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設計中應考慮的印刷工藝四大要素
2011/01/13 02:23
瀏覽68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印前設計人員感覺非常完美的作品,在交付印刷生產以後,出現了諸多的實際印刷工藝問題,致使生產過程無法持續進行,或者增加了不必要的加工難度,而引起成本的上升。因此,本文從實際生產出發,總結在印前設計中應考慮的印刷工藝的基本要素問題,使印前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能夠從這些要素出發,注重印品設計的工藝問題,從而實現印前和印刷、以及印後的無縫對接,高質高效地為顧客提供物美價廉的優質服務。
一件精美的設計作品,毫無疑問,是設計人員智慧與靈感的結晶,但是,從“設計作品”變成“印刷產品”,此間有相當大的距離。因為單張的作品容易實現,如果該設計是以廣為傳播為目的,需要大量複製時,以印刷的樣張來比較其作品的效果就顯得意義重大,從印刷的角度來講,印刷工藝的複雜性使一張起印的這種做法十分奢侈。這時不僅僅需要藝術設計的功底,也需要考慮和掌握相關的印刷工藝問題,並體現到具體的產品設計中去,才能完成從“作品”到“產品”的完美蛻變。在實際生活中,設計者和印刷廠之間經常在出現事故後,由於責任分不清而鬧得雙方很不愉快。其實,隻要設計者們根據印刷工藝知識,改變產品的設計方案,就能印得更好。那麼,產品在設計時,到底應該注意哪些印刷工藝問題?
一、 印刷類型
產品設計時,首先應該考慮到的是所設計出來的產品將采用哪種印刷類型。不同印刷類型的工藝特點是完全不同的。以四大印刷方式為例,膠印表現層次豐富而細膩,凸印產品輪廓清晰,筆觸有力,墨色鮮豔,凹印則線條分明,精細美觀,絲印墨層厚實有浮凸感,柔印產品簡明的色塊、線條給人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不同的印刷類型有自己特定的設計要求,必須在設計時進行對應的考慮。
對於膠印產品的設計而言,設計人員接觸較多,相對經驗豐富,主要注意這些要點即可:圖片的分辨率是否足夠;陷印值是否適合;對於細小的文字,盡量避免四色疊加,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印刷難度;規矩線裁切線等是否齊全;盡量避免設計大幅麵的滿版實地色塊;圖文與紙張纖維的方向關係,充分考慮到後加工的要求等。
凹印產品在設計要避免多色套印。因凹印所使用的承印材料大多具有較大的熱伸縮性,加上在高速印刷過程中遇熱變形,使得印刷套印難度更大,因此設計圖案時,在不影響設計效果的情況下要盡量避免多色套印。此外,有的材料不僅伸縮性大,油墨附著性也很差。如:目前鮮奶製品所用的PE膜、黑白膜,因此設計這類包裝圖案時不僅要避免多色套印,還要做到圖案簡潔、大方、避免大麵積填色。要充分考慮製袋工藝的要求,對於背封袋,其正麵圖案要根據成品尺寸做適量內出血,以防止製成袋後正麵圖案顯得太小,同時要考慮上下左右是否需要無接縫。光點位置設置是否符合裁切製袋需要等。另外,在單元成品圖案之間是否需要用透明或相同顏色進行連接也是凹印產品設計中應注意的地方。
柔印印品在設計時,如果原先的產品是采用膠印或者凹印印刷的,在考慮使用柔印時,不能簡單的照搬之前的設計方案,去盲目追求膠印、凹印的印刷效果。柔印印品在設計時,應當避免如下方麵:避免設計太小的文字及太細的線條; 避免兩色或多色的線條及文字套印;避免設計細小的反白文字及線條;避免圖片高光斷網或1%的小網點;避免在photoshop等位圖軟件中設計文字或線條;避免沿印刷滾筒水平方向設計寬而長的實地和漸變;除非特殊要求,避免將大麵積實地與網點及細小文字做在同一版麵上等等。
