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勿讓心靈惹塵埃
2019/03/10 10:58
瀏覽896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也許人一生下來的那一刻起,也就是修行的開始,那怕是生下富貴人家還是貧窮人家,其實在平凡生活裡,點滴小事,柴米油鹽,皆是一場修行。吃飯是修行、掃地是修行、睡覺是修行、學習與工作,更是一場修行。人活,本就是一場精進不息、提升自我智慧與靈魂昇華的修行。而在這場修行的途中,並非都是一路平坦順暢的,我們會受傷,會哭泣,會歡笑,也會跌倒,但這跌宕起伏的人生,才是真正圓滿的人生。

人生的意向,向來都不在於其長度,而在其深度,在於其過程。無論你一路走來,遺失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只要你懂得惜福、惜緣、隨緣,且隨心,以一顆清明之心行良善之事,做自己心之所向之事,不斷地追逐念想,通往幸福的人生旅程。只要你內心質樸純真,有念想、有創造、有挑戰、有勇氣、有信心、有目標,不貪圖享樂,也不損人利己,那些曾有過的煩惱與憂愁,被誘惑所蒙蔽的心就會漸漸明朗純淨起來,讓你回歸初心,找回本真自我。

世相紛呈迷離,總是讓你我迷亂了雙眼,蒙蔽了身心。有人執迷於人間情愛,為情愛所困;有人執迷於功名利祿,為此而參與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爭鬥之中,亦或是諂媚他人,委屈自己,最終的結果,便是身陷名利官場的污泥之中越陷越深,難以從中掙脫出來。也有人一路患得患失,太在乎結果,而忽視了過程,因而人生路上總是膽戰心驚,鬱鬱寡歡。殊不知,這世間禍福本相依,辱得失亦不過只在剎那間而已,來時珍惜,去時隨緣,你若仍執迷不悟,為此而懊惱不已,則只會徒增心上的煩惱而已。

我始終相信,在這紅塵裡修行的我們,都應該修得一顆菩提心。菩提心,並非是如佛家所言的「五蘊皆空」,「放下皆自在」,而是使我們的心,不會為權貴所垂首,不會為名利所惑,也不會因情愛而困擾於心。

在身處逆境之時,抓住那一絲生機與希望,於逆境中涅重生。而這浮躁喧鬧的人間,世事萬物都容易使我們迷失了本心,就應該學會常常掃除自己心靈的塵埃,只有如此才不會使過度的塵埃蒙蔽了我們自己的心。

古語有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所言究竟所為何意?我想,儒家提倡入世,則告訴人們應該遵從仁、、、智、信的道德修養,唯有提高了自己的心靈素質修養,先修身、後齊家、而後才能治國平天下。而在這之前,我們最應當做的,就是時常掃除自己心靈的塵埃,不斷地反省自我,懂得悔過,才能超拔自我,獲得成功。

而所謂的塵埃,並不是一塵不染,而是塵埃讓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關於淨心的智慧,五祖的弟子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六組惠能禪師則說︰「菩提本樹,明鏡亦非台。本來一物,何處惹塵埃」。顯然如此看來是惠能禪師的境界更高深一些,然世間又有幾人能做到自心清淨,不染纖塵?可即便做不到,我們亦可學習五祖的弟子神秀的智慧,時時拂拭心上的塵埃,懂得進退,明白取捨,就可在這紛呈世相裡,維持一顆清明通透的心靈。

一滴水,縱然力量微弱,然只要日以繼夜,堅持不懈,還仍舊能做到水滴石穿;一顆渺小的星辰光芒微薄,仍也能給予漆黑的夜晚一片光亮;同樣一顆塵埃,一粒沙子,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然聚沙成塔,甚至可以聚集成一陣風暴,如此震撼的力量,並非來源於外物,而是源於自己的心。

心若堅定,就能抵抗俗世誘惑;心若明淨,就能照見自我,於煩惱之中自修菩提;有了一顆清心,便能一份智慧;有一份修行,便得一份安然;而你的福報,就在你的清心與修行之中,就在你的智慧和安然之後。

弘一法師說過︰「世間的一切,均可以使自己感到快樂,只要心清如水,你就不必背負世俗的重負,也不用世俗的享受來愉悅自己,那清澈的感覺是你人生最大的慰藉」。

這世間,人皆有欲,有欲則有求,求而不得就生出來諸多煩惱,煩惱以派遣就生出了心結。唯有懂得「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時莫求」這句人生箴言,不求、不苛求、不刻意,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抓住機緣,隨緣自在,便得一份安樂與從容。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