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同心人 空結同心草】薛濤與元稹的故事
2014/10/26 12:41
瀏覽2,86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不結同心人 空結同心草】薛濤與元稹的故事
《薛濤生平梗概 》
薛濤字洪度,唐代女詩人,父親薛鄖,曾在蜀地成都為官,薛濤隨父寓居成都。知音律,工詩詞,八九歲就會寫詩,是唐代有名的才女。
後來父親去世,家道日衰,薛濤十六歲入樂籍為樂妓。
薛濤妙解音律,有詩作五百餘首,大都散失,今傳世的詩作多半是從唐人絕句等各選本拼湊而成。
薛濤聰慧美麗,與當時的名士元稹、牛僧孺、張籍、白居易、令狐楚、劉禹錫等人均有來往,被世人稱為[掃眉才子]。當時劍南節度使總共換了十一位,每一位都對她十分欣賞和敬重。
晚年薛濤獨居於成都浣花溪,去世時大約是63歲。今成都有望江樓公園,薛濤紀念館、薛濤井等遺址供人瞻仰。
《一段刻骨銘心短暫的愛情》
薛濤是位奇女子,她的美麗與才華,深深吸引了當代的官場與文壇士子。雖然是名樂妓,仍獲得了社會上名流才子的愛慕。與元稹的愛情,更令後世津津樂道的一段才子佳人的美麗故事。
憲宗元和四年,薛濤四十二歲時,在司空嚴綬的引薦下,在梓州結識了當時任監察東川的元稹, 兩人相差了十一歲,雖然身分地位、年齡上都非常懸殊,但兩人初次見面時,薛濤曾揮筆作了〈四友贊〉一詩:
[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引書媒而黯黯,入文畝以休休。]
薛濤這首贊[硯、筆、墨、紙]的詩,讓元稹大為佩服。兩人一見鍾情,成就了一場姊弟之戀,也因而一起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僅只一年的緣份》
到了憲宗元和五年,元稹完成了蜀地的任務,要離開成都返回京都,兩人不得不分手。元稹在離開時,薛濤寫了一首〈送友人〉詩 給了元稹: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送友人這首送别詩,薛濤寫出了一對相愛之人在[月寒]、[夜有霜]的深秋季節分離了。多麼教人傷感,自今夕起兩人必須千里之外關山阻隔,自此魂牽夢縈,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相聚?
元稹離開成都後,薛濤對元稹刻骨銘心的思念,她深信元稹會回成都見她的。後來在穆宗長慶元年,元稹入翰林,薛濤寄去自製的[深紅小箋],人稱[薛濤箋]給元稹,元稹就在箋上作了〈寄贈薛濤〉七律一首寄給了薛濤:
錦江滑膩峨嵋秀,生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似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侯欲夢刀;别後相思隔烟水,葛蒲花發五雲高。
此詩表達了元稹對薛濤的才華,是非常稱讚的,深深思念的。
《春望詞 寄心中之怨》
元稹又去了揚州之後,便中斷了與薛濤這段感情,元稹再也沒有回成都。也許元稹沒有想到,薛濤終身都在等待,卸下一切繁華,一襲道袍陪伴了餘生!
薛濤對元稹的思念,都賦予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春望詞〉四首給元稹: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薛濤心中的幽怨哀傷,[不結同心人]的無可奈何之感,在春望詞的字裡行間作了最沈痛的敍述!
《結論》
這段沒有結局的戀情,是因為兩人相差了11歲,彼此年齢太懸殊?
還是,薛濤的樂籍出身?相當於風塵女子。難道又是一個門第觀念作祟?
薛濤獨自度過了人生最後的時光。薛濤的晚年,居浣花溪畔,換下了華服,穿戴起女道士的裝束,建吟詩樓,獨居20年而歿。一年的愛情換來的卻是20年的孤獨等待!
薛濤去世後,曾任宰相的段文昌,親手為她題了墓誌銘,墓碑上寫着:
[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千里孤墳,對於薛濤身後,實在是莫大的殊榮了!
《薛濤生平梗概 》
薛濤字洪度,唐代女詩人,父親薛
後來父親去世,家道日衰,薛濤十
薛濤妙解音律,有詩作五百餘首,
薛濤聰慧美麗,與當時的名士元稹
晚年薛濤獨居於成都浣花溪,去世
《一段刻骨銘心短暫的愛情》
薛濤是位奇女子,她的美麗與才華
憲宗元和四年,薛濤四十二歲時,
[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
薛濤這首贊[硯、筆、墨、紙]的
《僅只一年的緣份》
到了憲宗元和五年,元稹完成了蜀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送友人這首送别詩,薛濤寫出了一
元稹離開成都後,薛濤對元稹刻骨
錦江滑膩峨嵋秀,生出文君與薛濤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侯欲夢刀
此詩表達了元稹對薛濤的才華,是
《春望詞 寄心中之怨》
元稹又去了揚州之後,便中斷了與
薛濤對元稹的思念,都賦予了流傳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
薛濤心中的幽怨哀傷,[不結同心
《結論》
這段沒有結局的戀情,是因為兩人
還是,薛濤的樂籍出身?相當於風
薛濤獨自度過了人生最後的時光。
薛濤去世後,曾任宰相的段文昌,
[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千里孤墳,對於薛濤身後,實在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