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基督徒,應該聽過以弗所。
《新約全書》27卷中,有ㄧ卷是“以弗所書”,除了聖約翰(若望)和聖母在此
終老,聖保羅(拉丁文Paulus保祿)也以近3年的時間在以弗所傳教。世界七大
奇蹟之一的阿爾特米斯神廟更屹立了好幾個世紀。撇開宗教不說,驍勇善戰的
亞歷山大大帝及幾位著名的羅馬皇帝也在以弗所這個歷史舞台來回走過。
以弗所就是厄弗所,也譯作艾菲索斯(土耳其文Efes,英文Ephesus),位於
愛琴海東岸,今天隸屬土耳其的塞爾柱。 古時它是一位置優越的港灣,可連接
歐亞非三洲的航運。在耶穌誕生以前,這裡發生了幾件重要的大事。公元前11
世紀,一批希臘的愛奧尼亞人(Ionians)來到此地。公元前6世紀波斯人入侵,
直到公元前4世紀才被亞歷山大大帝趕走,其後,大將軍黎西馬克斯
(Lysimakhos)重建了以弗所。公元前129年以弗所成羅馬帝國的屬地,
奧古斯都統治時,它非常繁榮昌盛,成為亞洲首府。
離開聖母故居,很快到了以弗所古城。這裡有南、北兩個門,全長約2公里,
我們由地勢較高的南門進入,放眼所及全是白色的斷柱和一片亂石廢墟。
在豔陽的照射下大家不怕苦,很好奇地要一步一步認識它的過往。
沿山壁鑿建的瓦流士浴場(The Varius Baths),是提供高級官員們紓解壓力的地方。
曾埋在地下的陶製水管
公元17年以弗所發生大地震,羅馬皇帝下令重建倒塌的建築,從此古城由希臘風格
增加了羅馬式建築,以弗所的樣貌更豐富多彩。
小劇場(Odeon)也稱音樂廳,是舉行音樂會和市政會議的場所;建於2世紀中,
能容納1500人,原來的木板屋頂早已毀損。
圖中碟形的是小劇場,其前方是Basilica Stoa。巴西利卡這個詞源自希臘語,
原意是「王者之廳」,是大都市裡作為法庭或者大商場的豪華建築。
有ㄧ對捲曲羊角的愛奧尼亞式柱頭
所向無敵的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以弗所由其大將黎西馬克斯(Lysimakhos)
治理,十分了解以弗所的黎西馬克斯於公元前三世紀重建此城。市政廳就是當時的
建築,,在羅馬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時又擴建整理。裡面有灶神赫斯提亞
(Hestia Bouleia)的聖火台。守聖火的人選自貴族,他必須使火不間斷地燃燒,
象徵著赫斯提亞不停地守護,以確保希臘殖民地的安定。雖然燃料開銷大多由
個人支付,但對當地男子來說,當上聖火守護員是莫大的光榮。 今天的聖火台
只剩一些殘柱,以弗所博物館中展示的阿爾特米斯雕像,就是在這裡出土的。
穿著涼鞋,手拿雙蛇盤繞權杖的荷米斯(Hermes)
是宙斯和眾神傳遞訊息的使者,具有溝通和協調的能力。
聖保祿第一次出外傳教時,在土耳其的Lystra治好跛子,群眾以為
他是荷米斯(Hermes),與他同行的巴爾納伯是宙斯(Zeus);
他們還大喊:「神取了人形,降到我們這裡了!」,當地宙斯神廟的司祭
也備了祭品,要同群眾一起向保祿、巴爾納伯獻祭。後經保祿一再的
制止、解說,才終止這一場誤會!〔宗徒大事錄14:8-18〕
多米仙(圖密善)神殿
權傾一時心高氣傲的多米仙(Titus Flavius Domitianus 81-96 A.D.)皇帝,
在以弗所為自己建了神殿(The Temple of Domitian),這是當地第一座帝王
神殿。多米先是一位暴君,多次擊殺元老,並迫害基督徒,最後被僕人等刺殺,
此神殿改祀其父。 多米仙皇帝曾把聖約翰(若望)解送到羅馬施以酷刑,