絲網印刷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所采用的原稿原則上和其它印刷方法所用原稿沒有很大差異,但在具體的製版、印刷實踐中,其要求就有不同之處,這主要是由於絲網印刷特性所決定的。特別是由於絲網印刷墨層厚實、色澤鮮豔,所以在選擇原稿及製版時要充分考慮絲網印刷的特殊效果。另外,絲網印刷所用原稿圖文線條、網點精度要求也和普通印刷方法所用原稿要求有所不同。如果原稿的線條、網點十分精細,采用絲網印刷製版則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用絲網印刷技術不適於再現精細線條、網點的原稿。在絲網印刷製版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網線,以求達到充分再現原稿的目的。絲網印刷比較適於表現文字及線條明快的單色成套色原稿,同樣適於表現反差較大,層次清晰的彩色原稿。通過絲網印刷的特殊效果,使得複製品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通過豐富厚實的墨層和色調的明暗對比,充分表達原稿內容的質感以及立體效果。
二、 材料選用
產品設計時,所使用的包裝材料必須與產品市場定位相符,要達到用最低的成本實現最佳包裝效果的目的。在選擇材料時,一方麵要考慮材料的品種,一方麵要考慮到材料的規格問題。不同的印刷材料品種,其印刷適性差異較大,甚至完全不同,對產品的實際表現效果也千差萬別。在新材料使用方麵較為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河北中旺集團的一碗香方便麵包裝,大膽突破設計材料,借鑒小食品包裝設計風格,使用透明油墨在鍍鋁膜上印刷,其鮮明的顏色一經上市就很快成為眾多同類產品中“引人注目”的焦點,給方便麵包裝設計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促銷效果。
對於材料的規格,也是影響產品成本的一個重要方麵。舉例來說,由於不同業務的包裝商標印刷需要不同品種和規格的紙張,往往需要儲備幾十個不同品種和厚度的紙張。如單麵銅版紙、單麵膠版紙、單麵銅版卡紙、塗膠紙、鑄塗玻璃粉卡紙、白版紙、金版紙、鋁箔紙、牛皮白版紙等,常見的厚度是80g、90g、250g、300g。350g、400g、450g等。設計產品時,必須考慮到用料規格的問題,以避免因為材料規格的選用不當而產生額外的成本。以書刊印刷用紙為例,圖書雜志的封麵、插頁和襯頁,封麵200頁以內一般用100~150g紙,200頁以上用120~180g紙;插頁用80~150g紙;襯頁根據書的厚薄一般在80~150g之間選用。同一品種的紙,克數越重,價格越高,正文紙的克重增加,書脊厚度也隨之加厚,有時還須調整封麵紙的克重與開數,從而會產生一連串的連帶關係,往往增加了紙張成本。
三、顏色與分辨率
顏色選擇時,需要考慮到印刷的實際再現效果,比如盡量不使用紫色係中的顏色。原因是印刷油墨中的青墨和品紅墨疊加後獲得的紫色係顏色普遍顯“髒”,難以達到設計圖案時電腦顯示器中顯示給客戶的顏色或者客戶心目中所期望的顏色效果,容易造成有關顏色的質量事故。如果確需印出理想的紫色係顏色,則要麼建議設計時使用桃紅油墨進行疊加,要麼用專色印刷。如果所設計的產品處於銷售過程中的新上市實驗階段,可建議客戶用專色來印包裝主色調,既可以提高包裝圖案、顏色的亮度,又可降低包裝主色調顏色一旦同包裝市場流行色不符合而造成的滯銷風險(如果產品主色調顏色用專色印刷,在銷售過程中可根據市場需要隨時調換包裝主色調顏色)。
