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零零細雨灑芭蕉 關漢卿大德歌欣賞】
關漢卿的元曲小令作品〈大德歌〉,有十首,清朝版本目錄學家黃丕烈,將其中四首分別以春、夏、秋、冬為題,成了一組四首的小令,內容是描寫閨中少婦,懷念遠方良人心中愁緒。今天欣賞的是〈大德歌.秋〉。
《大德歌.秋》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灑芭蕉。
〈補充注釋〉:陳摶是五代末北宋初的道士,真源人。字「圖南」,自號「扶搖子」、「希夷先生」。曾在武當山、華山修道,清心寡欲,一睡就是百餘日不起,被稱為睡仙。被尊之為陳摶老祖、希夷祖師。
《曲意欣賞》
此曲是閨怨之作,朝思暮想盼望的人遲遲未歸,心中有事漫漫長夜本來就睡不著,加上風聲、雨聲丶秋蟬鳴、螅蟀叫、大自然的聲音全鑽進了腦門,簡直叫人無法入眠。
此時秋風秋雨,已經是愁煞人了。偏偏這些大自然的聲響,不是完美諧和的天籟,而更加深了魂縈舊夢,愁苦纏綿的思緒。
更糟的是,冷冷的秋雨,雖然輕輕落在庭院中的芭蕉葉上,淅淅瀝瀝的聲音,如何安枕?
清.蔣坦在芭蕉上題字,怨妻子秋芙庭院中種芭蕉:「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夜不成寐的人兒,才能體會雨打芭蕉是多麼惱人!
當心情好的時候,曾經面對無限春光,曾經擁有過的花月良宵,而今已是秋深,草木凋零,萬物蕭條,睹物傷情,無邊的情愁隨之而起,不自覺地,涙水撲簌簌的灑下,心中無限思念的苦痛,面對此情此景,就算睡仙陳搏也睡不著吧!
「淚似簾外雨」, 「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漫漫長夜,深閨中的女子,唯有不止的淚水為伴,悲歡離合的無情,只有此刻方能體會!
《文末感言》
關漢卿的這曲大德歌,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寫秋,未落入俗套寫秋景的蕭條,而著重聲音上的刻劃,採用了許多的疊字,藉風雨之聲,與蟬噪、蛩鳴、雨灑芭蕉種種聲音如此擾人清夢,將女子內心的煩惱無奈,作了具體的襯托,這些噪音似乎是讓人無眠的幫凶,著實手法高明!
李煜〈長相思〉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溫庭筠〈更漏子〉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這些歷歷在目的愁緒,總如此令人憂思纒繞,愁腸百結!
從關漢卿自我剖白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套曲〉:「我是箇蒸不爛、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
「我翫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
如此鐵錚錚的漢子,如此才情世出的文士,筆下寫出的閨情,卻多麼細膩又深深的扣人心弦啊!
(蘇州拙政園.圖片取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