的軍事要地,莊公不允。武姜又逼鄭莊公把鄭國大邑京邑封給叔段。鄭莊公礙於母親的請求,也只好答應。
鄭大夫祭仲進諫道:「京邑比都城還要大,不可作為庶弟的封邑。」鄭莊公說:「我不能不聽母親的要求啊!」而叔段到了京邑就整頓軍備,與母親武姜陰謀襲擊鄭都。
莊公獲知叛亂陰謀後,隨即命令公子呂去討伐叔段。京邑的人民在得知莊公大軍前來平亂後紛紛背棄叔段,叔段逃往了鄢城,最後逃離鄭國,流亡共國避難,史稱「共叔段」。
共叔段之亂平定後,鄭莊公便將母親武姜流放到 潁,並且發誓「不到黃泉,永不見面」。畢竟武姜是自己的生母,所以過了一段時間後,鄭莊公開始反悔之前的誓言。幸好邊疆官吏 潁考叔在得知莊公的悔意後,便藉機上貢。莊公賜宴潁考叔,席間潁考叔將一些肉類留下。鄭莊公便問其原委,潁考叔回稟莊公,只是為了讓在家中的老母也能品嘗到君王賞賜的肉食。莊公聽聞後沈默不語。
潁考叔則藉機建議,只要挖條隧道,能看見泉水,那麼就能完成莊公見母的心願。莊公採用了潁考叔的辦法,立即開始動工挖掘。隧道掘成後,莊公和武姜分別走入隧道,母子最後終於團聚。

《文末結語》
這段歷史,給人三項啓示:
1)偏心可以滅人心志:
由於武姜生鄭莊公時,遭遇到莫大的苦痛,是值得同情的,但厭惡莊公至此,而偏袒喜歡幼子共叔,並且助幼子謀反篡位。因心中的仇恨,結果是付出了如此慘痛的代價。

2)兄不友弟不恭
共叔段踰越弟弟的本分,釀成了國家一場大災難,鄭莊公沒有教導弟弟應盡的責任,並故意放任共叔段,讓叔段最後走上造反的之路,這樣的心態也是可議的。

3)睿智能言潁考叔
潁考叔用「以孝事母」的道理,以同理心引起莊公的孝思與心中悔恨,潁考叔建議挖隧道引泉水,讓母子相見於泉下,真是個忠心睿智的賢臣啊!

〈古文觀止〉第一篇就選錄了〈鄭伯克段於鄢〉一文。文末云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詩經》上所說的:孝子心無匱乏,永遠賜福你的族類。
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吧!

(圖片取自網路)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