在印刷類平麵設計中,分辨率的設置必須根據設計和印刷工藝的要求,特別是印刷所用的承印材料(多為紙張)等多種因素來確定,並不是任何圖片都一定要調到最高分辨率。如報紙印刷的網線比精美畫冊要低,它們對圖像文件的分辨率的要求也不一樣。如果將用新聞紙印刷的報紙上的圖片分辨率調至與用銅版紙印刷的畫冊相同的分辨率,不僅毫無意義,反而導致印刷糊版。印刷類電腦平麵設計中對不同對象的分辨率的設置如下: 一般新聞紙、膠版紙印刷的彩色或黑白報紙印刷網線為60-100線,設計分辨率在120-200dpi; 一般采用膠版紙、畫報紙、銅版紙、卡紙、白板印刷的彩色圖片,如書封、畫報、產品廣告等,印刷網線達150線,設計分辨率為300dpi;高檔書籍、精美畫冊、高檔廣告印刷品,采用高檔銅版紙印刷,印刷網線可達175線以上,設計分辨率為350dpi; 精品珍品圖書或特殊有價證券、特殊紙幣等,設計分辨率可用400dpi。
四、排版方案
設計師必須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提供一個合理的排版方案。如柔印中所設計產品市場前景看好,產品包裝一次印量很大,可以建議客戶豎向多排列單元圖案,通過增加版滾筒的周長來提高印刷效率。
排版時要注意紙張的方向,如瓶裝酒商標,由於它是機械化貼標,速度快,紙張背麵自動塗膠遇濕後,瞬間變形彎曲,紙張的彎曲方向要與自動貼標機相匹配,否則在自動流水線上無法進行生產。因此,為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紙張橫豎絲在拚聯排版時,一定要首先考慮,以防生產出來的商標由於不符合客戶橫豎絲的要求而造成整批產品報廢。
包裝商標印刷與書刊印刷顯著不同的特征是一版一圖多拚聯。少則聯兩個圖,多則聯幾十個圖。到底拚聯幾個圖進行印刷比較合適,這就是設計和工藝要考慮的問題。主要從以下方麵加以考慮。①印後加工的難易程度。一個稿件如果後加工工序比較多,就要慎重考慮不能把印刷版麵搞得很大,否則由於印刷車間溫濕度控製不好,很容易造成紙張伸縮,這樣下道工序的燙鋁、壓凸就很難套印準確,致使本應一次燙鋁、壓凸,不得已就要燙印數次。另外,拚聯又多且紙張變形,就會嚴重影響套準,難以補救。②異型商標。商標標貼一般不會很大,對於需要模切的薄紙異型商標,拚聯不要過多,否則會因為模切版製作的精度問題,影響模切質量。③印刷數量。如果印刷數量不大,就不要把拚聯搞得過多。因為版麵過大而印刷數量很少,模切版費用高,必然加大單標成本。 ④紙張開數。包裝用紙的尺寸與紙張尺寸相吻合,所以印刷用紙很標準,不存在浪費問題。包裝商標則不然,由於受到單標尺寸的影響,不可能準確地拚聯成八開、四開、對開印刷。所以是否采取插拚、橫豎拚、套拚、一刀衝、抽刀等拚聯方式,是以盡量節約印刷用紙為原則,選擇好工藝拚聯方式可直接為企業創利潤。例如在書刊設計中,如果開本選用不合理,將使邊料增加,紙張的有效利用麵積減少。短行較多的書,如橫排的詩集,用32開本,其切口及訂口有很多空白,用紙較多。假如用狹長形的36開本,可以節約紙張。如果開本太小,折數和光邊材料損耗也較多。為了便於印裝,盡量不用或少用不規則的開本,這樣可降低印裝成本。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從“作品”到“產品”的成功跨越,印前設計人員就必須深入學習印刷工藝的有關知識,在以上所討論的工藝問題上做好參數的選擇和設定,熟練應用到具體的產品設計中去,才能成功實現印刷批量工業化生產的要求,並不斷引導和降低生產成本,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
一件精美的設計作品,毫無疑問,是設計人員智慧與靈感的結晶,但是,從“設計作品”變成“印刷產品”,此間有相當大的距離。因為單張的作品容易實現,如果該設計是以廣為傳播為目的,需要大量複製時,以印刷的樣張來比較其作品的效果就顯得意義重大,從印刷的角度來講,印刷工藝的複雜性使一張起印的這種做法十分奢侈。這時不僅僅需要藝術設計的功底,也需要考慮和掌握相關的印刷工藝問題,並體現到具體的產品設計中去,才能完成從“作品”到“產品”的完美蛻變。在實際生活中,設計者和印刷廠之間經常在出現事故後,由於責任分不清而鬧得雙方很不愉快。其實,隻要設計者們根據印刷工藝知識,改變產品的設計方案,就能印得更好。那麼,產品在設計時,到底應該注意哪些印刷工藝問題?