後又把他流配到派特摩島,在那裏聖約翰寫了“啟示錄”(默示錄),直到
多米先被刺身亡,聖約翰才獲赦,重回以弗所終老(西元 96-98 年)。
波里歐(Pollio)噴泉為公元97年波里歐家族所建
上圖左是克里特斯大道上的梅米爾斯紀念碑(Monument of Memnius)
以弗所曾幫鄰國對抗羅馬軍隊入侵,戰勝後的鄰國國王竟下令殺光國境內
八萬羅馬人,為此羅馬元老院派蘇拉(Sulla)前去討伐。蘇拉的孫子
梅米爾斯是有名的建築師,他於西元前一世紀興建了這一座紀念碑。
右上的赫克力士(Herakles)之門守護前面所經過的市政府重地,門上原有
勝利女神雕像,後因地震而掉落。此門是克里特斯大街(Curetes Street)
的起點,往下走才是一般公共設施、商業區和百姓住宅。
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左手拿著花環,右手拿著蜜棗樹枝,神奇的翅膀飛起來
十分快速。流行運動品牌Nike的logo就來自勝利女神彎曲的衣擺。
以弗所古城建在半山腰,南高北低面向大海,走在克里特斯大街,兩旁盡是希臘羅馬式
柱子、大理石碎塊與殘缺的雕像,還可看到以弗所地標塞爾瑟斯(Celsus)圖書館的門面。
圖拉真水泉建於公元102-114年。 圖拉真(Trajan)是羅馬五賢帝之一,他在位時立下
顯赫的戰功,使羅馬帝國的版圖達到極盛。以弗所為了討好他,建了這座水泉。
水泉的柱頭有ㄧ對彎曲的羊角及毛艮的圖樣,這是柯林斯式的柱頭。
克里特斯大街西邊的斜坡,有一片豪宅及精品商店,由地面美麗的馬賽克
可知2000年前以弗所曾有的奢華。
哈德良神廟
哈德良(Hadrianus 76-138 A.D.)是圖拉真遠房親戚兼養子,他繼承圖拉真王位,
也是羅馬五賢王之一。 哈德良多次到以弗所巡視,有ㄧ次經雅典來到此地,他興奮地
自稱與奧林波斯山上的宙斯並駕齊驅,公元128年的行程中,他准許為自己建神殿。
哈德良神殿是克里特斯大街最漂亮的建築之一,前面的圓拱門上有巧事女神
(Tykhe)的頭像,後面的半圓門楣上則放著蛇髮女妖梅杜莎的浮雕。
梅杜莎((Medusa),因事得罪了雅典娜,雅典娜派人取了她的首級嵌在盾牌裡,
只要被梅杜莎雙眼看到的人,都會變為石柱。哈德良神殿上的梅杜莎頭像,主要
作用是鎮住此建築。今土耳其避邪飾物「土耳其眼」可能源自此神話故事。
梅杜莎浮雕除了臉及上半身,其他全是蛇的身軀,仔細看怪可怕的!
哈德良神殿的橫樑上有一系列的浮雕(真品在博物館),左邊是戰士追捕野豬的故事,
右邊則是諸位神明。 話說三千年前雅典國王Kodros駕崩,諸王子在誰接王位上達不到
共識,其中Andkrlos王子想遠離雅典另建新城,他去請教預言家該何去何從;得到的
答案是「看到魚和野豬的地方」。不甚了解的Andkrlos王子帶著隨從駛向大海,
當他們經過一段航程靠岸時,把捕獲的魚在篝火中燒烤,因為不小心引燃了周邊
的枯草,躲在灌木叢中的野豬嚇得亂跑,矯健的王子騎馬追趕…就在此時
他想起預言家的話語,在以弗所建了新城。
Skolastika浴場一角
原浴場建於一世紀,公元4世紀時毀於地震,有ㄧ名叫Skolastika的女子在此重建。
羅馬帝國時期浴場有獨特的經營方式,吸引著每一位貴族和平民;通常貴族下午去
浴場,有些人還有私人的小型澡池。羅馬帝國之後浴場逐漸式微,後來的土耳其人
秉其特有理念,讓土耳其浴廣受歡迎。
羅馬時代要收費的公廁,一個一個座椅很符合人體工學,下面有很深以及流動的水,
可把排泄物帶走,前面的淺溝存放清水,可用來洗手。奇怪的是沒有隔間,
大家排排坐一起上大號,順便聊天約會,好奇怪的公廁文化!
