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古詩十九首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歳憂】欣賞
2014/09/06 22:28
瀏覽3,714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古詩十九首 生年不滿百常懐千歳憂】欣賞

古詩十九首的 內容: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士人的徬徨失意、追求富貴、及時行樂的思想。

這首詩應是行樂當及時的觀念。

《原詩內容》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詩作的賞析》

詩一開始説到[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既然人生不能百歲,心中卻懐抱著千年的憂愁,人生到底憂什麼呢?

也許有三種情形:為古人憂、為自己憂、為子孫憂。

*為古人憂:

李白 〈把酒問月〉一詩曽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千百年來歲月的洪流,就如同〈三國演義〉開卷詩所說:[滚滚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歷史上的英雄豪傑,才子佳人的故事,過眼雲煙,也不是我輩歎惋悲痛就可以挽回的!

就如同 蘇軾 〈念奴嬌〉詞中所言:[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許多的事也非你我能改變的。

*為自己憂:

人世間為名、為利多煩憂!沒錢苦,有錢也煩!一生汲汲營營,偷矇拐騙想方設法弄錢;或者使勁渾身解數的想得到權位,真不知到頭來又得到什麼?

*為子孫憂:

也有人自己一生做牛做馬,拾不得吃穿,只想將財富傳給子孫。正如《詩經·唐風》「山有樞」一詩所譏刺的:「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

生活慳吝,捨不得享受,偌大家業能延之千秋萬代嗎?

〈增廣賢文〉曾説[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當馬牛]。所以人生應該活好自己,要為那麼多的事憂愁,可真是自尋煩惱啊!

《令人期待的生活》

既然人生不需要那麼多無謂的操煩,那麼詩人提出的理念是[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寄情天下遊歷山水,三五知己煮酒、品茗,享受快樂的生活。如果白天不足,尚可秉燭夜遊,以珍惜大好光陰!

但是人生畢竟苦短,〈古詩十九首〉中也有詩提到:[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誰也不知壽考的長久?

所以求道成仙,成了另類的追尋。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甚至於平民百姓都有長生不老的期望。社會上也傳說著王子喬被神秘道士接上嵩山,終於修煉而成乘鶴成仙的故事。

然而[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王子喬修煉成仙,畢竟是難以期待之事!

《結語》

全詩的主旨,於此可以體會出,仙人既不可得,捨不得吃穿也是想不開。所以詩人想唤醒那些[惜费]者。

也就是詩人所提出的:[為樂當即時]的理念了!

(圖取自網路)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詩歌傳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