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青山多嫵媚 】辛棄疾· 賀新郎一詞欣賞
《作者生平梗概》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人,南宋愛國詞人。二十一歲参加抗金義軍,一直到四十二歲時退居江西信州,抗金長達二十年之久。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策略,均未被採納。詞作富有愛國情感,文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辛棄疾作品留下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
《賀新郎原詞》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賀新郎一詞欣賞》
辛棄疾寫此詞時已經五十多歲,終其一生,都在為驅除金人、收復中原的理想而奮鬥。然而從二十多歲時在北方起義抗金,到六十多歲時在南方寂寞離世,他始終壯志未酬。
所以對一生命運一開頭用可[甚矣吾哀矣!]來表達無限悲憤!世事難料,朋友大半零落。人到晚年更形孤獨寂。所以借用李白〈秋浦歌〉的詩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同樣來寫自己的愁恨的深重。然而一事無成的人生,也只有將辛酸悲涼,用一笑置之。
而活在世上,能令詞人歡喜的又是何物呢?[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就是答案了!
世間人事令人憂愁,而青山有一種屹立不搖,自然灑脫的神態,令人悠悠神往的感覺。也許交遊零落之後,只能與青山為友為伴,只有青山,正是[能令公喜]!
孤獨寂寞的人,最喜獨立東𥦬,眺望遠處青山,一手持酒一手搔頭,也許只有飲酒才能自我解脫。
突然間想到,陶淵明當年寫〈停雲〉詩時,也是一樣的心情情吧!或許只有陶淵明能了解自己。世人以醉酒求名的人,哪裡真的懂得飲酒的妙處?
杜甫〈晦日尋崔戢李封〉有:[濁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之句。酒能安撫在宦海中沉浮的人,只有經歷過仕途坎坷的人,才能真正品味出酒的滋味,識得飲酒的奧妙!
乘著酒興,詞人回首大叫一聲,突然雲飛動,風大起,風雲也為之變色!希望多年來心中的怨憤愁苦,隨著這一聲長叫,得以抒發!
最後[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不見我。]辛棄疾引用南朝.張融的文句,宣洩自己積鬱已久的情緒:他並不遺憾沒有見到古人,遺憾的是古人沒有見到他的狂態!
《讀後感言》
這首詞是辛棄疾的得意之作。據〈古今詞話〉記載:[幼安每開宴,必令侍姬歌所作詞,特好歌〈賀新郎〉,自誦其警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所以結尾再次感嘆知音稀少,與上闋的[交游零落,只今餘幾]相呼應,進一步強調了詞人的萬般無奈寂寞孤獨!
詞的上半片寫年老力衰,事業未就,交游零落的苦悶和孤寂;下半片寫飲酒,詞調由哀婉悲涼逐漸轉為豪邁雄放。全詞引用了大量典故,卻能渾然天成,融為一體,毫無斧鑿的痕跡。是傳之千古的好詞!
(台灣中央山脈.拍攝於清境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