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匈牙利作曲家,也是風流倜儻的鋼琴家,他的手指長,譜寫的曲子也以自己的手丈量,手小的人難免有「不夠彈」之憾。
蜂鳥不高、手指也不長,還好嫁了個手長的老公,女兒的手指都比我多出半吋長,李斯特難不倒她們,老二、老三從小到大彈過的李斯特鋼琴作品非常多,《弄臣變奏曲》、《鐘》、《匈牙利狂想曲》、《巡禮之年》Années de pèlerinage、Sonetto 104、帕格尼尼大變奏曲、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等,還有10年前貼過的這個引用文章姊妹飆琴~李斯特之戀....
蜂鳥聽過李斯特的作品無數,就是沒聽過《嘆息》(Un Sospiro)。或許也是因為聽太多李斯特,當昨天老二把這首送上Youtube,蜂鳥沒太注意,想說「不就是李斯特嗎?」
直到今早,晨霧中喝咖啡,點開來聽.....
《嘆息》若只聽不看演奏,會沒感覺這首的難度。這是一首很難彈得深、彈得好的一曲。左手的琶音、似斷而連的旋律線,踏板的控制,掌握好此曲的流暢線條,就好比在靜夜裡站在海岸邊,聽著海潮和月光對話.....
降D大調練習曲Un Sospiro《嘆息》(Un Sospiro),是李斯特37歲時所創作,1849年出版的《三首音樂會練習曲》(Trois Etudes de Concert)時,李斯特將它納入第三首。
「此曲惆悵旋律,彷彿是在追憶塵封內心許久的往事,即使思緒高低起伏,末了也只能化為一聲嘆息,畢竟消逝即是過去,太多的緬懷也只是停留在過去而已。」
網上的李斯特迷這樣形容此曲,蜂鳥不想給音樂畫框框,給聽者自己去領會吧!
Franz Liszt (1811-1886) is a drawing by Granger which was uploaded on October 15th, 2018.
- 7樓. 筆記阿本2020/10/17 21:47.
令嬡的鋼琴彈得很好,相信再過幾年之滄桑,會彈得更好。由李斯特的嘆息,可知其練琴已到一境界。
- 6樓. 和煦秋陽(泰國的濃缩精華*曼谷)2020/06/23 21:16謝謝分享
真好聽 彈奏得真好
尤其是在那一連串的水聲 之後的最後嘆息
結尾就是一聲嘆息 留給聽者的是悵然
天天微笑容顏俏 七八分飽人不老
相逢莫問留春術 淡泊寧靜比藥好世界用圖畫向我說話,她用音樂回答!甜水窩蜂鳥 於 2020/06/23 21:45回覆
- 5樓. tzi2020/06/23 21:05半夜 靜靜的聽著這個音樂
真好!👍👋❤️真的,李斯特其他作品,很少能半夜聽,會被鄰居打。 甜水窩蜂鳥 於 2020/06/23 21:45回覆 - 4樓. 繽紛2020/06/23 03:19
嘆息像魚兒的喟嘆,吐出了一個一個小泡泡。。。。。
一陣清風徐來,抖落了湖邊樹上的葉片,在風中一個優美迴旋,安然飄落水面。
從此,分屬兩個世界的樹葉和魚兒,開始了喁喁私語....。
我輸你,蜂鳥飛太快,聽不到細節. 甜水窩蜂鳥 於 2020/06/23 21:43回覆 - 3樓. nhnj2020/06/22 07:08
Have been in love with this one for a long time. The diversity of Liszt's works has been so charming to me, although really difficult to learn. My piano teacher is a music professor and concert pianist, won the best recording of year 1994 with "La Campanella", and said that you gotta be as crazy as Liszt to play his works ... :)
La Campanella
- 2樓. 看雲2020/06/21 17:08真好聽 .... (嘆息)我聽了也是...嘆息! 甜水窩蜂鳥 於 2020/06/22 22:16回覆
- 1樓. 安歐門2020/06/21 09:14
還是音樂好,人間美味,
紛擾人間,無能為力,說千遍又有何益?
騙者續騙,愚者自愚,任誰也救不了誰。
音樂、藝術都一樣,是災難的救贖。 甜水窩蜂鳥 於 2020/06/22 22:16回覆