到以弗所古城一定會被華麗的塞爾瑟斯(Celsus)圖書館吸引,它建於西元135年,
262年這裡發生大地震,閱覽室因地震引發的火災焚毀,10世紀的地震,正面也倒塌了。
奧地利人Kallinger Prskavets於1970-1978年出資請修復建築師F.Hueber教授和
V.M.Strocka教授將斷裂破碎的遺跡接合,讓它重新豎立起來。
了不起的建築,偉大的構思,及精湛的手藝!不同時代的有心人,讓以弗所更增添了輝煌!
塞爾瑟斯圖書館窗戶朝向東方,有最好的採光設施。曾藏古書12000冊,為了通風、
防潮,圖書館是高架的,並有一公尺外牆,很可惜因地震、火災書籍全毀了!
圖書館一樓的壁龕有四尊雕像,基座上以希臘文刻著智慧、知識、命運和德行。
以弗所的這四尊是複製品,原來的真品現存放在維也納的博物館中。
Mazaeus-Mithridate大門在塞爾瑟斯(Celsus)圖書館旁,是奧古斯都的兩名奴隸,
為感謝主人還他自由,賺了錢之後,特別建立的。此門也是商業廣場的南門。
大理石街上的妓院廣告
二千年前的以弗所是一航運發達、貿易鼎盛的港灣,再加上有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
阿爾特米斯神廟,往來做生意、朝聖、尋找機會的遊客、商旅絡繹不絕。
對於當地男子,想尋花問柳,可藉看書之名到圖書館,然後走密道去對街的妓院;
至於初來乍到的旅客、水手,由海港大道上來,順著大理石路,就可看到妓院的
廣告。如果你有一顆孤寂的心,只要腳ㄚ大於模型,帶著你的金錢,跟著
腳丫的方向前進,就有美麗的女子等著你。
轉進大理石街就可看到《新約》宗徒大事錄19章裡所提到的大劇場。保祿(保羅)
在這裡差一點出事。劇場沿山坡興建,面向海港,能容納二萬五千人。據說其建築
始於公元前3世紀的黎西馬克斯(Lysimakhos),但沒有考古証據,只能確定
公元前一世紀大劇場已存在。尼祿及多米先皇帝時擴建成現在的規模。
古時的以弗所人敬拜阿爾特米斯女神,其神廟除了雄偉、壯麗,香客更是不計其數。
其實她本是安那托利亞的本土女神庫柏勒(Kybele豐收女神),希臘人來了之後賦
名為阿爾特米斯(Artemis)。庫柏勒、阿爾特米絲,及雅典娜說穿了是同一女神。
保祿宗徒(保羅)於公元54-56年到以弗所傳教,當時聽了道理而信主
的人日漸增多,他們捨棄對阿爾特米斯女神的膜拜及進貢;使得製造神龕的銀匠
認為生計受到威脅,所以鼓吹同業及群眾聚集在大劇場裡,想要對付保祿一干人。
當時滿城都動亂起來,許多人並不知道為什麼聚會,只是不停地大喊“大哉!厄弗所
人的阿爾特米!” 保祿的旅伴已被抓進劇場,保祿也想衝進去,但被朋友制止,
眼看暴動一觸即發,幸虧書記官處理得當,一番理性的說詞終於遣散了民眾。
保祿雖在愛琴海東岸建立了包括以弗所在內的七個教會,但在西元313年君士坦丁
大帝頒布《米蘭詔書》之前,基督信仰是非法的,他們的聚會及傳教得秘密進行,
否則會受到迫害。(保祿於尼祿皇帝任內在羅馬殉教)
在大劇場附近及南門入口處的大理石板上,可看到好幾個如切好披薩般的石刻,
這是基督教的圖騰,用來彼此辨識,也是一種暗號。
這個符號由希臘字母 I X Θ Y Σ所組成;
I 是 I H ΣΘ YΣ 的縮寫,代表 Jesus,
X 是 XPHΣTΘZ 的縮寫,代表 Christ,
Θ 是 ΘΣΘΣ 的縮寫,代表 God,
Y 是 YIΘZ 的縮寫,代表 Son,
Σ 是 ΣZTHP 的縮寫,代表 Savior。
五個希臘字母代表的意思是──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他是救世主。
從大劇場出來,我們走上海港大道,以前這一條路直通愛琴海,商旅、遊客、
水手往來好不熱鬧;當時兩旁還有路燈,二千年前的夜晚,以弗所的路燈照亮了
海港大道,那一景真讓人難以想像!不遠處有ㄧ座聖母瑪利亞教堂,公元431年
基督教的大公會議,在此召開,被視為異端的教派於唐朝時傳到西安,
就是歷史課本上所稱的景教。
靠港口貿易興盛繁榮的以弗所,在六世紀後逐漸沒落,主因河港淤塞,失去了
運輸航運功能,許多商家遷到他處。今天的以弗所距海已非常遙遠,滄海桑田
人去樓空,鄂圖曼時代它完全廢棄,直到19世紀後半經考古挖掘、修復整理,
以弗所成土耳其保存最完好的希臘羅馬時代古蹟,每年吸引無數觀光客。
在以弗所古城走一遭,剛開始沒什麼感覺,回來後整理影像和資料,才知它
那麼有深度!希臘神話、羅馬帝國的歷史、基督信仰的傳播以及城市規劃,
它又包括雕刻、建築、音效、採光、下水道、人體工學…等,
無一不說明希臘、羅馬人的智慧!
