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吧!思維,乘著金色的翅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TBdbB7Zic
“飛吧!思維,乘著金色的翅膀”是威爾第歌劇《納布果》第三部中的合唱曲,
也是整齣歌劇最經典的片段。第一次聽這首曲子就被和諧優美的樂音所吸引,
這是巴比倫之囚對故鄉耶路撒冷的思念,及重返家園的盼望。
整個劇本根據舊約列王紀24-25,及先知書等改編,但不是史實。
合唱曲的歌詞也改寫自舊約聖詠137(詩篇137)
《憶充軍歌》
1當我們坐在巴比倫河畔,一想起熙雍即淚流滿面。
2在那地的楊柳間,掛起我們的琴絃。
3因那些俘虜我們的,要我們唱歌,那些迫害我們的,還要我們奏樂:
快些來給我們唱一支熙雍的歌!
4但我們身處外鄉異域,怎能謳唱上主的歌曲?
5耶路撒冷!我如果將你忘掉,願我的右手枯焦…
《飛吧!思維,乘著金色的翅膀》
飛吧,思維,乘著金色的翅膀 飛吧,君臨山坡、山丘,
在那兒,溫柔而和煦、甜美的 是我們故鄉土地的芳香!
問候約旦河岸, 以及錫安傾倒的高塔...
啊我的祖國是如此可愛迷人! 啊如此親切又充滿絕望的回憶!
訴說預言的先知的黃色豎琴, 為何掛在柳枝緘默不語?
再燃起胸中的回憶, 訴說以往的日子!
哦不忘耶路撒冷的命運 而發出可悲的嘆息,
或是求主賜給我們 忍耐痛苦的堅毅?
達味王(大衛王)晚年把王位傳給撒羅滿(所羅門)。
撒羅滿在天主所賞的祈求中只要求「智慧」,
他為上主建了聖殿,把放十誡的約櫃迎來;
撒羅滿王任內四海昇平、國勢鼎盛,他集智慧、名聲、富貴、榮華於一身。
撒羅滿花七年的時間為上主建聖殿,卻用13年來造自己的宮室;
他娶了許多異邦公主,妻妾就有七百名,另外還有三百名嬪妃,
撒羅滿還為異邦的神,在高丘上築祭台。
撒羅滿王過世後國土分裂,北國以色列,南國猶大(大衛血脈)。
北國政治不穩,常發生篡位的事情,公元前721年以色列亡於亞述
(今伊拉克一帶),人民被擄去充軍。
南國猶大一直在亞述、埃及、巴比倫這些強國中搖擺,
西元前587年巴比倫王拿布高(尼布甲尼撒Nabuchodonosor)
第三度攻入耶路撒冷,聖殿被毀、君民被擄去充軍,猶大滅亡。
納布果(Nabucco)即聖經舊約中的巴比倫王拿布高
(尼布甲尼撒Nabuchodonosor),歌劇中描寫他征服猶大,
把希伯來人掳到巴比倫及當時所發生的故事…
《納布果》這齣歌劇是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
(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1813-1901)
在人生最悲慘的時期所完成的作品,當時他的一對小兒女相繼夭折,
沒多久妻子也病逝了,家破人亡的威爾第,因與米蘭斯卡拉劇院有合約,
不得不為他們寫《一日國王》這齣喜劇,傷心痛苦的威爾第注定會失敗,
心灰意冷的他曾想放棄作曲,此時劇院又丟來索烈拉
(Temistocle Solera 1815~1878)所寫的劇本《納布果》,
威爾第本來很無奈,但後來越看越投入。
19世紀中期義大利尚未統一,並且受制於異族,各地都掀起了
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納布果》這段被奴役民族的歷史,
激起了威爾第的創作熱情,希伯來人被巴比倫人囚禁的情節,
成義大利渴望獨立的象徵。歌劇在1842年首演,觀眾反應很熱烈,
特別是聽到《飛吧!思維,乘著金色的翅膀》希伯來人懷念故國家園的心情,
引起義大利人很深的共鳴,這首優美的愛國歌曲迅速傳遍義大利。
《納布果》成功後威爾第的人生也跟著翻轉,本來山窮水盡,
一部歌劇讓他柳暗花明,得到救贖、也肯定他的歌劇創作之路。
威爾第後來又寫了許多經典之作,如《弄臣》《遊唱詩人》《茶花女》等等,
其成就遠超過《納布果》,所以這部歌劇後來很少上演,但劇中的經典合唱
《飛吧!思維,乘著金色的翅膀》卻常單獨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上演唱,
義大利人很喜歡這首歌,曾建議要把它當成國歌。1901年威爾第過世,
義大利以民族英雄的規格為他舉行葬禮,幾十萬群眾隨著他的棺木送行,
大家唱的就是《飛吧!思維,乘著金色的翅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2019/10/09 21:46如此講來故事,誰不會想坐下細聆?希伯來人的來去、帝國的興衰,豈不如日落月昇的可預見? 但心境意識的經由創作、卻留傳下去且千年揚聲,感動一位音樂家和許多人,再經由音樂劇曲,引更多的人入勝、去同感希人的懷想悲歡。您的故事講述的真好,令我忘了手上仍有小工作。🤓
- 3樓. ynn6002018/10/13 17:44
真糟糕 ! 美 字按錯鍵, 十萬八千里啦.^-^
ynn
- 2樓. ynn6002018/10/13 17:42
感謝分享. 那歌詞也很沒咧.
ynn
- 1樓. 多硯坊 (休)2018/01/26 10:17
故國家鄉
澎湃壯闊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