一、 印刷類型
產品設計時,首先應該考慮到的是所設計出來的產品將采用哪種印刷類型。不同印刷類型的工藝特點是完全不同的。以四大印刷方式為例,膠印表現層次豐富而細膩,凸印產品輪廓清晰,筆觸有力,墨色鮮豔,凹印則線條分明,精細美觀,絲印墨層厚實有浮凸感,柔印產品簡明的色塊、線條給人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不同的印刷類型有自己特定的設計要求,必須在設計時進行對應的考慮。
對於膠印產品的設計而言,設計人員接觸較多,相對經驗豐富,主要注意這些要點即可:圖片的分辨率是否足夠;陷印值是否適合;對於細小的文字,盡量避免四色疊加,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印刷難度;規矩線裁切線等是否齊全;盡量避免設計大幅麵的滿版實地色塊;圖文與紙張纖維的方向關係,充分考慮到後加工的要求等。
凹印產品在設計要避免多色套印。因凹印所使用的承印材料大多具有較大的熱伸縮性,加上在高速印刷過程中遇熱變形,使得印刷套印難度更大,因此設計圖案時,在不影響設計效果的情況下要盡量避免多色套印。此外,有的材料不僅伸縮性大,油墨附著性也很差。如:目前鮮奶製品所用的PE膜、黑白膜,因此設計這類包裝圖案時不僅要避免多色套印,還要做到圖案簡潔、大方、避免大麵積填色。要充分考慮製袋工藝的要求,對於背封袋,其正麵圖案要根據成品尺寸做適量內出血,以防止製成袋後正麵圖案顯得太小,同時要考慮上下左右是否需要無接縫。光點位置設置是否符合裁切製袋需要等。另外,在單元成品圖案之間是否需要用透明或相同顏色進行連接也是凹印產品設計中應注意的地方。
柔印印品在設計時,如果原先的產品是采用膠印或者凹印印刷的,在考慮使用柔印時,不能簡單的照搬之前的設計方案,去盲目追求膠印、凹印的印刷效果。柔印印品在設計時,應當避免如下方麵:避免設計太小的文字及太細的線條; 避免兩色或多色的線條及文字套印;避免設計細小的反白文字及線條;避免圖片高光斷網或1%的小網點;避免在photoshop等位圖軟件中設計文字或線條;避免沿印刷滾筒水平方向設計寬而長的實地和漸變;除非特殊要求,避免將大麵積實地與網點及細小文字做在同一版麵上等等。
絲網印刷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所采用的原稿原則上和其它印刷方法所用原稿沒有很大差異,但在具體的製版、印刷實踐中,其要求就有不同之處,這主要是由於絲網印刷特性所決定的。特別是由於絲網印刷墨層厚實、色澤鮮豔,所以在選擇原稿及製版時要充分考慮絲網印刷的特殊效果。另外,絲網印刷所用原稿圖文線條、網點精度要求也和普通印刷方法所用原稿要求有所不同。如果原稿的線條、網點十分精細,采用絲網印刷製版則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用絲網印刷技術不適於再現精細線條、網點的原稿。在絲網印刷製版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網線,以求達到充分再現原稿的目的。絲網印刷比較適於表現文字及線條明快的單色成套色原稿,同樣適於表現反差較大,層次清晰的彩色原稿。通過絲網印刷的特殊效果,使得複製品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通過豐富厚實的墨層和色調的明暗對比,充分表達原稿內容的質感以及立體效果。
二、 材料選用
產品設計時,所使用的包裝材料必須與產品市場定位相符,要達到用最低的成本實現最佳包裝效果的目的。在選擇材料時,一方麵要考慮材料的品種,一方麵要考慮到材料的規格問題。不同的印刷材料品種,其印刷適性差異較大,甚至完全不同,對產品的實際表現效果也千差萬別。在新材料使用方麵較為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河北中旺集團的一碗香方便麵包裝,大膽突破設計材料,借鑒小食品包裝設計風格,使用透明油墨在鍍鋁膜上印刷,其鮮明的顏色一經上市就很快成為眾多同類產品中“引人注目”的焦點,給方便麵包裝設計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促銷效果。
對於材料的規格,也是影響產品成本的一個重要方麵。舉例來說,由於不同業務的包裝商標印刷需要不同品種和規格的紙張,往往需要儲備幾十個不同品種和厚度的紙張。如單麵銅版紙、單麵膠版紙、單麵銅版卡紙、塗膠紙、鑄塗玻璃粉卡紙、白版紙、金版紙、鋁箔紙、牛皮白版紙等,常見的厚度是80g、90g、250g、300g。350g、400g、450g等。設計產品時,必須考慮到用料規格的問題,以避免因為材料規格的選用不當而產生額外的成本。以書刊印刷用紙為例,圖書雜志的封麵、插頁和襯頁,封麵200頁以內一般用100~150g紙,200頁以上用120~180g紙;插頁用80~150g紙;襯頁根據書的厚薄一般在80~150g之間選用。同一品種的紙,克數越重,價格越高,正文紙的克重增加,書脊厚度也隨之加厚,有時還須調整封麵紙的克重與開數,從而會產生一連串的連帶關係,往往增加了紙張成本。