我中華文化號稱五千年,除了留下長城、皇室宮殿、庭園、陵墓及廟宇外,好像
沒有公共空間的建築!保守的華人缺社會參與的觀念,古聖先賢主張內聖外王,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直接跳到治國平天下;沒有社會互動這一塊,當然
不會有音樂廳、圖書館、運動場、大劇院以及公共浴室、公共廁所…等設施。
偉大輝煌的以弗所即使成為過去,它仍留下軌跡,後人除了讚嘆,也承繼了
它的精髓;如有時光隧道,真想回到二千年前,體驗一下以弗所人的生活,
但先決條件,我要化為男兒身,如此才能進出各種場所,看盡它的風華。
- 8樓. 淵靜 / 身體欠安離開2015/05/26 23:30不只是朝聖,我是上了一堂古歐洲歷史課呢!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就是旅遊的收穫。 亞納 於 2015/05/28 16:22回覆 - 7樓. 陳正華 牧師2015/05/24 12:02
謝謝追尋的分享,
真棒!
- 6樓.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15/04/29 11:58真棒好像上了一課歷史
- 5樓. joan2015/04/07 09:57
亞歷山大,千年人物不是浪得虛名。
歷史人物褒貶皆有論述,才能以史為鑒,豐富文化精髓。
作者看的仔細寫的詳實,有機會去會參考該文。
亞歷山大東征西討,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
他不但促進族群融和,也帶動了希臘化文明的發展。
歷史人物各有論述,讓後人以史為鑒。
能成為網友旅遊的參考,是本人的榮幸,不枉我蒐集、查證資料的辛苦。
亞納 於 2015/04/08 10:51回覆 - 4樓. 雲大少爺2015/03/28 03:49噢
這個地方我寫了兩個多禮拜
還寫不出來><
內容太豐富了,要花好多時間整理! 亞納 於 2015/03/28 22:28回覆 - 3樓. 寧靜姐2015/03/27 10:53
以佛所是港口淤塞喔? 以前我教書教過這個過度開發的過程,但不知道是哪裡,原來是以佛所!
你這篇紀錄對我很有幫助。本來退休後第一個想去旅遊的地方是土耳其,因為土耳其必須寒假去(暑假太熱),結果退休後一直沒有去,因為找不到旅伴。(老公是不可能陪有旅遊的,而且兩個人一起去太貴了)
寧靜姐從教職退休,有的是時間,只要避開最熱和最冷的日子,
其他時段氣候都不錯!
出門旅遊最好有個伴,我也是等了二十幾年才成行!
土耳其真的很好玩,那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祝寧靜姐早日成行!
- 2樓. 寧靜姐2015/03/26 20:34
感謝!非常感謝對於以佛所歷史的介紹!感謝你這麼用心!
這篇圖好,文字也非常好,讓我對於以佛所了解甚多,以前我只知道以佛所位於地震帶,多次倒榻在多次興建,最後首都終於搬離此地。
歡迎寧靜姐到訪,謝謝妳的讚美!
以弗所經多次地震,許多建築都是倒了再重建;
今日看到的古城,也是亞歷山大的部將遷址重新規劃的;
真正讓以弗所沒落的還是港口淤塞,生機不再!
亞納 於 2015/03/27 00:17回覆 - 1樓. 多硯坊 (休)2015/03/26 14:42
兩千年前的建築
還可以由殘存的遺跡窺其風貌
真是彌足珍貴的歷史遺產只是在風吹雨淋日曬下
不知有無措失來延長存在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