三、顏色與分辨率
顏色選擇時,需要考慮到印刷的實際再現效果,比如盡量不使用紫色係中的顏色。原因是印刷油墨中的青墨和品紅墨疊加後獲得的紫色係顏色普遍顯“髒”,難以達到設計圖案時電腦顯示器中顯示給客戶的顏色或者客戶心目中所期望的顏色效果,容易造成有關顏色的質量事故。如果確需印出理想的紫色係顏色,則要麼建議設計時使用桃紅油墨進行疊加,要麼用專色印刷。如果所設計的產品處於銷售過程中的新上市實驗階段,可建議客戶用專色來印包裝主色調,既可以提高包裝圖案、顏色的亮度,又可降低包裝主色調顏色一旦同包裝市場流行色不符合而造成的滯銷風險(如果產品主色調顏色用專色印刷,在銷售過程中可根據市場需要隨時調換包裝主色調顏色)。
在印刷類平麵設計中,分辨率的設置必須根據設計和印刷工藝的要求,特別是印刷所用的承印材料(多為紙張)等多種因素來確定,並不是任何圖片都一定要調到最高分辨率。如報紙印刷的網線比精美畫冊要低,它們對圖像文件的分辨率的要求也不一樣。如果將用新聞紙印刷的報紙上的圖片分辨率調至與用銅版紙印刷的畫冊相同的分辨率,不僅毫無意義,反而導致印刷糊版。印刷類電腦平麵設計中對不同對象的分辨率的設置如下: 一般新聞紙、膠版紙印刷的彩色或黑白報紙印刷網線為60-100線,設計分辨率在120-200dpi; 一般采用膠版紙、畫報紙、銅版紙、卡紙、白板印刷的彩色圖片,如書封、畫報、產品廣告等,印刷網線達150線,設計分辨率為300dpi;高檔書籍、精美畫冊、高檔廣告印刷品,采用高檔銅版紙印刷,印刷網線可達175線以上,設計分辨率為350dpi; 精品珍品圖書或特殊有價證券、特殊紙幣等,設計分辨率可用400dpi。
四、排版方案
設計師必須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提供一個合理的排版方案。如柔印中所設計產品市場前景看好,產品包裝一次印量很大,可以建議客戶豎向多排列單元圖案,通過增加版滾筒的周長來提高印刷效率。
排版時要注意紙張的方向,如瓶裝酒商標,由於它是機械化貼標,速度快,紙張背麵自動塗膠遇濕後,瞬間變形彎曲,紙張的彎曲方向要與自動貼標機相匹配,否則在自動流水線上無法進行生產。因此,為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紙張橫豎絲在拚聯排版時,一定要首先考慮,以防生產出來的商標由於不符合客戶橫豎絲的要求而造成整批產品報廢。
包裝商標印刷與書刊印刷顯著不同的特征是一版一圖多拚聯。少則聯兩個圖,多則聯幾十個圖。到底拚聯幾個圖進行印刷比較合適,這就是設計和工藝要考慮的問題。主要從以下方麵加以考慮。①印後加工的難易程度。一個稿件如果後加工工序比較多,就要慎重考慮不能把印刷版麵搞得很大,否則由於印刷車間溫濕度控製不好,很容易造成紙張伸縮,這樣下道工序的燙鋁、壓凸就很難套印準確,致使本應一次燙鋁、壓凸,不得已就要燙印數次。另外,拚聯又多且紙張變形,就會嚴重影響套準,難以補救。②異型商標。商標標貼一般不會很大,對於需要模切的薄紙異型商標,拚聯不要過多,否則會因為模切版製作的精度問題,影響模切質量。③印刷數量。如果印刷數量不大,就不要把拚聯搞得過多。因為版麵過大而印刷數量很少,模切版費用高,必然加大單標成本。 ④紙張開數。包裝用紙的尺寸與紙張尺寸相吻合,所以印刷用紙很標準,不存在浪費問題。包裝商標則不然,由於受到單標尺寸的影響,不可能準確地拚聯成八開、四開、對開印刷。所以是否采取插拚、橫豎拚、套拚、一刀衝、抽刀等拚聯方式,是以盡量節約印刷用紙為原則,選擇好工藝拚聯方式可直接為企業創利潤。例如在書刊設計中,如果開本選用不合理,將使邊料增加,紙張的有效利用麵積減少。短行較多的書,如橫排的詩集,用32開本,其切口及訂口有很多空白,用紙較多。假如用狹長形的36開本,可以節約紙張。如果開本太小,折數和光邊材料損耗也較多。為了便於印裝,盡量不用或少用不規則的開本,這樣可降低印裝成本。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從“作品”到“產品”的成功跨越,印前設計人員就必須深入學習印刷工藝的有關知識,在以上所討論的工藝問題上做好參數的選擇和設定,熟練應用到具體的產品設計中去,才能成功實現印刷批量工業化生產的要求,並不斷引導和降低生產成本,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